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其对棉花产业链的影响较大,尤其对棉花的需求雪上加霜。
疫情突发冲击棉花产业链
近两年来,棉花价格走势主要由需求决定,去年的中美贸易摩擦是驱动短期行情的主要因素。1月下旬大规模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对棉花产业链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从需求端分析,受疫情影响,全国多个城市和地区实施封城,以减少人员的流动,阻隔疫情传播,最终达到有效控制疫情的目的。随着疫情的发展,多省区延长了春节假期,纺织厂复工延后,原料补库随之后移,对棉花的采购也将延后。另外,2020年1月30日,WHO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WHO强调不建议实施旅行和贸易限制,并再次高度肯定中方的防控举措。有效期3个月,之后自动失效。据此推测,4月30日以前,国内贸易出口订单肯定会受到一定冲击,纺织品出口前景堪忧。
从供给端分析,2020年全国棉花意向种植面积4587.5万亩,同比减少206.8万亩。如果疫情在清明节前后没能有效控制,全国棉花播种面积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
从库存方面分析,棉花商业库存处于历史同期最高,郑棉仓单不断创新高,截至2月3日,郑棉仓单及有效预报超过4.2万张,折合皮棉约168万吨,创棉花期货上市以来新高。棉花工业库存处于历史同期低位,纺织厂原料补库意愿较弱。
中国棉纺织行业景气指数环比回升
2019年12月中国棉纺织景气指数47.27,与11月相比上升0.82。12月原料采购价格指数46.49,与11月相比上升0.78。12月国内外棉花整体保持小幅振荡、持续走高的态势。12月原料库存指数47.64,与11月相比上升1.25。跟踪企业数据显示,12月原棉库存环比增加3.79%,化纤短纤库存环比下降0.32%。12月生产指数47.83,与11月相比上升1.32。12月市场有所回暖,局部棉纺织企业下游订单开始增加。12月产品销售指数46.89,与11月相比上升1.03。11月下旬开始市场转暖,分产品类别来看,差别化订单议价能力较强,而常规品种仍以价格战为主,竞争激烈。12月产品库存指数45.51,与11月相比下降1.85。据了解,多数棉纺织企业产品库存基本在20—30天。跟踪企业数据显示,12月纱库存环比下降11.03%,布库存环比下降8.61%,其中纯棉纱库存环比下降10.76%,纯棉布库存环比下降9.51%。12月企业经营指数48.65,与11月相比上升1.87。12月,中美贸易磋商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消息使得市场再度回暖。
另外,医疗资源需求激增,其中医疗口罩和防护服最为短缺。医用口罩和防护服的原料均为聚丙烯PP(丙纶)材料(加上防水防污防菌功能),几乎没有棉花,纯棉口罩仅作为保暖使用,对病毒和粉尘的防护作用较小。因此,近期的疫情不会增加棉花的需求。
综上所述,虽然去年12月棉纺织行业景气指数环比上升,但今年1月行业景气指数难有改观,环比大概率下滑。目前下游纺织企业原料库存仍偏低,第一季度原料补库无望。3—5月是上半年纺织旺季,后市需关注疫情的后续发展、务工人员返工、企业复工以及下游订单情况。郑棉目前仍以空头思路对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