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红枣期货一周年系列报道之一:价格与指标 传统红枣产业的“数字化升级”

2020-04-27 16:51:26 和讯网 

  2019年4月30日,国内首个干果期货品种红枣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截止目前已满一年。从市场运行情况开看,这一年中红枣期货市场总体平稳,交易者结构日趋合理。红枣期货上市一周年来,红枣产业企业对期货市场的认可度逐步提升,诸如基差贸易、含权贸易等模式正逐渐被一些产业企业运用。特别在新冠疫情期间,红枣期货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帮助企业实现了库存管理。

  形成公开价格 引导市场标准

  近年来,红枣现货市场供大于求现象日益突出,根据中国林业统计年鉴显示(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是湿枣产量,期货标的是干制),2008年至2018年,全国红枣产量由164.3万吨增长至547.31万吨。虽然近几年产量增速已有明显放缓,但是红枣并不像其他农产品(000061,股吧)具有明显的刚需,且供应价格弹性较低,导致红枣价格下降幅度大、速度快,红枣种植收益也不断下滑。

  由于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红枣产业界对红枣期货的上市给予了很多期望,对于我国红枣最大产区新疆的企业来说更是如此。新疆红枣产区集中在南疆环塔里木盆地区域,该地区红枣产量占全疆产量的97%,全国产量的43%。红枣种植收入占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以上。红枣价格的涨跌,不仅关乎当地经济,更关系到当地枣农的生产生活。

  令人欣慰的是,红枣期货上市一年来,其市场功能已经开始逐步发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月27日,红枣期货总成交量3049.62万手,日均成交12.60万手,日均持仓5.33万手,法人客户日均成交持仓占比约30%,其中,产业客户及风险管理子公司持仓合计占比超过50%,成为法人客户持仓的中坚力量。

  对此,金石期货投资咨询部主管黄李强认为,红枣期货上市一年来,公开透明的红枣期货价格已经形成,这对现货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往红枣现货市场报价混乱的局面得到转变,红枣产业企业主动运用红枣期货来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正是基于此,郑商所与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开展了红枣现货价格监测课题研究,并于2019年底发布了灰枣现货价格指数,建立了与期货市场呼应的现货市场价格风向标,为产业各经营主体提供了红枣生产、加工的价格参考依据。

  此外红枣期货交割数据显示,截至4月27日,红枣共注册仓单595张,折合红枣现货2975吨,交割265手,折合红枣现货1325吨。CJ1912、CJ2001、CJ2003合约顺利完成交割,市场对仓单交割标准基本形成共识,交割质量标准得到产业认可。

  记者采访中发现,红枣期货及交割标准正在与现货市场发生“化学反应”,促进产品标准化生产。红枣期货上市前,新疆阿拉尔聚天红果业有限责任公司、阿拉尔果业行业联合协会就组织骨干团队学习期货知识,之后开始不断尝试期现结合模式进行风险管理。聚天红果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对生产线上的员工按照红枣期货标准进行专业培训,按照期货交割标准对加工工艺进行调整,规范了红枣加工质量;同时,加大机械化生产的投入,引进60台光选机降低人工分拣成本。为进一步促进产业和期货融合,阿拉尔市果业行业联合协会还将现货标准统一改为期货标准。

  可以说,产业链较短、加工方式较为传统的红枣产业,在红枣期货上市后,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诸如价格信号和质量标准之类的“数字化升级”。好想你(002582,股吧)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期货部负责人楚国俊认为,期货让红枣产业上很多关键指标“看得见”,期货和现货优势互补促进红枣了产业链上下游向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创新经营模式 解决融资难题

  除了价格和交割标准,在红枣期货推出的一年里,涌现了基差贸易、“期货+订单”、含权贸易等新型模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据了解,随着行业对于期货认识的逐步加深,2019年8月第一份红枣基差合同签订,成交规模为30吨,以当时的红枣期货主力合约CJ1912为基准。客户通过买入基差合同降低成本,又通过二次套保控制风险、锁定利润,买方还能通过该模式提前拿到现货。

  据了解,聚天红果业还建立起了“公司+合作社+农户”、“期货+订单”等业务模式。2019年12月,聚天红与天津一家企业通过点价方式签订了红枣期现贸易合同,同时与兵团合作社签订现货订单。天津企业赚取期现价差,兵团合作社和农户锁定种植利润,分享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效益,聚天红提供加工和检验服务,为期现搭桥,借助红枣期货实现了三方共赢。

  聚天红总经理何军说:“基差贸易是推动现货企业和期货市场有效对接的重要模式,不仅能够满足贸易双方的个性化需求,更具有减少价格风险、锁定成本和利润等优势。”

  此外,红枣期货也为红枣生产加工主体开辟一条全新的融资渠道,那就是仓单质押。红枣行业由于季产年销的问题,收购期红枣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这限制了企业的原材料采购和扩大再生产。红枣期货上市后,不少企业通过标准化和非标准仓单质押业务融资,盘活了资金流。

  期现结合,助力企业渡难关

  春节期间是红枣销售旺季,也是去库存的主要阶段。不过今年受疫情影响,中国最大红枣现货集散地沧州崔尔庄红枣市场处于关停状态,现货贸易和流通基本停滞,红枣企业库存管理压力陡增。

  疫情期间,现货市场虽然“无价无市”,但是红枣期货2月3日就开始正常交易。沧州一红枣加工企业由于在2019年底备货较多,选择2月18日在CJ2005合约做卖出套保,一个月后,贸易市场逐渐复工,企业在3月下旬参考基差利润情况,将现货卖出、期货平仓,虽然现货价格不如人意,但是期货卖出套保补偿了现货的亏损,平稳过渡了疫情引发的企业风险。

  格林大华期货红枣分析师王立力表示,以往的红枣采购销售模式是集中采购、全年销售,每年第四季度集中采购需要占用大量库存和资金。现在不少红枣企业可以开始运用期货市场根据销售节奏与市场需求管理库存,期现结合“两条腿”走路往往更灵活、成本更低。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红枣期货运行一年来,相关规则制度、交割仓库布局和检验规则经受住了市场考验,得到了各方广泛认可,但作为一个新期货品种,产业客户对期货的认识和参与度仍有上升空间。郑商所将加大市场培育和推广力度,帮助红枣产业企业尽快了解、掌握和使用红枣期货,提升管理风险能力,确保红枣期货市场健康稳定运行。

  

(责任编辑:陈状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