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中国证券报)服务三农添“利器” 支农路径增新解

2019-01-11 08:45:00 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 

  曾经在东北地区执行八年的临时收储政策取消后,一线种植农户直面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如何有效管理农产品(000061,股吧)价格风险的支农惠农路径是新时期服务“三农”发展的重要课题。

  业内人士表示,上市玉米期权不仅为玉米种植者提供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有效工具,也将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补贴政策提供新的选择。

  助种植者勇敢“破题”

  2016年,东北三省一区取消执行8年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统计显示,临储政策取消后的首年,长春地区玉米收购价格便从2016年初的1800元/吨持续下跌至2017年春节前的1160元/吨,跌幅超35%。

  中国玉米网首席分析师冯利臣表示,2016年之前国内玉米市场呈现明显的“政策市”特征,定价逻辑以临储玉米收购价格为核心。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国内玉米市场正逐步走出政策过渡期。“曾经2.78亿吨的天量临储玉米库存当前仅剩不足8000万吨。期间,国家通过发放生产者补贴方式弥补农民因价格下跌造成的损失。但不难发现补贴力度正逐年下降。单纯依靠国家保护价和补贴过日子的种植时代已经过去了,新型玉米种植者必须顺应市场化发展需求,勇敢破题,积极主动学习并利用风险管理工具来保障自身种植收益。”

  在冯利臣看来,教育程度低、风险防控意识较弱的普通农户不适合直接参与期货交易,但期权工具有着非线性收益特征,期权买方支付权利金,在防范市场风险的基础上,获得价格向其有利方向变动的收益,最大亏损是前期支付的权利金,更易被种植者接受和使用,为其提供更有效的保障。

  探索支农惠农新路径

  临时收储政策取消,新时期的补贴模式尚未确定。而因政府对农民的最低保护价支持本质上可以被看作一种保险,期权和农业补贴便有着天然的联系,市场人士表示,利用期权权利金进行补贴将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冯利臣告诉记者,在玉米临储时期,包含收购、做囤、保管、资金利息等费用农业补贴支出每年约252元/吨,投入巨大。而以2015/2016年度收储价2000元/吨作为行权价格,如果通过玉米期权对种植农民进行补贴,理论上国家每吨只需要补贴119元。“以农产品期权方式补贴农业,在减轻单纯补贴带来的财政负担的同时,可以提高农民价格风险抵御能力,保障农民收入,提升农业补贴效率。”

  更重要的是,对期权权利金补贴的做法不影响玉米价格形成机制。

  浙江物产化工粮化部总经理助理庞冲也表示:“通过场内期权对冲农产品价格风险已是国外市场成功做法。政府以权利金、类似保险费方式补贴农民,既不影响玉米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又能减轻财政补贴负担,这对我国农业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 HN666)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新闻排行榜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