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8年,大商所在总结前期“保险+期货”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推出了涵盖“保险+期货”、场外期权、基差收购等多种形式的“农民收入保障计划”试点。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及保险、期货、银行等主体积极参与,探索出一条小农户有机衔接现代农业之路。即日起,本报将推出“小农户牵手大市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A价格是农民的“生命线” 也是“一体化”的关键
马俊是黑龙江省宝清县七一村的农户,肤色黝黑、言语略显羞涩的他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农业种植大户,2018年他种植了30晌(1晌等于15亩)土地的玉米。
4月初,期货日报记者走进宝清县弘丰谷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下称弘丰合作社)采访马俊的时候,正值当地春耕备荒、平整土地、采购农资的准备时期,再过不足一个月的4月下旬,当地即将开展玉米等农作物的播种工作。
马俊是弘丰合作社的加盟农户,2018年所产玉米全部委托给合作社代为储存和销售。同时,他也在2018年首次接触由北大荒(600598)粮食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北大荒粮食集团)、申银万国期货、平安产险合作承担的大商所“农民收入保障计划”试点,包括了“保险+期货”、基差收购等服务“三农”模式。
弘丰合作社负责人黄建华是马俊接触期货市场创新产品的介绍人和引路者。他是当地名气很大的农民企业家,其下属企业集粮食收购、仓储、物流和贸易于一体,和北大荒粮食集团结成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2018年首次在合作社内部实施“农民收入保障计划”项目也是他牵头参与的一项重大支农、惠农决策。
“北大荒粮食集团利用期货市场,为合作社提供了价格保险、基差贸易、二次点价等金融创新服务,让合作社加盟农户没有了卖粮之忧,解决了农户卖粮难的大难题。”黄建华说。
更重要的是,北大荒粮食集团通过这次试点打通了“一体化”路径,找到了牵手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新模式。合作社内,琳琅满目的农资产品、姿态健硕的喷药无人机、包装整洁的大豆、玉米等各种绿色农产品(000061)整齐划一、有序摆放。此时此景恰如记者在合作社宣传栏所看的一句话:为农业插上金融和科技的“翅膀”。
百度百科显示,宝清县隶属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地处黑龙江东部三江平原核心,北大荒腹地,东距中俄边境最近处不足50公里,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总耕地面积近630万亩,年产粮食260万吨。
辽阔的三江平原孕育出了当地得天独厚的肥沃黑土地,马俊作为土生土长的当地种植大户,勤勤恳恳耕种这片土地已经20余年。“过去,卖粮议价难是农民面临的主要难题。”他笑称,每年春季这个时点开始备耕的时候,就要考虑今年是种植大豆还是玉米。每年的市场都不一样,每年的价格行情也不相同,唯一相同的就是无论是大豆还是玉米都面临价格难题。
“现在和过去不一样的是售粮简单了,收购主体也多了,但价格变化却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有些年份,农产品价格上涨了,农户收入就多了;有些年份,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了,农户就亏大了。因此,每年春季备耕,就需要仔细考虑今年的种植品种以及国家产业扶持政策,以免价格大幅下滑造成损失。”马俊说。
据记者了解,尤其是随着国家在2016年调整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之后,缺少了国家最低保护价的玉米市场,开始面临来自市场化定价的冲击,每年春季的种植选择成为当地农户最关心的问题。好不容易作好春播品种的抉择,秋粮上市后还要想办法给手中的粮食卖个好价钱。近两年,当地农户销售余粮主要是以中小贸易商收购为主,每到售粮季节,当地农户就四处打听谁家给的价格高、谁家扣重少,扣除物流费用,农户核算最多的就是卖给谁家最划算。整体而言,随行就市基本代表了当地农户售粮的主流。
黄建华也表示,合作社每年的销售对象都不完全一样,主要售粮方式还是秋粮收割后去挨家比价。春节备耕时期,虽然多数贸易和收购企业均会与农户签订“订单”,约定秋天收购粮食的品种、质量标准和数量,但目前这些“订单”只能说是收粮意向,对农民没有约束力。如果农民对价格不满意,价比三家之后,仍然不会把粮食卖给出价低的签约企业。
农产品销售价格决定了农户全年辛苦耕耘的所得,是农民的“生命线”。也正因为对价格的焦虑和分歧,农业产业“一体化”受到掣肘。
近日,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中提出: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延长产业链、保障供应链、完善利益链,将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联合体”。
近年来,北大荒、中粮、中化等大型龙头企业,以及地方有能力、有组织的合作社等都在积极探索农业产业“一体化”,通过统一供应种肥、农药,统一收购、销售粮食,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实现去中间化、降本增效的目的。在“一体化”运作中,企业以合适的价格收购农民种植的粮食,让粮食转化为农民的收入,是完成“一体化”闭环的最后一关,也是实现农民对接现代农业的重要关节。
B“订单”携手期货 农户牵手市场
“今年我们会继续和弘丰合作社合作,种植品种选择玉米,因为玉米市场化程度高,销售渠道多元化,变现相对于大豆来说更容易。”马俊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加入合作社后,合作社可以为农户提供种子、化肥、农业机械等一系列服务,增加农户购买农资机具时的议价能力,可以显著降低采购成本。同时,通过合作社对接北大荒粮食集团提供的粮食收购和价格保障服务,可以提升农户种粮收入,对于合作社农户来说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马俊的选择代表了当地相当一部分种植大户的想法,即防范秋季售粮时节价格的大幅下跌,为手中的粮食卖个好价钱,而提及这些种植农户的选择,就不能不说在2018年为他们提供价格保障、让他们稳收和增收的“农民收入保障计划”试点项目。
北大荒粮食集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献东是北大荒粮食集团2018年参与“农民收入保障计划”的推动者和策划人,他具有丰富的粮食贸易、基差交易、金融产品创新经验,曾就职于路易达孚公司,熟谙粮食产业和现代金融的融合之道。
据王献东介绍,公司2018年首次参与大商所支持的“农民收入保障计划”,将“订单”与“保险+期货”相结合,让基差定价与含权贸易相辅相成,以“订单农业+保险+期货(权)”模式,一是将“订单”上了“保险”,给农民保底价;二是给予农民二次点价的权利,让农民仍能享受卖粮后一段时间内价格上涨的收益。
从实际操作过程来说,北大荒粮食集团在2018年5—6月便与农民及合作社签订了“订单”,根据当时玉米期货1901合约价格,确定保底收购价为1520元/吨,并约定秋粮上市后,农民将玉米送至北大荒指定仓库,按照玉米期货1901合约价格减320元/吨进行第一次点价,北大荒粮食集团将综合考虑保底价、点价的具体情况,以及粮食质量等因素,帮助农户以较高的公允价格预先售粮。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的创新之处还在于农户卖粮后具有“增收”的权利。
“自农民售粮起至之后的一个月内,农民拥有第二次选择更高价格的机会。这份‘订单’协议对农民售粮其实也没有约束力,如果在秋收时,根据‘订单’协议确定的价格对农民没有吸引力,那么农民可以选择自由销售。不过,我们要求,只有自愿按‘订单’约定售粮给北大荒粮食集团,农户才有二次点价的权利。农民对后期价格上涨没有了担心,所以更愿意把粮卖给我们。”王献东描述说。
据记者了解,2018年9月底至10月底,合作社组织农户陆续将3万吨粮销售给北大荒粮食集团,以1581.71元/吨获得了第一次结算粮款。2018年11月,在北大荒粮食集团的指导下,农民及合作社二次点价,每吨又额外获得了13.13元的收入。
项目实施结束后,马俊相当于以高于售粮时的市场价顺利出售了手中的粮食,大幅提升了对“农民收入保障计划”项目的认识水平和参与热度。他说:“今年希望早点启动去年的项目,好让我们放心种粮,大胆投入。”
“去年合作社农户通过试点项目均获得了较好的收入,今年的参与积极性大幅增加,不少种植大户已经在找我,今年要继续售粮给北大荒粮食集团。”黄建华告诉记者,去年让这些农户买“保险”时,他们一分钱保费也不愿出,最后是合作社垫付的保费,今年农户都主动要出10元/吨保费买“保险”了。
C创新金融模式 实现农民与企业双赢
“农民收入保障计划”试点让弘丰合作社农户初尝甜头,而金融产品和农业产业的结合也为收粮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玉米临储政策调整之后,玉米下游深加工企业纷纷在东北建厂,粮食企业之间对粮源的竞争正在加剧,以北大荒粮食集团为代表的东北地区企业一直在探索稳定粮源的好方式。
据北大荒粮食集团总经理刘大全介绍,目前很多企业都在推行“产业一体化”“订单农业”模式,但都无法避免要面临农民的违约风险。他告诉记者:“去年我们契合农户‘卖粮怕价格上涨,不卖怕价格下跌’的售粮心态,设计了‘订单农业+保险+期货(权)’模式,有针对性地利用期货、期权工具开展服务,取得了非常好的试点经验,不仅赢得了农民的信任,而且我们集团今年的粮源也稳住了。”
“订单农业+保险+期货(权)”是大商所在多年“保险+期货”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于2017年探索出的重要模式,曾写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2018年,北大荒粮食集团在其中的基差收购环节额外嵌入了一份看涨期权。首先通过“保险+期货”保障了农民的最低售价,在农户卖粮时,又利用看涨期权让农民享受价格后期继续上涨的收益。粮价无论下跌还是上涨农民均受益,这让农民不仅能安心种地,而且能踏实售粮,不必因对粮价存在看涨预期而囤粮惜售甚至违约。
鉴于试点取得的企业与农户双赢效果,北大荒粮食集团在两会期间提交了议案,建议在更广范围推广该模式。“北大荒粮食集团今年计划扩大试点面积至100万亩,进一步提升试点范围和合作社数量,助推当地农业发展,实现公司、合作社和农户的多方共赢。”王献东解释说,一方面,通过“保险+期货”等创新金融模式,为合作社农户提供售粮保障和收入保障;另一方面,公司可以提前锁定粮源,提升公司经营水平和贸易数量。
“‘牵手小农户,走进大市场’模式,将农户纳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北大荒粮食集团大有可为。”刘大全解释说,目前公司正在探索“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综合服务,通过“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充分整合农业产业上下游资源,帮助农户理性经营,降低风险,提高收入。一方面,企业通过“保险+期货”为合作社提供售粮价格保障;另一方面,企业通过期货、期权市场,对冲收购粮食后的价格风险。
作为年粮食贸易量高达千万吨的大型央企,北大荒粮食集团对于现代金融工具的使用是牵手农户走进大市场的底气所在。记者了解到,自2017年开始,北大荒粮食集团就开始对外公开玉米“基差”报价,并积极推动玉米产业上下游的基差贸易。
今年年初,玉米场内期权的上市让北大荒粮食集团看到了新的契机。“大商所玉米场内期权的上市为企业提供了新型金融工具。”王献东认为,更重要的是,场内期权给场外期权提供了一个公开、透明的定价标准,原来场外期权波动率是1.3,而场内期权波动率最低只有0.9,这将有效降低今后的保费。他说:“作为国际衍生品市场成熟的基础性风险管理工具,玉米期权的上市进一步完善了玉米衍生品市场的层次结构和运行机制,将以新工具身份带动‘保险+期货’市场培育推广工作,企业也可以利用更灵活的风控策略,帮助农户实现保底增收,加速玉米产业链转型升级。”
“当前,北大荒粮食集团等大型龙头粮食企业携手合作社和农户,利用现代金融工具实现转型升级的路径已经逐渐清晰、明朗。”王献东介绍说,下一步,企业会继续推动现代金融在“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户”模式中的应用,综合运用期货,场内、场外期权,“保险+期货”等风险管理工具和产业服务模式,实现企业、合作社和农户的多方共赢。
夕阳之下,驰骋在辽阔的黑土地上,记者看到这里有辛勤耕作的农户,有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有勇于担当的农民合作社,有活力尽显的产业参与企业,在携手小农户走进现代农业大市场之时,大型企业、期货市场、基层农民合作社已经构成了新型农业关系,而期货创新工具的广泛应用已经为当地农业的发展插上了金融的“翅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