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钢材需求时,长材的波动性明显大于板材,而长材的需求主要来自房地产和基建,其中无论从占比还是波动性的角度来看,房地产的需求是长材需求和波动的核心,而且房地产的建设也会带动其他的投资,比如装修、家电等,从而也会间接带动钢材的需求。而从市场的各方观点来看,房地产的各项数据和螺纹的需求量总是会存在一定的误差,甚至出现完全相反的情况。本文主要从数据的角度,从“传导渠道”的视角去重新整合房地产的相关数据和螺纹需求的关系,旨在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一直困扰市场的数据偏差问题。
在分析地产对螺纹的需求时,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是衡量房地产投资进度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越大的投资额往往代表了更大的投资量,以及对建材更多的需求。这个指标或许在2013年前的效果是比较好的,但是也需要注意到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到螺纹的需求上,是需要考虑一定的“传导渠道”的问题的。简单地说,可以认为需要考虑到“系数”的问题。如果从纯数据公式来看,而不是停留在感性的相关性问题,房地产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包含了购地的成本,因此第一步需要将购地成本剔除,可以称为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接下来,首先从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带动的是房地产的建筑面积,然后建筑面积通过用钢密度再带动用钢量,因此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实现: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本期的每亿元所完成的建筑面积=本期的建筑面积。如果再度细化的话,在考虑螺纹需求时,对应的建筑面积应该是用螺纹阶段的建筑面积,如果是考虑水泥的需求,对应的建筑面积应该是用水泥的建筑面积,这里存在房地产开发不同阶段用螺纹和水泥的密度是不同的问题。而通过本期的建筑面积×每平米建筑面积的用钢密度,最终可以实现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到螺纹需求的传导过程,总体的过程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实现: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本期的每亿元所完成的建筑面积×每平米建筑面积的用钢密度,当每亿元所完成的建筑面积和每平米建筑面积的用钢密度是比较稳定的时候,那么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和螺纹的需求的相关性就会很高,从投资额到螺纹需求的研究就会比较线性,但是一旦这两个系数是不稳定的,那么就会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是结构性问题,由于近几年房地产开发的地区结构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而不同城市的建安成本相差是比较大的,使得本期的每亿元所完成的建筑面积就会存在比较明显的波动。第二,不同城市,尤其是一二三线城市的容积率和房屋高度是存在差异的,而高度不同的房地产开发对用钢密度的差异也是比较明显的。而在之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整体的发展是核心问题,但是近年来,随着发展速度的减弱,甚至房地产进入存量阶段,结构性问题对各方面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
对于房地产行业,2015年开启的房价上涨行情,从本质上是由于房地产的供给量在2014—2016年严重不足,可以从当时螺纹、玻璃、水泥等行业的需求和价格表现来看出当时的房地产建筑面积下滑是很严重的,因此此轮房价上涨的动力来自供应端的问题。之后随着房价的上涨,出现投机性需求和刚需投机化,存在刚需,但害怕房价继续上涨而提前买房,存在比较严重的投机和透支需求问题。透支需求可能带动未来一段时间需求面临下滑的压力,但是如果供给端一直保持2014—2016年的供应水平,从房地产供需的角度来看,未来确实会由于人口问题、经济发展降速等等问题带动需求端的下滑,但是供给端如果一旦保持2014—2016年的水平,意味着供应端已经跑到了需求下滑的终点,也就是供应下滑比需求下滑快,那也就意味着房价将出现低需求下,因为供应更低这种模式的上涨,而这对实体经济的压力将是巨大的,房子供应下滑,由房地产带动的装修、家电、基建等需求面临下滑,居民消费因为购房成本上升,不得不压缩其它开支,实体经济首先将面临巨大的需求压力。由于房价的上涨,带动厂房、办公楼等的购置和租赁的成本上升,如果是这样,那实体经济面临的将是双杀:需求下滑+成本上升,对整体经济将带了非常明显而巨大的压力。
从房地产目前的情况而言,并不是简单地因为人口周期问题,在最后一波高需求释放之后,带动买房需求下滑,房价下跌,房地产供应相应下降,带动螺纹需求下滑,目前的房地产行业面临的并不是这种模式的下行压力,我们面临的结构性问题远比这种简单的模式复杂。因此,从看空房地产行业来对螺纹需求进行研判时,需要格外的谨慎。而2016年到目前建材行业需求的复苏,正是因为房地产行业的结构性问题带动的,这里的结构性问题可以更多地从供需在时间上的不匹配和地区间结构性问题上来理解。在这里,并不是意味着未来建材的需求会完全独立与房地产行业,也不意味着建材的需求将不存在下滑的风险,而是意味着建材的需求的节奏性问题和逻辑性问题需要特别注意。未来,从房地产行业出发对螺纹需求的预判,笔者认为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目前因为修复房地产供应过度下滑而带动的建材需求恢复阶段;第二个阶段。不远的未来面临房地产需求因为透支而带动的需求下滑阶段,并带动房地产供应量和螺纹需求下滑阶段;第三个阶段,或者说第三个逻辑在于,为了维持房价不涨所必需保持适当量的房地产供应逻辑,对于螺纹的需求就不应该过于悲观。结合房地产行业各方面的研究来看,对于螺纹的需求,或许可以适度悲观,但是过度悲观是不合适的,最起码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螺纹的需求会比2014—2016年更差。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