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0日-21日,由中国期货业协会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期货分析师暨场外衍生品论坛在杭州JW万豪酒店举办。本届论坛以“立足本源 高效融合 创新发展——期货及衍生品市场服务国家战略”为主题。和讯期货参与全程直播。
在21日下午举办的“保险+期货”分论坛上,永安期货股份有限公司期权总部总经理张嘉成发表了主题为《场外衍生品工具在“保险+期货”中的应用及案例分享》的演讲。
张嘉成在演讲中表示,保险+期货意义有四部分,第一个方向是保障农民利益,第二是减轻财政负担,要透过保险运作机制有效率或机制化的补贴给直接的一线农民,第三是通过农业振兴,第四,促进行业融合。
以下为发言实录:
张嘉成: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来代表永安期货向大家汇报这几年在场外衍生品,落实保险+期货在案例中,以及我们用衍生品服务实体行业的部分有怎样的心得,以及未来会是怎样的状况,简单地利用这个时间与大家做分享。
下面我跟大家讲几部分:
第一,我先简单回顾一下保险+期货过去几年的发展状况。当然,要去追美国的农业保险市场经验,现在才刚开始,美国的经验有80到100年,还是一个相当长的路,但不能完全复制美国的经验,因为毕竟还是有一些国情的不同,国内很多大宗原物料生产种植的部分需要提升,有一些在地化的情况,不能完全套用。但美国实践80到100年的经验有很多东西总结出来了,那我们可以在这样的大框架之下用过去几年试点探索的部分逐步推进,然后找出一个国内在这方面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案。保险+期货是服务实体行业最上游的部分,种养农户算是弱势族群,弱势人群在财政上的补贴方式,在保险+期货或农业保险这件事上确实有一些学习部分可以让我们花一点时间来总结出效果,顺便提升若是族群的生活状况,甚至可以让农产品(000061)的生产竞争力做进一步提升。
回顾这一过程很重要,所以三四年将保险+期货的发展状况简单回复一下。这部分我要简单地讲一下永安期货在过去几年保险+期货代表期货经营机构干了哪些事,快速回复一下我们的想法和过程中有什么亮点。下面再跟大家简单分享两个案例,最后也说说我们对未来这件事要继续下去的演变与可能的发展,在这里跟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享。
从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被列入了,前两年我们也干了很多事,至少是试点,这部分在2016年14个省市做了23个项目,覆盖的品种有4个,2017年变为5个品种,到16个省市,到2018年又加了苹果,变成6个部分,总共有19个省市,超过130个试点项目。
这几年,我们在做这个试点,特别是在顶层机制未设计出来之前,我们有交易所与地方政府以及期货行业共同去落实试点的动作,特别是在交易所的牵头支持之下,大家比较积极地铺开,成长势头很大。
当然,看这个趋势非常迅猛,但从前2位嘉宾讲的部分,事实上还是九牛一毛。这部分的规模很大,特别是有很多的农产品品种的量很大。比如玉米一年2亿吨以上的规模,这才是一个品种。那我们一定要让农户在这样的生产过程中是不是有可以让他们在日常工作时考虑一下今年的收入是否有安心的想法,可以比较有安居乐业的动作,而不是我今年种下去,不知道今年会发生什么事,今年的收成会有多少收入,会有一点提心吊胆的动作。
如果这部分加上保险功能的话,逐步要让一些地方脱贫,甚至是往小康社会去进行的话,这确实是很重要的环节,这部分国内正在进行诸多探索中,国际市场看过来,我感受比较深的是国内有很多的新业务模式,有比较积极的试点动作,可以有效地让试点内容形成有效率的运作机制,推进起来相对在国际市场上是比较快的。
美国花了80年的经验,我们在国内已经阅读了国际市场上80年的经验,在这样的科技时代下不需要那么多年,我们可以将时间压缩浓缩之后,在相对短的时间当中,当然不可能是最近三四年就可以干成的。这件事在目前中央财政还算没有介入,是不是试点到某一状况之下,财政补贴的部分要适当介入?
刚才李主任说了,保险公司在美国的部分,收入显示,保险公司不当中介机构,不拿中间的盈利环节,直接就没有中间商的博学,等于是直接执行了政策补贴,那只是透过一个机构来做有效率的转换。这个过程会是未来应该要走的一个方向。
这样的方向走下去的话,我们确实还有很多(事),国内农户的生产技术以及很多地方是小农偏多,不像美国市场是属于粗放的部分,面积很大。这样一个运行模式上是不是可以完全学习?还要经过很多的试点工作才能去做。所以我们就期货公司跟着交易所来做逐步的试点工作。
过去几年永安期货在2014年一直做到2018年,每年都有一个急速成长,2014年云天化(600096)的案例被印到国务院的文件当中作为案例,这也算是我们公司的业务部分,这是第一个亮点。
第二个亮点,今天上午的圆桌论坛,我们公司的葛总有提到今年出现了大连的案例,出现单笔有史以来最高的赔付状况,赔了980万左右。
第三个亮点,这个部分是与其他期货公司有明显差别的,我们在几个交易所每次的答辩过程中,公司代表的同事出去,有很多自己业务单元的面孔,在过去几年对衍生品工具在公司内部所做的工作,我们已经把类似的方案设计能力,勾兑客户需求能力从总部单位推送到几个比较强的业务单元中的个别同事上,现在已经陆续在2018年结案过程当中,发现好几个单位的同事有初步的方案设计能力了。当然,这不仅仅是保险+期货,还有很多场外部分,也都是一起的。所以这部分是我们公司第三个亮点,比如云天化案例,还有2016和2017和2018年的部分,在大连等同事,他们有这些能力。
如果层次拉高一点,做服务实体行业,做风险管理这件事,保险+期货能服务的部分是谁?只有种养农户。严格而言,如果我们学习美国经验,他们的收入部分原则上是不涉及金融工具交易的,只有把CBOT集中市场价格当成结算价作为计算基础。定价基础在那边,但并没有透过期货公司或期货经营机构的相关母子公司做类似风险转移的金融操作的动作。
这个动作严格来讲,做收入险的部分不需要做金融交易,但这部分在国内不能完全是这样,还有很多价格,价格险的部分就会出现,我们需要对衍生品工具有一定的认识,特别是期权类的工具,无论是场内还是场外。利用保险这一特性对实体行业做生产过程和贸易和生产和库存管理过程当中做经营的日常风险管理,这部分才是期货公司要服务实体行业当中最需要的人才与能力来源。这部分保险+期货只是一个很好的把这方面能力养出来的开始。
大家不要看到前面几页的案例,其实就期货公司(行业)来讲,这件事以后可以扩大到,像现在是政策支持的部分,期货公司最终要落实商业行为,必须要在商业行为上日常不需要用什么政策,我们可以把这个工具有好,把衍生品的工具,无论你用期货、期权还是场外部分,客观对所有的实体行业在日常经营过程当中有一些方法进行辅助,更好地规避经营风险,这才是期货公司在这件事过程中获得最大的。
那接下来的部分简单讲两个案例,这个案例之前,这是发展趋势,也不太像,前两个是价格险,美国80%是收入险,价格险在国内做的比例比较多,价格险要通过风险子公司来复制,原来2014年和2015和2016年在做的时候,那时候用期货来复制类期权的方向因子做类似于保险+期货的概念,看看是全部价格保险还是部分价格保险,透过风险子公司是否要帮你转移。
第三是收入险,学习的部分要多了,最大的关键点在于单场数据估计。单单就美国市场的经验,他们需要过去五年平均此地的单产量是多少,这是一个非常需要科学来辅助的,你不能随便乱喊,去评估的人是否有能力告诉这个地方某个品种的收入险今年该是怎样的水平,其中很重要的因子是今年的单产因子怎样?如果没有过去五年的数据,那怎样用比较客观的单产数据来计算推出收入险是怎样的状况。如果你推得不精准,那保险费率就变成拍脑袋动作了。
所以,这部分要花时间,你即使从2014年开始试点,到现在如果大家还没有收集单产数据的话其实还是零,所以很多品种在这个过程当中都要做学习的动作。所以这部分学的东西就不只是保险,更多的是结合现在的科技,往农业科技部分,特别是大数据,我们应该怎样计算,最终单场评估才会有办法计算出是公允数据,推出保险费率才会比较合理。
最终是利润险,这与最原始的种养农户的关系不大,与行业链中下游的关系比较大。这部分是风险管理体系当中的中下游的服务方式,利润险的部分,种养农户的部分就在于养殖利润,如果是工业品部分,它会在类似于黑色的部分,这就是场外单位的同事要更多地想这部分要如何结合行业特色,设计出比较合理可行的风险管理工具。在此基础上,给他们设计一个好的保险方案。
一是价格险,还有一部分是玉米品种在吉林那边有一个价格险保险,保险数量是2.2万吨,保险时间为4个月,4个月的部分,衍生品工具在其中做什么事?我们用亚式的部分,结算用最后一个月合约的均价来做结算。亚式不只是在场外期权出现的,事实上如果大家看市场上看案例分析的话,在基差点价的部分,亚式期权是非常常用的场外服务方式。为何要用均价?因为可以让价格风险变得比较平滑,让大家不会觉得我每在决定单点部分个别性风险都是特别大的,所以用一个均价的方式来做结算。
如果你用一个期权买方用单一的行权价,用一个均价的行权价,用均价与单一价格来计算比较的话,保险费率有时候会差到3、4成,这部分也是降低保险费,同时也可以让客户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所以这部分是用亚式的看跌期权的产品。
最后的结果是子公司赔付了57元/吨,当然亚式期权很多的同业公司也都有做过,有的是是现在基差点价上。
这是大连的普兰店部分,保障面积5万亩,这个案例当中还有一个价格险的保底,还是一个亚式期权概念,共4个月,保障数量为2万吨。衍生品部分也是合约最后一个月,开仓时入场价格1805元/吨,这两个加起来,总共赔付了198/亩,有5万亩,最终赔付了980多万,这是有史以来赔最多的,当然农户那边会是最开心的。
这件事也不见得是对的想法,这件事做到以后越来越久,要变成是一个日常的过程当中,我们在推进业务的过程当中,不管是不是保险+期货,很多场外期权部分,客户是不想付保险费的,但这个概念要慢慢地趋向于正常化。美国最后的结果是收入险的保险费率,刚才大商所的领导说过,收入险的部分在逐年下降,但保险费率,玉米与大豆都是9点多降到7点多,保险费率还是有7%、6%左右。这7%、6%左右农户不用付钱,但按照美国实际的结果,7%、6%的保险费率其中30%是农户自己出的,以后是趋向于正常化的概念,所以我们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保险+期货的案例,拿一个案例是农户最开心,赔得最多的,我们把当做通例,而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例子,这部分只是一个过程。我们先把几个要素都弄清楚,但慢慢的做农业保险这件事有很多正确观念,要慢慢地让客户知道,要让农民知道,保险费这件事国家财政是可以补贴的,但自己也应该要出一些。
我们做这些事很重要的意义在哪里?保险+期货意义有四部分,保险+期货这件事我还更愿意讲,保险+衍生品,它的弱势都不是期货,而是一个期权的性质,你才用买保险的方式来做这件事,期货是没有功能的。所以我们更应该这样来讲保险+衍生品,或保险+期货市场工具,期货市场工具现在有期货、场内期权,没有场内期权就用场外期权。
第一个方向是保障农民利益,要让他们安心种植,可以安居立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要初步脱贫,比较远的目标是小康社会,这部分是很基础的动作。第二是减轻财政负担,最终我们要很清楚的一部分是美国案例不能完全套,但它有一个很好的精神是这件事要有一个顶层设计机制,最后要试点试出来,顶层最终一定会有财政资金部分,一开始很粗暴的就直接补贴给农民,这是最差的方式。我们要透过保险运作机制有效率或机制化的补贴给直接的一线农民。
现在有很多案例,实行得比较好的县区,去年前年当地反映很好,所以当地地方财政自己就补贴一部分,这是在交易所的基础上。另外一个县市城区前一年做得不好,没有赔付到,所以今年不补贴,这不是一个机制化的补贴,不是恒常的,所以这都不是很好的状况。
慢慢的,试点出来之后,要把相应的补贴政策与补贴方式一条条弄出来。弄出来之后,财政部分才能比较有效率地运作,我这边讲减轻负担并只是直接在财政金额的直接支出,而是支出上的回转效率,刚才李博士提到50%落到农户部分,是不是一个很清楚的能接受的水平?所以中间的钱不要浪费掉,减轻财政负担就用这两层意思。
第三是通过农业振兴,如果七八十年前美国在做农业的部分,在试点,弄到三三十年前,大数据和科技电脑还没有,现在有没有好的大数据的发展环境与条件,所以你更应该在农业部分用更多的经营数据管理,甚至用一些人工智慧去处理数据,有效率、科技化的数据把农业提升至科技的层面来解决很多事情,你在保险的部分会有很大的加分,因为单产部分可以估得非常合理。我们不要讲精准,至少它是一个可持续的辅助依据,所以这方面如果加上农业科技,你可以把保险+期货作为比较有效的提升,可以很有效率地提升农户种植部分的技术,是不是有很多东西就不会有内外盘这么大的价差了?
我们一直在讲国内很多生产的农产品与国外1000和2000的价差,这是生产基础太差了,这是很大的框架。所以这件事要这样想。
第四,促进行业融合。因为这件事我们把保险公司与期货公司加在一起,这两个金融机构合作,顺利地把风险转移到集中市场上,这些交易所农产品定价才会更显公允,更有基础。所以,变相地实现产融结合,在这方面的意义是相当重要的。
因为我们做这件事如果只是站在保险+期货的部分,只解决最原始的种养农户,但就期货公司和期货交易所、期货行业来讲,曾经提得更高,服务实体行业的部分,最终要推到商业行为的风险管理方案的设计。如果从这个角度我们在过去几年也得到一些客户的反馈,比如我们现在都知道大家会用期权部分,无关现在在所有的场内期权品种上,农产品品种也有,农户的保险+期货,你会发觉大家用的顺序都是慢慢的在往前推的。所以,很简单的,大家都是从单腿开始,然后多腿优化,多腿优化是为了降低保险费。
上面三个很简单,它其实就是场内工具能解决的,如果你有场内期权就可以直接解决,你不需要做进一步的动作。但下面这三部分,分段结构,基差点价部分,还有障碍敲击,有些部分我们可以对标的物价格进行主观判断,当他遇到哪个价格就敲入或敲出期权,这样比原来的单边看涨看跌便宜蛮多的比例。还有价格复制,有一些钢厂指数与塑料指数。这是属于客户的演变。
我们有这么多的期权,单纯期权,还有路径相依,价仙式,刚才就是亚式部分,还有回顾型,还有多因子部分,更多实现在金融市场,以后用期权服务实体企业的案例上,是否在期货公司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其他都会陆续出现。当然,需要这么复杂吗?但时间一久会发现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多的案例,越来越多的想法,实际上这些东西全部都有可能会出现。
最后,现在有很好的场外单位以及场内工具,简单的需求我们用场内期权和场内期货就可以解决。如果复杂的需要个性化的部分就场外期权来解决,所以它应该是一个分工的状态,从客户的需求来看,原来是简单的场内需求,后来是场外需求,原来只是简单的标准化风险需求,现在慢慢变成个性化需求,个性化需求才需要我们这些场外衍生品单位做比较复杂的设计。所以这部分从保险+期货的案例可以想到未来在这样的一个服务实体行业的相关机构与同仁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当然,在农业保险这件事上有比较长的时间由交易所牵头,期货公司跟着交易所进行比较长的试点时间,希望这件事以后可以干得越来越好,当然也同时让期货公司有很好的风险管理服务能力的生长养分。
以上是我要跟大家分享的,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