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人才发展遇瓶颈,大商所“提质”有高招——大商所第十一届十大期货投研团队评选将于月底启动。
人才是各行业发展的基石,近些年,随着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行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同步扩大,对人才结构和队伍建设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但同时,期货人才队伍的发展长期以来面临着短缺、专业性不足和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等瓶颈现象,如何破局从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面对期货人才发展瓶颈,大商所自有高招。记者最新获悉,为了提升期货公司投研能力和产业服务水平,大商所在今年的“十大期货投研团队评选”扩大了参与范围,即由期货公司组队参评,团队成员除来自期货公司及子公司外,还将引入产业企业和投资机构人员。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作为发现挖掘和培养市场高端研究人才重要途径,“十大研发团队评选”活动已开展了十余年,今年扩充了参与人员的范畴,实则是助力行业人才发展突破瓶颈,打破当前人才短缺、结构单一等局面,将更好的培育期货人才对实体经济良性推动。
为期货人才“提质”
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因此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实体企业的水平与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提升期货市场服务能力的关键在于提“人”。
事实上,大商所在研发人才的培养方面是走在前面的。“大商所每年举办的‘十大期货投研团队评选’,是目前国内期货行业内发现挖掘和培养期货市场高端研究人才的重要平台和途径,为市场各参与方提供了很多优秀的人才。”金信期货总经理助理何新城说,该活动带动和促进了期货公司研发和整个市场的关注热情度,点燃了各参与方的积极性。
立足风险管理本源,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近年来,期货市场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开辟了以传统经纪为基础,风险管理和资产管理为两翼的创新服务模式。但与之对应的是,行业快速发展中人才面临着短缺或专业性不足等问题,如何助力期货人才破局成为了当前的主要难题。
不过,这一难题似乎有了解决的新思路。
记者了解到,与往年不同,在大商所发布的2019年“十大期货投研团队评选”方案扩大了参与范围,由期货公司组队参评,团队成员除来自期货公司及子公司外,还将引入产业企业和投资机构人员。
“适当增加产业和机构客户的参与机会,积极吸收新的市场参与力量,可以带来不同的渠道信息和全新视角,可以使团队的研究水平更为提升,更加贴近现货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从而为交易实战提供更完善的研究基础。”何新城告诉记者,更重要的是,通过研发、产业和机构投研人员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学习,能够带动三个市场主体方的不同视角交流,以及会有不同经验的积累和学习,从而促进投研成果更接近市场真实和客观的一面。
上海中期总经理许一峰对此也给予了肯定。他认为,随着行业业务模式的多元化,对研究员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散户在交易主体中的占比日益下降,产业和机构将成为研究员的主要服务对象。同时,随着产业客户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意识不断增强,产融结合新要求将成为未来期货行业和现货企业发展趋势。无论是从现货企业还是期货公司角度来看,研究服务落实到实践是势在必行。”
新湖期货研究所所长李强表示,产业是研究的基础,研究工作需要深入产业调研,期货研究应当与上中下游产业客户打成一片。结合产业的微观与机构的宏观角度,期货行业研究才能更好的促进产融结合,服务我国大宗商品产业发展。
新设“三方”落地服务能力
据了解,本次活动扩容了参与对象,特别强调了“三方”,即:分析师、产业客户、机构客户,强调了期货公司综合投研能力。业内人士表示,此次评选内容有别于以往的参与主体,将研究、公司和产业三方聚集一起,实则是助力期货研究从理论向实践的过渡,更强调了实际服务能力。
在何新城看来,通过“三方”将使得期货公司分析师的综合投研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对于分析师来说,观察角度不再局限于书面理论、数据和盘面,而是更多会观察实体产业实际情况,研究分析逻辑会更加清晰;其次,通过与投资机构的结合观察,更多的是观察整个金融市场的变化和资本流动,这对于资金层面的把握将更为敏感。“期货公司分析师更能够通过在合作中,侧重于准确抓住机会,帮助提升研发分析师的综合投研能力。”
服务实体经济是期货市场的宗旨。许一峰表示,随着期现市场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深化服务实体经济对期货分析师来说,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让更多的产业企业真正认识到期货市场作用,了解、掌握并有效运用期货市场转移风险、指导经营,期货公司也需要更加专业的人员来对企业进行指导和培训。大商所举办投研团队可以为期货公司人才的培养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过程中积极推动期货市场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提高分析师素养,为投研一体、产融结合做出很好的人才储备作用。
“衍生品市场始终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出发,期货公司需要设计更为贴近企业需求的衍生品风险管理方案。”李强说,大商所十大期货投研团队评选给期货研究员提供了近距离接触市场的机会,对期货市场具有更深刻的理解,更容易体会实体企业在期货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并为实体企业提高更契合实际的服务,可以更好更快地培养出优秀分析师,投身于实体经济服务中。
期权成为期现深度融合关键
据悉,在本次评选中,方案强调了“考虑到期权工具性特点,此次评选不再单独列出期权团队评比,但为进一步促进市场对期权工具运用的了解,将鼓励团队加强期权运用而设立期权单项奖。”该项内容一时引起了业内的热议。
期权作为衍生品工具的重要补充,近两年已经成为产业和机构客户风险控制的有力工具。由于期货杠杆原理,企业在运用期货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敞口也较大,很多企业受到各方面因素制约,并不能接受资金出现较大的波动,但有了期权工具的加入,产业客户对自身的风险控制手段更加完善,机构客户将会使得自身的收益曲线更加平滑。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期权将会成为期货公司服务产业和机构客户的重要工具之一,加强期权研究也是提高期货公司服务企业能力的重要手段。
“我国期权上市相对较晚,其本身就是一种风险管理应用工具,只是在国内市场上,在推出和熟悉的初期阶段,各参与方往往会把其单独作为一个特殊的领域对待和参与。”何新城说,如果市场开始熟悉和深入理解,就完全可以把期权当作一个灵活参与期货交易的配置工具来对待,也就是对原本单一的期货合约品种的有益补充。因此,单独设立期权单项奖,是明显可以促进各投研团队,更积极的对期权工具进行分析研究和实战应用。
他说,在服务实体经济中,企业的个性化需求随时存在,期货分析师在服务过程中,将来期权也会是必不可少的一种配置,设置单项期权奖励,是可以积极调动期权工具的掌握和应用的,这也是国内客户和行业从人员逐步适应的过程。
李强也表示,期权确实应该受到重视,虽然目前国内期权发展较晚,但相对于期货具有独特的功能与作用,期货、期权两者相互配合,相互提供流动性,可互为风险对冲工具,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例如以美国为代表的均衡型衍生品市场,期权就被广泛应用于套保策略。
与此同时,设立期权单项奖,能显示出交易所对期权研究的支持,促进期权研究在期货公司间的推行、普及,使得投资者能更好去运用,为未来多元化交易打下基础,也能满足客户各类风险管理要求做好准备工作。
多位业内人士建议,对于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交易所应当尽快增加更多的新品种和期权等合约,供现货企业参与和使用,更多个性化的需求正在不断涌现,需要在控制风险前提下,占领市场先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