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港股挖掘机。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
![]() |
文 | 肖顺兰
最近,油价跌跌不休,看来市场是不指望什么减产协议了。但实际上,即使达成这一所谓的协议,也不一定能起到真正的效果。今天智通财经就从口头上承诺愿意加入减产行动的俄罗斯说起,撕下它的“虚伪面具”,看看它加入所谓的减产行列,是否能对全球原油前景产生真正的作用。
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独立产油国就可能冻产展开谈判的一开始,焦点就集中在俄罗斯愿意加入冻产这一承诺上。市场预计这将有助于快速恢复世界石油市场的供求平衡。不过近来种种迹象表明,俄罗斯与OPEC这一合作计划将不会有助于改善全球石油平衡。
冻产然并卵,冻结出口才是王道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俄罗斯在冻产这个问题上的承诺。
9月,彭博社采访者问俄罗斯总统普京:你赞成冻结生产是吗,但会给伊朗留出一点生产的余地是吗?
普京:是的。
请注意,普京承诺的是冻结石油生产的水平,而不是出口水平,这一点很关键。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俄罗斯的石油统计。
在过去三年里,俄罗斯的石油产量一直在稳步增长。根据实际趋势来看,俄罗斯的石油产量平均增加1.7万桶/天。
![]() |
请注意,俄罗斯10月的石油生产增量跟以往截然不同。很明显,俄罗斯是特意在将产量提高至天花板水平,基本超过目前正常的生产能力范围。
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问题。在过去三年里,俄罗斯的石油出口量也在增长,而且比它的生产速度更快。从趋势来看,俄罗斯石油出口平均增加了2.8万桶/天,即约是生产速度的1.65倍。
![]() |
![]() |
俄罗斯与OPEC的不合作案例比比皆是
智通财经统计发现,过去20年,俄罗斯与OPEC的不合作案例比比皆是,充满了由争夺市场份额带来的剑拔弩张的局面。下面是一些统计重点:
1998年3月:
在原油价格于1997年1月从超过22美元每桶下跌至12美元每桶之后,OPEC同意将日产量减少260万桶,以支撑油价。作为OPEC/非OPEC减产协议的一部分,俄罗斯同意将日出口量减少6.1万桶,但考虑到俄罗斯日出口约240万桶的水平,这只是象征性的。
最后,俄罗斯的原油日产量减少了7万桶(与1997年相比,减幅为1%)至1998年的日产610万桶。与此同时,俄罗斯的日出口量增加约10万桶(与1997年相比,增幅为3.5%)至240万桶。
1999年3月:
随着油价暴跌至10美元每桶,OPEC同意将日产量减少200万桶,而非OPEC成员国的俄罗斯、阿曼和墨西哥也同意将这三个国家的总日产量减少30万桶。俄罗斯同意将日产量减少10万桶。
尽管同意了这份协议,俄罗斯的日产量还是增加了5万桶至1999年的613万桶。不过,由于俄罗斯将一部分原油放到海上浮式储油装置(FSU)里,其原油日出口量在1999年下降7万桶至233万桶。
2001年11月:
由于沙特的施压,俄罗斯同意将日产量减少3万桶,随后又改为5万桶。
2001年12月:
在OPEC持续施压以支撑油价的环境下,俄罗斯同意在2002年第一季度将日出口量减少15万桶。而EIA的数据显示,尽管作出了承诺,俄罗斯的原油日产量几乎不变,该季度的日产量为736万桶。
2014年11月:
随着原油价格再次从6月中旬的超过115美元每桶跌至11月的不足70美元每桶,俄罗斯与OPEC的会谈重新开启。俄罗斯参加了与OPEC成员国和非OPEC国家的数轮会谈,但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这不过是场闹剧
现在,投资者不禁想问:如果俄罗斯不减少石油出口,那即使该国限产又还能对全球石油供应平衡产生作用吗?答案显而易见:绝不可能。
对OPEC和俄罗斯在稳定石油市场的必要措施方面的声明听得越多,投资者就越能意识到,这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一场闹剧。
有分析人士称,那还不如让原油价格崩盘,起码这样还能对产油国产生一点警示作用,令它们推出真正的有效措施。若不如此,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将像1月那样再次跌破35美元关口。
周五,布伦特1月原油期货价格继续下跌,收报45.58美元,因有迹象显示,沙特和伊朗间的紧张关系再度浮现,可能导致减产协议胎死腹中。
![]() |
此外,本周,美国总钻井平台数增加12口,增至569口,自五月份低点以来已增加165口,复苏趋势明显。
美国原油生产这一系列趋势,也令OPEC达成限产的可能性大幅下降,因为OPEC短期内不会放弃遏制美国页岩油产出的策略。
OPEC一直致力于不惜通过牺牲油价来防止非OPEC成员国石油产量增加,从而捍卫其全球40%石油产出的市场份额。然而,美国近期石油钻井的持续增加,无疑与OPEC的战略初衷背道而驰。
|
|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港股挖掘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