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0日-21日,由中国期货业协会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期货分析师暨场外衍生品论坛”在杭州JW万豪酒店举行。本届论坛以“立足本源 高效融合 创新发展——期货及衍生品市场服务国家战略”为主题,围绕“保险+期货”、场外衍生品、资产管理业务及期货分析师人才培养等服务实体经济模式 创新与队伍建设的重点领域,深入探讨期货行业如何立足风险管理的本源,促进期货与现货、场内与场外、境内与境外市场的高效融合,锐意创新,奋发有为, 推进期货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讯期货参与全程直播。
4月21日下午,在分论坛“期货分析师人才培养”会场中,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勇作主题发言。
李勇表示,未来期货分析师的价值看似很多,实际上也就两个方面,第一就是资产管理,第二是风险管理。他认为,未来期货分析师可以定位于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攻”型分析师培养。第二块是“守”类的研究员,他们的任务不是去“攻”,我觉得这块的不能忽视。就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实务人才。第三类我觉得是“攻守”类的人才培养。就是FOF的分析师人才培养。
以下为发言实录:
李 勇:非常高兴感谢各位主办方的邀请,今天协会秘书长也在,期货公司的很多老总也在,他们都是专家。当主办方找我的时候我很犹豫,在高校里,搞量化搞资产配置我是最早的,在学校里面主要是我在推,我到目前为止培养了110个硕士、博士,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听说我哪个学生在期货行业混,基本还是公募基金和券商,所以到北京谈FOF,谈量化,很多人都知道我,很多都是我的学生,甚至一个部门好几位都是我的学生。因此,对于基金行业和券商分析师的培养我是比较熟悉的。今天是讨论期货分析师的培养,我就把我自己的一些思考跟大家谈谈,不足之处,仅供参考。
我的报告主要分为四块。第一块讲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第二块是讲期货资管行业的发展。第三块讲期货分析师的定位。第四块讲期货分析师的培养。
第一块,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势,现在争议比较大。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要乐观的看待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我们2018年都很悲观,2019年为什么没有人悲观了,中国的未来一片美好?但是不管怎么样,我只是想说,当下中国经济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本性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实事求是地讲,现在已经进入了“资产荒”时代,而且短期之内有根本性的变化很难,尽管股市还不错。第一代企业家是靠实业,第二代很多就开始玩金融了,第三代恐怕就是实业+金融了,很多科技型的企业没有金融的帮助,是很能做大做强,成长起来的。
未来我们依靠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科技创新是高风险高收益,靠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金融体系,是很难完成的。你怎么能够指望收取利息来促动经济发展,P2P出问题,实际上也是间接融资体系,出问题也是必然。。
以后,我们做投资会觉得很难,优质资产供给越来越少,所以投资的难度就加大。对于银行主导的间接融资体系,无非是体系前端和后端的问题。后端投资的收益大幅度下滑,而前端融资成本不断升高,出问题也就是必然了。
我们是不是就一片悲观,没有机会了?也不是,资管起来了。我们看一下数据统计,居民可投资财富达到了140多万亿,只是很可惜,从这个表当中,我找不到期货两个字,所以这个规模肯定不太大,也说明了期货资管的机遇也有。
因此,从资管的角度说,当下金融体系恐怕将来要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个是大环境,是不是?也就是说,以后中国的金融体系要从间接融资体系变成直接融资体系占主导,如果你还想做通道业务,还想坐着收利息,这种发展模式,前景一定是不很乐观的这。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估计很多金融机构要经历很多阵痛期,搞不好,后果还比较严重。
对于第二块,简单总结一下,就是未来金融体系是什么?金融体系怎么走?如果未来是直接融资体系占主导,那么分析师价值在哪里了?我相信服务一定要提升价值,分析师更是如此,不光是期货分析师,股票分析师也是如此,你一定要给客户带来价值。
我大部分的学生也是做分析师的,所以我很自豪的一件事情是三年以前,准确的说是5年以前,2015年我在人民大学在金融教育上作了重大改革。我们改变以往了培养学生的思路,当时办了国内第一家以量化和资产配置为主的金融专业硕士项目。当时,很多学生都持有怀疑态度,很多人问我,读这个项目能不能找到工作?但是近年来,从实践效果来看,我们的学生目前不仅就业没有下滑,反而就业越来越好。因此,如果人才培养的思路,不做调整的话,你就是老牌的学校,你也不一定能怎么样。因此,如果学校的学科领头人没有战略眼光,也一定会把学生带到坑里面去,我为什么愿意到业界来,跟你们吃饭、聊天,我能够知道你们业界要什么,所以人民大学金融教育的改革我还是做了一些工作。
第三部分,我讲讲分析师的定位问题。首先得搞明白分析师的价值在哪里?分析师能提高待遇的点在哪里?现在的年轻人都很现实,你先不要谈情怀,能不能有好工作,收入能不能买房和买车,能不能够支付生孩子的费用,这些都是年青人普遍关心的问题。
随着中国金融体系由间接融资体系向直接融资体系,看起来金融行业很美好,但是实际上,我们作金融教育的,我很担心未来的金融教育就是当年的生物学教育。
我们中国有一个特点,什么东西都是一窝蜂,一旦发现好的时候所有人都往这里挤,世界上有很多路,只要中国人发现了,这个地方就没有路了。当年说生物是最好的学科,生物也成为第三代工业文明的启动机,但是结果了?现在金融行业,感觉人人都在搞金融,都在往这个行业挤。你以为北大清华的学生都在搞专业学科?我告诉你,不是,都是搞金融。那以后,是不是金融行业是不是也要过剩?
但是,对于期货行业而言,可能是好事情。我看了一下中期协公布的数据,期货资管业务才2百亿,净利润也就几个亿不到。相比较券商资管来说,规模太小了,因此人才过剩远没有到来。但是,难点是你很难吸收高素质人才来,这个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国内期货资管规模已经达到千亿了,你以为搞期货,我告诉你,不是,都去搞股票投资了,很正常,这段时间就是股票好,真正搞期货的没有多少。我相信1/7,不光是股票的人在搞这块,期货的人的钱也到股票去了,这导致期货分析师的待遇很难提高。
另外,就是期货衍生金融产品,投资者教育这一块,跟不上。我们的媒体也是比较麻烦,挣钱的时候不报,一亏钱了就报,一报大家都很紧张,大家都知道中石油出事了,这段时间中石化也出事了。老是报负面,一是放大了事情的本身,另外导致管理者一刀切。现在国有企业都挺难的,我接触很多国有企业的领导。大家都觉得,谁出事谁负责,一出事,就麻烦了。上市公司和企业的机构投资者教育,不能老是靠媒体,但是,估计也不好做。其实,金融衍生产品,你想做高风险也可以,低风险都可以,关键是怎么做。这个要还原事物本来的面目,投资者教育很重要。不过,我觉得机构投资者教育不好做,特别是国有企业。
因此,未来期货分析师的价值在哪里了?看似很多,实际上也就两个方面,第一就是资产管理,第二是风险管理。资产管理这块一定要为客户带来价值,你不能成为“贵族”的新衣,只是用来看的。因此,我觉得未来期货分析师可以定位于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攻”型分析师培养。对于这类分析师的培养,又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基本面分析师培养,培养对期货行业全面了解,并精通各种现货投资的高素质人才。这种应该像中国农大,他们是培养基本面这块的期货分析师,所以期货行业中国农大的地位比较高,人民大学很少听到过。第二方面主要是量化期货分析师的培养。培养具有非常好的数学统计基础,特别是熟悉期货和衍生产品的研究,熟悉各种CTA策略的高级人才。
第二块是“守”类的研究员,他们的任务不是去“攻”,我觉得这块的不能忽视。就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实务人才。
第三类我觉得是“攻守”类的人才培养。就是FOF的分析师人才培养。现在做FOF很多人都不懂,他们认为做FOF就是找投顾。如果把找投顾作为首要目标,那真就是FOF初级阶段了。导致的后果是,投顾资源紧缺,以及资管规模也上不去。对于股票,有些机构搞得明星FOF,不是都亏损了吗?FOF的体系不是这样的,他有一套大类资产配置体系起作用。
因此,资产配置投资体系得建设最为重要,可惜没有人去关注。FOF最大的好处是根据客户需求能设计不同的FOF产品,但是期货市场做FOF一定要以CTA为基础,否则与股票有甚么区别,就丧失优势了。
对于第四个问题,是关于分析师的培养。基本面分析师的人才培养还要靠专业大学,如中国农业大学。量化分析师的培养,靠统计基础比较好的大学,如北大数学系。现在在人大大学,专门开了一个班,专门招收本科,不是学经济金融的学生,欢迎数学系、统计学、物理系等,没有学过金融的来报考。
对于风险管理人才,风险管理学科主要是依靠风险管理比较强的一些专业,比如像山东大学金融数学专业,我觉得你们可以到山东大学去抢人才,因为山东没有好的金融机构,还能招到一部分好的人才。人大苏州学院也有风险管理专业,是在苏州。
对于资产配置人才的培养,就是要建立FOF的投资体系,这个不容易,现在没有好的方法,学校业界都很迷惘。 我跟很多人聊FOF,这个体系怎么建,需要我们学界业界的人共同设计。我想说未来FOF的最大魅力不是挣钱,而是“看人下菜”,根据客户需求设计不同产品。未来,我们在这一块的分析师的培养上,会下大功夫。
未来,管理大规模资金就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金融衍生产品对冲风险,搞量化;第二种是通过资产配置分散风险。中国现在钱很多,但是能够管理大规模资金的机构很少。量化比较难,因为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比较多,资产配置,国家政策上现在是鼓励。
对于期货行业,可以基于CTA策略开发多种期货策略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你要根据客户需求来设计产品,FOF的最大魅力就是产品设计。搞FOF就是要注重产品设计,我们恰恰的是这一块的科研体系是忽略了。未来FOF发展, 产品设计最重要,所以FOF的第一要点不是找投顾。如果按照现在的发展模式发展下去,FOF肯定发展不起来。市场上能够常青的投顾有几家,容量也有限,肯定是这段时间宏观对冲策略好,另外一段时间是另外一种策略好。每个策略都是有生命周期的,所以未来资产配置的分析师培养就很重要,但是不容易。
另外,发展FOF, 指数产品很重要。指数的一个重要属性是为资产配置用的,信息透明。期货这块的发展,杭州西湖指数产品的开发,算是起了个好头。为什么做配置很难,你调研之后,投资的风格很容易发生漂移。你以为他用的是趋势分析策略,跟你说做趋势了,结果什么也没有做。未来指数产品的设计,期货这块大有可为,因为期货的好处是策略比较多。
但是能不能让指数产品出来,做成可投资指数,也不容易,慢慢来。未来,资管这一块,FOF这块未来的机会还是比较多,期货FOF可以以CTA策略为打底的优势,延伸到股票,债券等市场。最后,FOF的发展也为实体经济提供一些好处,因为分散的好处,他可以支持实体经济,有一些投资亏有一些投资赚,反而可以支持实体经济。
最后,我想说,未来分析师的培养,靠的是产学研结合,不要指望一家。学界,业界,政府监管部门特别是交易所,要相互理解相互帮衬,共同推进人才培养,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