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苹果突然身价大涨 “疯狂的苹果”谁来背锅?真的是“一手金融炒作,一手囤货居奇”?

2019-06-09 10:30:52 和讯名家 

  我国是全世界产苹果最多的国家之一,前几年苹果一直都是五、六元钱一斤,今年的苹果价格突然成为“贵族”,在一些超市普通苹果都卖到了12元一斤。在市场人士看来,供需关系是影响农产品(000061)价格的主要因素,导致苹果现货价格走高。

  但当前出现了一种将苹果价格上涨嫁祸期货市场的声音,在不太了解期货市场运行机制的情况下,认为所谓“一手金融炒作,一手囤货居奇”影响了苹果现货价格。

  这种声音忽视了期货能过较好平抑现货价格的事实。以贯穿18/19产季的AP1905合约来看,在国内预计减产25%的情况下,上市一年来最大价格波动46%,远低于今年现货价格的波动情况。

  6月6日收盘,代表去年产苹果价格的1907合约每吨为14048元,而代表今年新季苹果大量上市时价格的1910合约收盘价为每吨9057元。

  疯狂的苹果——减产是主要原因“水果自由”今年成了衡量消费水平的新指标。今年以来,水果价格节节攀升,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务院有关负责人在12天内两次提到水果价格问题,要求抓好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水果蔬菜等鲜活农产品供应,稳定价格水平。

  在日常水果中,苹果涨价幅度略大。我国是全世界产苹果最多的国家之一,前几年苹果一直都是五、六元钱一斤,今年的苹果价格突然就贵了,在一些超市普通苹果都卖到了12元一斤。

  在市场人士看来,供需关系是影响农产品价格的主要因素,正是由于供需不平衡导致苹果现货价格走高。

  从供给端看,一方面由于2018年苹果主产区出现极端天气,苹果库存量呈现一定程度下降。根据卓创资讯数据统计,截至5月23日,全国苹果库存为137万吨,同比减少46%,明显低于往年同期。另一方面,由于西瓜等新产水果尚未大量上市,部分南方水果如荔枝等出现不同程度减产,导致现阶段水果市场整体存量较少,未能对苹果形成替代作用。

  从需求端看,进入春夏季节后气温回升,市场对水果的需求激增,带动苹果消费量增加。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市场监测数据显示,自4月份以来,水果价格出现了明显上涨,包括苹果在内的7种主要水果平均价格涨幅超过30%,现货价格上涨带动期货价格走高。

  涨价不是苹果期货的锅

  随着苹果现货价格的升温,期货价格也在走高。近期,市场上出现一种声音认为现货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是期货炒作。

  实际情况来看,期货起到的作用可能恰恰相反,苹果期货非但没有因炒作等原因抬升现货价格,反而对现货价格波动起到了较好的平抑作用。以贯穿18/19产季的AP1905合约来看,在国内预计减产25%的情况下,上市一年来最大价格波动46%,远低于今年现货价格的波动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从当前苹果期货近远期期货合约的价格波动情况来看,当前国内水果特别是苹果价格的高企与苹果期货没有什么关系,而是主要受市场供需情况影响。6月6日收盘,代表去年产苹果价格的1907合约每吨为14048元,而代表今年新季苹果大量上市时价格的1910合约收盘价为每吨9057元。

  市场人士分析称,以上价格的差距表明期货市场客观反映了当前市场基本面的情况。去年的果子受灾减产,因此价格上涨,今年果子没有遇到去年的极端天气,因此价格平稳。近年来国内苹果市场一直呈现供大于求的格局,2018年由不良天气所引发的市场价格居高不下是个案,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并不是由于出现了苹果期货才发生的现象。

  从历史案例来看,苹果期货对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影响并不大,而减产却能够对现货价格造成巨大影响。2017年欧洲也遭遇了极端冻害天气,根据欧盟农业署统计当年欧盟苹果减产19%,由此引起的欧洲苹果平均价格上涨40%,其中最大消费国之一的德国价格更是同比上涨了115%;2013年山东苹果仅减产5%,2014年5月时栖霞苹果出库价格同比上涨了53%,那时候不管国际国内都没有苹果期货,但是价格上涨仍旧比较明显。

  期货具有价格发现作用

  价格发现是期货市场的核心作用之一。“同村果农各卖各价,贸易商各收各价”。说的是过去苹果现货市场,苹果期货上市后,通过提供公开透明的价格,及时有效地反映了现货市场变化,减少信息不对称,为产业主体决策提供了依据。

  在陕西省延长县安沟乡王良沟村,当地果农史功福通过苹果期货的宣传普及,了解到2018年苹果受灾比较严重,尽管自己的苹果没有减产,但还是一改过去“听果商报价,自己估摸差不多就卖了”的做法,主动和果商议价,最终订货价格3.7元/斤,比去年多卖了1.1元/斤,卖果收入增加了1.6万元。

  据延长县县长曹林虎介绍,苹果期货在延长县普及的比较好,期货价格为当地果农卖果提供了参考。虽然2018年延长县苹果总体减产8%,但整体销售价格同比提高30%,果农总收入增加了20%,全县苹果销售收入较去年净增约3亿元,实现了减产不减收。

  2018年,部分先知先觉的贸易商已经开始利用期货价格来指导经营计划。陕西白水盛隆果业有限总经理侯保智介绍,2018年8月份,他通过关注苹果期货价格,判断2018年苹果可能出现货源紧张,收购价上涨的情况,于是在苹果还未下树时就与果农签订合同锁定货源,新产季采购进度、规模得到了保障。

  果农和贸易商通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实现了苹果的合理定价和买卖,处于产业链上的大企业则通过苹果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管理风险。

  由于苹果贸易“集中收购,全年销售”的特点,产业企业经常面临现货价格波动、存货贬值滞销、采购季资金压力大等风险。目前,参与苹果期货的产业客户已超过800家,陕西、山东等省份的果品龙头企业大都已开始参与苹果期货。

  山东朗源股份(300175)有限公司是首家苹果产业上市公司,在2018年1月、7月分别对市场发布公告,开展苹果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并将投入资金从5000万元增加至不超过1亿元。

  随着认识的不断加深,更多中小型贸易企业也开始利用苹果期货管理风险。以烟台日升果蔬食品有限公司为例,2018年6月14日以10600元/吨左右的价格在苹果1807合约上卖出苹果合约100手(1000吨),后期期货价格受现货价格影响持续走低,该企业选择于6月27日买入平仓,同时卖出现货,按照1807合约9500元/吨的价格计算,期货盈利160万元左右,有效对冲了现货价格下跌的风险。

  推动产业升级,助力民企稳健经营

  期货交易国际化程度高,交割标准严格,期货品种的上市,对于提升产业标准,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企业而言,苹果期货为龙头企业在风险管理、标准推广、金融服务等方面提供有力抓手,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

  苹果期货上市前,各公司对苹果标准分级多依靠主观判断,并未依据苹果国标中度、硬度、容许度等指标进行分级定价,易造成同一批苹果品质各异,影响整体价值。随着苹果期货的不断推广,产业主体开始逐渐重视国标要求,部分企业已开始依据国标进行入库前的检验分级,并且还配备了专业检验人员及仪器设备。

  一位接近交易所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苹果相关国家标准2008年就已颁布,但现货市场一直未严格执行,产业整体标准化程度较低。苹果期货上市后,一方面,期货标准以国标为基础,宣传推广国标,强化产业标准化分级理念,另一方面,通过严格执行交割标准,提高产业对于标准的重视,实现提质增效的目的。

  除了强化产业的标准化分级理念,苹果期货的上市还促使产业进行标准化种植管理,业内标准化意识较强的龙头企业,已经开始利用“期货+订单”模式,引导果农在种植管理、采后分选的全流程标准化。2018年6月苹果未成熟时,河南三门峡龙头企业二仙坡果业就与部分商贸公司以符合交割标准的苹果为标的签订订单,在当地选取100个村,与6000户果农合作。

  我国苹果产业集中度较低,现货标准多样,风险管理工具缺失,龙头企业难以发挥规模化、标准化的优势,引领作用发挥不足。苹果期货的上市为龙头企业在风险管理、标准推广、金融服务等方面提供有力抓手,在服务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方面开始发挥积极作用。

  陕西华圣果业公司执行总经理彭小强认为,苹果期货的上市为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一是苹果产业的定价机制开始转变。2018年,苹果收购季的开盘价已开始由以往的“山东看陕西,陕西看华圣”转变为围绕苹果期货价格来确定。二是为企业转变经营模式提供工具,企业一方面可以利用期货管理远期价格涨跌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交割拓展销售渠道,扩大经营规模。三是促进产融结合,有效缓解了企业发展面临的资金瓶颈。四是积极推广苹果国标,强化了产业的标准化分级理念,引导产业标准化的种植、采收、分选,提高了苹果的商品率,推动整个行业转型升级。

  搭建资本市场与苹果产业桥梁

  目前我国苹果产业以小微民营企业为主,资金、人才一直是产业发展瓶颈,融资、融智需求都很难被满足。苹果期货在苹果产业和资本市场间搭建了桥梁,有利于吸引资金、人才等资源逐步向苹果产业有序流动。

  陕西果业局副局长范海龙介绍,2018年来,赴白水、洛川、延长等苹果主产县实地调研、宣介座谈、洽谈合作的机构络绎不绝。有些关注期货市场的大宗商品贸易企业甚至开始扩展营业范围,直接参与苹果贸易,有望为当地带来长期稳定的收购资金流。不少期货公司还派驻专业人才,帮助当地苹果企业有效运用期货工具。

  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针对苹果贸易企业“集中收购,全年销售,鲜果很难在银行抵押贷款”的特点,中信中证资本、国元投资等投资机构通过仓单融资业务,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收购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目前,仅陕西当地苹果贸易企业就已通过仓单融资超过5000万元,甘肃、山东等地仓单融资业务也在陆续开展中。

  苹果期货的上市,也给苹果的“保险+期货”提供了载体,为探索价格保险及衍生品等更为“宜农”的风险管理工具提供平台,支撑苹果产业良性发展。2018年,郑商所共支持9个苹果“保险+期货”试点项目,覆盖陕西、甘肃、山西等9个国家级贫困县,涉及农户5511户,承保苹果现货2.7万吨。目前所有项目都实现赔付,理赔金额合计1370万元。

  各地政府和金融机构也开始自发开展苹果的“保险+期货”项目。苹果期货上市不久,华信期货就出资约10万元在延长县进行苹果“保险+期货”试点,承保现货规模196吨,最终赔付19.8万元,每吨理赔1012元,为苹果的“保险+期货”实现了良好开端。2018年10月,在陕西省延长县,当地政府联合工商银行(601398)、人保财险和6家期货公司推出苹果“银行+保险+期货”模式,并由工商银行为参与项目的企业、种植合作社、果农提供后续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探索地方政府、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期货公司和农户组成的“五位一体”金融精准扶贫新模式。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券商中国。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娄在霞 HN151)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新闻排行榜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