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赵文明:国内塑料原料聚烯烃行业竞争将进入白热化阶段

2020-06-19 10:52:55 和讯期货 

  为进一步促进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发挥、推动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化工等相关产业健康发展,大连商品交易所特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合作于6月18-19日通过云端直播方式举办2020中国化工产业(期货)大会。

  6月18日下午的塑料论坛上,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石化处副处长 赵文明出席论坛并以“疫情之下 全球塑料行业的格局演变”为主题发表主题演讲。

  赵文明表示,从化工品类上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聚烯烃的进口国,进口总量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而且主要是来自于聚乙烯的驱动。因为下游塑料制品、服装制品是中国商品出口非常重要的一个品类,也是拉动国内石化产品需求非常重要的动力。

  针对当前国内塑料原料聚烯烃行业的现状,赵文明认为,当前竞争将进入白热化阶段。具体来看,第一,未来几年将迎来国内聚烯烃行业最为猛烈的扩能期;第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保持需求韧性,但增速不可避免地显著放缓;第三,进口高位或增长趋势将发生扭转,PP需要积极寻求出口以平衡国内供需格局。

赵文明:国内塑料原料聚烯烃行业竞争将进入白热化阶段

  以下为文字实录:

  大家好,今天下午跟大家交流的主要是疫情之下全球塑料行业格局演变的话题,我的报告分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疫情下的全球塑料行业现状,第二个是中国塑料贸易格局的变化。第三个是未来全球塑料行业发展的趋势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因为大家也清楚,塑料行业实际上是一个范围广泛的行业,对于我们期货从业者来说,可能感到最密切的还是聚乙烯、聚丙烯和PVC三个品种,今天我主要从聚乙烯和聚丙烯两个行业的情况跟大家进行分享。

  疫情下全球塑料行业的现状来看,2014年以来,全球的塑料原料行业进入的新一轮的发展的景气周期,但是随着疫情对整个经济的影响这一轮的景气周期正面临一个变局。在过去的五年期间,整个全球的聚乙烯和聚丙烯行业的开工率都是维持了一个高位,而且呈现了一个上升的趋势。整体行业的产量在稳步增长,我们也是可以看到这个行业是呈现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势头。

  由于上游原料的不同,对于我们的聚乙烯和聚丙烯的供给,疫情的影响造成了不同的表现,聚乙烯上游的原料乙烯主要来自于原油裂解等,受疫情的影响相对比较小,整体装置的负荷出现了下降,但是由于前两年以来北美和中国的新投产的装置产能还在进一步释放,所以整体来看,全球的产量还是有小幅增长的。但是不同的地区也表现出不的特点,中东和东北亚地区的一些国家产量出现了下降。中东地区主要是由于油气田减产导致原料的供应出现了一些紧张,使得产量下降。东北亚地区的日本,近十年来乙烯的开工率降到了最低的负荷,3月份日本的乙烯的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接近20%。

  对于聚丙烯,由于原料丙烯的供应结构和乙烯有很大的差 差异,1/3来自于炼油厂副产的丙烯,冲击最大的还是能源行业,包括我们的上游油气田的开采和炼油行业。在这个情况下,全球的炼厂负荷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导致炼厂复产的FCC的产量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从需求侧来看,需求受到了抑制,但是情况比预期略好,主要还是由于全球疫情的爆发导致各个国家和地区采取了管控措施。消费侧,一方面主动的消费受到了抑制,客观上全球的供应链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也抑制了聚乙烯和聚丙烯的需求。在整个需求的结构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包括针对疫情的防护用品和包装,形成了一些结构性的需求侧重。从全球整体情况来看,1-4月份,聚乙烯的消费保持了0.3%的微弱的增幅,而聚丙烯的消费出现了小幅的下降,但是整体来看都比预期乐观。北美地区的聚乙烯的消费量小幅下降,聚丙烯整体的消费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西欧地区的下降比较明显,中国的聚乙烯保持了1.1%的增长,聚丙烯4.3%的增长。

  从行业的利润来看,一季度各大石化公司发布的报表来看,大家的日子都过得比较艰难,但是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大石化企业都是上下游一体化的,如果放到各个环节来看,实际上我们塑料原料生产的环节的利润是增厚的,主要也是由于在全产业连上价格的传导不同步。我们作为基础原料的原油价格出现了一个暴跌,而塑料原料聚乙烯、聚丙烯的跌幅相对比较小。对于整个行业来看,传统的炼化路线的生产商是受益的,而聚烯烃生产的整体利润出现了明显的增厚。原油价格基本上从1月1号到4月30日跌幅在70%左右,但是聚乙烯和聚丙烯的跌幅基本在20%以内,甚至聚丙烯在某些地区出现了上涨的趋势。受益于丙烯的受益,传统的石油企业,包括稀有和东北亚的行业,显现出了比北美的乙烷裂解的乙烯更强劲的势头。主要是受到一些口罩、医疗器械的防疫物资的需求的增长的拉动,再加上我们前面分析的全球的聚丙烯的供应是偏紧的,所以使得聚丙烯的价格相对坚挺。

  下面我介绍一下中国的塑料贸易格局的变化,首先从塑料原料的角度来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聚烯烃的进口国,我们的塑料原料的进口总量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而且主要是来自于聚乙烯驱动。从数据上来看,2015-2019年,国内的五大通用合成树脂产量和表观消费量达到了6.8%和7.5%的增速。进口量的增速在10.1%,主要是受聚乙烯驱动的,过去的五年的聚乙烯的进口增量占五大合成树脂的69%,其它几个品种,包括聚丙烯,聚苯乙烯,他们的进口量相对比较平稳,主要是由于国内的产能供应相对比较充足。目前的进口主要是基于结构性的短缺,有一些产品大量需要进口。通用的产品,目前国内的供应比较充足。

  从出口的角度来看,由于国内的产能发展比较迅猛,在上一轮的发展周期中我们的PVC和聚苯乙烯两个产品实现了大量出口。但是近几年随着国内的供给侧改革效果的释放,加上下游的需求回暖,PVC和聚苯乙烯的出口量这两年出现了回落。

  进口的格局来看,趋势非常的显著,中东的产品在我们的进口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主要是上一轮发展周期中中东依托它的低成本的资源优势,在全球新增的石油产能中是新增的力量,有很强的成本优势,成为国内的大宗的聚烯烃产品的主要的来源,特别是聚乙烯。我们看到中东的产品份额,在整个的进口比重中,从2000年的20%已经增长到当前超过50%,而且这个趋势还是在稳定的上涨,虽然幅度有所放缓。还有一个特点,来自我们周边的国家和地区的结构,在聚乙烯中的占比逐步下降,主要是被中东的产品替代。

  对另外几个主要的石化生产区,北美的产品曾经一度萎缩,但是受到页岩其的革命对乙烷制乙烯的推动,进口也在近几年迅速回升,但是由于北美在丙烯产业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所以它的聚丙烯对国内的影响比较小。而西欧由于它的产品不具备成本优势,所以目前我们进口的来自西欧的产品主要是高端货物为主。受印度新兴的产能的推动,近几年我们进口印度的聚乙烯的量显著增长。

  从下游的塑料出口角度,也呈现一个快速增长的态势。贸易对象是相对比较集中的。出口在我国的塑料出口行业中占比较重要的地位,而且我们的出口量和金额,包括占比都呈现稳定增长的势头。按照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塑料制品的出口量达到了1424万吨,出口额483亿美元,出口量占总产量的比例在17.4%,分别提高了4.7和4.5个百分点,这不能完全概括塑料产品的出口,因为我们对统计局的统计口径进行了分析发现,相对来说比较窄,包括塑料编织袋没有在统计里,还包括制成品的形式出口的。我们的塑料下游的出口量是远远大于统计局的1424万吨的。

  从出口的对象来看,我们的塑料制品主要是销往发达国家和地区,美国是最大的一个贸易对象,占总金额的20%左右,这也是为什么近两年中美贸易关系对塑料行业的影响受到高度重视的一个原因。

  从近期的一些新的动态来看,疫情导致了我们的塑料原料的进口和制品的出口双双出现了一个回落,一方面是受到外围消费的抑制,也是因为全球供应链的受阻而出现的状况。从统计数据的情况来看,1-2月份,聚乙烯的进口量出现了比较显著的下降,下降了6.7%,3月份有一个明显的修复,进口量增加了2.5%。4月份由于海外疫情的蔓延,我们又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从整体前四个月的水平了来看,下降了4.4%。聚丙烯在1-2月份有小幅度的增长,但是3月份下降幅度比较大。塑料出口1-2月份下降比较大,主要受春节假期和疫情爆发的影响。3月份有所修复,整体下降了8.9%,对塑料制品的影响比较大。

  在疫情之前,我们基于全球的聚烯烃行业的发展的趋势,当时有对未来的预测(主要来自ISS的分析报告),从全球过去几年的发展趋势,未来几年整个全球的聚乙烯和聚丙烯的供应格局会有一些新的变化。总的来看,从供应的角度来说,东北亚和北美地区的聚乙烯产能还是保持了一个快速增长的势头。从区域平衡的角度来看,主要的一个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俄罗斯由于西部几个大的项目的投产,它的聚乙烯和聚丙烯的产品需要大量出口,从过去的一个净进口区域转变成净出口的区域,可能会对国际市场造成冲击。对于聚乙烯来说,东南亚地区从过去的净出口地区逐步地转变为净进口地区。从全球的平衡角度来看,按照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行业运行状况的情况下,全球的聚乙烯的平衡需要东北亚地区实际上也就是中国的聚乙烯的净进口维持在现有的水平,对国内的产能扩产会形成比较大的压力。

  从聚丙烯的情况来看,相对来说有一些不太一样的地方,全球的聚丙烯的产能的增长还是主要集中在东北亚地区,尤其是我们中国。而其它地区的产能增长相对比较平缓。全球的供需平衡的差异也主要体现在这个方面,就是东北亚地区的聚丙烯净进口量会出现明显的下降,后面我们会分析到中国的产能增长会对全球的产业格局形成影响。

  从需求侧来看,全球正在积极地应对塑料污染,包括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都在进行积极努力。政府层面,像去年的G20峰会也提出了海洋愿景,这是提出了海洋塑料污染的问题,提出了到2050年实现海洋塑料垃圾污染的一个清零。联合国在2018年底也提出了全球的反塑料污染的行动,包括欧盟国家和中国、韩国也陆续出台了关于限制和禁止使用某些塑料制品的法令。

  我们的企业也积极努力,包括石化行业的巨头企业,一些主要的塑料生产企业,包括中石化,成立了终止塑料废弃物联盟,也是针对塑料污染的问题,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做出自己的努力。

  另外,石化化工企业针对发展的特点,也在积极开发一些易回收的塑料产品牌号,行业发展也高度重视可降解材料的生产。

  用户的角度趋势也是明显的,包括星巴克,包括美团等一些终端用户企业也在停止或者计划停止一部分一次性的塑料用品的使用,同时也在倡导整个社会形成新的消费理念,减少不可回收的塑料制品的消费。

  从这些角度来看,应该说会对我们塑料原料生产行业形成比较大的压力。比如说我们的上游还在大规模地扩张,但是下游的消费理念的转变会使得消费的增长速度放缓。

  在今年的疫情给我们整个行业的未来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包括从供给端,一个是企业大幅缩减资本开支,部分的项目取消,大家关注比较多。主要是集中在两类企业,一类是大型的上下游一体化的石油巨头,由于原油价格暴跌使得公司的整体的资金链出现了比较大的影响,就会整体缩减资本开支。另外北美的乙烷裂解项目,由于原油在全球的竞争地位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所以也有一些项目受到了影响。

  低油价带来的竞争格局的转变也使得东北亚包括西欧地区原有的石油路线的烯烃成本的竞争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可能一些新的投资的热情会被拉动起来。但是整体来看,受疫情的影响,外部的增长应该比疫情前的预期显著地削弱。

  从需求的角度来看,主要还是疫情导致了全球的一个经济增长放缓,虽然深远的影响尚不明朗,但是短期的需求下滑甚至停滞会形成大概率的事件。

  受到疫情的影响,全球限塑的进度和力度也会发生变化,因为在疫情的影响下,包括一次性的防护用品和包装的制品需求出现了非常大的增长。但是这也是必要的,可能也对需求方面造成了不同的影响。

  总体来看,受疫情的影响,全球的需求是受阻的,但是韧性比较强。

  我们中国的塑料烯烃行业会进入竞争白热化的阶段,因为国内会进入一个最猛烈的扩能期,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我们拥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但是我们的增速会不可避免地放缓。在这种供需格局转变的情况下,我们的进口会发生一个态势的扭转,包括聚乙烯的高位增长的态势会发生扭转,虽然还会维持一个比较大的进口量,但是我们的增长势头会出现转变。对于聚丙烯来说,压力会更大一些,如果行业保持在一个相对好的开工率的情况下,我们的聚丙烯需要积极寻找出口来平衡国内的供需的。

  但是对于聚乙烯和聚丙烯两个行业来看,它的竞争压力还是有区别的。我们的判断是内外有别,对于聚乙烯来说,它的压力主要是来自于外部,更多的是国外的低成本的烯烃的发展。我们的乙烯对外依存程度比较高,受外部的影响比较大。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整个聚乙烯行业,我们的自给率只有50%左右,而我们的进口占了国外总供应量的20%左右。所以说整个外围市场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

  聚丙烯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内部,也就是国内的多元化原料的发展对我们这个行业的冲击会更大一些。包括新一轮的炼化一体化的发展,包括煤制烯烃的发展,以及大规模实施的丙烷脱氢的发展。从外部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从过去几年全球的聚丙烯的开工率一直都比国内高,而且进口的聚丙烯无论是从国内的消费结构的占比,还是全球产业链的占比都是相对偏低的,所以说我们的聚丙烯的供应外部的压力还是比较小。

  从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大的趋势来看,主要还是围绕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从两个维度去发展,一个是装置规模的大型化和发展模式的一体化,还有产品结构的高端化和差异化。新一轮发展中体现出的显著的特点,通过装置规模效益的发挥来打造成本竞争力,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上一轮,我们国内的大型的装置在30-40万吨的水平,但是这一轮新建项目的规模开始往50万吨以上的单套的规模突破了。产品结构的角度主要体现高端化和差异化,来追求价值的提升,树立信誉的优势。大家经常说我们的石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已经从过去的总量短缺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的一个特点了,我们的企业会通过新牌号的开发来开发新的市场。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不具备规模竞争力的老旧装置如果不能发挥灵活性的特点,在特色和高端牌号上有所建树,可能会逐步被市场淘汰。虽然未来我们的整个行业充满竞争,但是也是充满希望的一个行业。

  以上就是我的报告。谢谢大家。

  ,

  

(责任编辑:陈状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