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国利:玉米深加工行业应抓住机遇“抱团取暖”

2020-09-10 18:28:00 和讯期货 

  9月10日,2020中国玉米产业大会在大连举办。本次大会由大连商品交易所主办,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作为特别支持单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中国淀粉工业协会作为合作单位,和讯期货作为媒体支持并全程参与直播。

  下午的深加工论坛上,象屿集团金象生化副总经理侯国利出席论坛并以“疫情冲击下玉米深加工产业机遇与挑战”为主题发表演讲。

  他表示,全球粮食供给进入到紧平衡的状态,但中国前些年的托市、国家临储等政策以及多年粮食产量连增为我们化解危机提供了有利因素。中国玉米深加工做到了全产业链,这在出口端上是相对强势的,特别是一些发酵类产品具有优势。他判断,“疫情对中国可能是点式影响,不是长线条的影响”。玉米深加工行业要抓住机遇,特别是在粮食紧平衡成为新常态的背景下,要用产融结合解决粮源问题;行业要“抱团取暖”,通过产业园、行业整合等方式,形成产业聚集;在供应链上,实现贸易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四流合一,通过供应链的拉动使整个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都能够动态起来。此外,要注重创新,探索线上销售、深加工副产品饲料化等。

  以下为文字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行业精英,大家下午好!

  感谢秘书长还有大商所给折算一个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秘书长给我留这个题比较大,接到这个题的时候确实想了很多。因为疫情冲击下行业的机遇挑战是非常大的一个题,从我个人角度对整个对行业的影响和理解和大家一起分享和探讨。

  我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新冠疫情冲击影响,第二就是玉米深加工行业的机遇和挑战。第一,新冠疫情的影响。从微观讲新冠疫情对整个旅游业、餐饮业、线下娱乐、商场、线下教育、展会等人流密集行业带来很多影响,特别是在物流上,感触非常深,在疫情期间一直调度各企业的物流,好多企业在供应端受到影响,在输出端也受到的影响。

  从宏观来看,从全球来看,这次疫情也是引发中美贸易摩擦的导火索。从全球化情况来看是在倒退的状态,这是比较重大的影响。还有就是多国经济应该都是有滑坡的现象。但是,从中国来看叫风景这边独好。同时在供应链体系上从全球来看受到一些重创,特别是一些第三世界国家,落后的一些国家在供应链上受到一些影响。还有就是整个世界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周边还有一些地区,出现了一些动荡,这都是由于疫情从大的方面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

  疫情也带给我们一些积极的影响。实际在疫情期间,可以说人们对整个健康意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疫情期间我们不能出去,我们家庭团聚,我们找到了历史以来一份亲情。同时在消费上,特别是医疗,在线服务,文体用品,包括汽车等行业,特别是米面粮油,因为原来我们都是到外面吃饭,由于疫情以后,可能在家里面,特别是发酵粉,前两天看到我们行业做酵母的整个消费量在增加,味精的消费反而受到影响,因为我们在家味精消费量就有所下降,这也是这个行业下半年在味精上,或者上半年在味精整个消费需求端是减少的场景。所以在疫情情况下,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首先,从物流这个角度来看,在物流端由于物流的影响,对中国前一阶段的出口,就是一季度和二季度出口对我们是有利好的,从数据上看,特别是中国的一些产业,因为中国是全产业链的产业,我们总想是不是实体企业回归美国,特别是再看我们的加工产业,我们是全产业链,特别是山东和河北,做一个发酵需要石化等等一系列配套产业,我们还有很多产业在中国都是全产业链。所以实体企业离开中国,我认为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中国全产业链中国能够立于立于世界不败之地重中之重的因素。

  所以说近阶段我们也看到,在出口端我拿到5月份的数据,为什么6月份没有呢?这也是疫情的影响,就是中国海关数据到5月份以后就不再对外公布了。但是我们从内部统计资料看,近几个月中国的出口还是坚挺的态势,主要基于中国在恢复生产上是做的非常好。所以,这是从物流方面。

  还有供应链体系上,刚才我说整个平衡关系发生变化,受到一些影响。特别是目前我们已经解开了,但是在其他疫情比较严重的国家,可能我们看到城市封锁,还有城市物流端延误,特别是导致成片缺货。咱们可能也碰到过这样的场景,疫情会成片,造成这一个区位会停滞下来,特别是孙秘书长,武汉当时就是这样一个场景,现在世界上其他地区还在重现这样一个场景。还有就是由于疫情带来的整个全球好多地区生产受到牵连和影响,这块是对于全球供应链是一个挑战。

  从整个疫情看,我们又重提了粮食安全。刚才佟会长讲的五个阶段,我们前几个阶段跟中国粮食的供给都是相关的。现在全球又提出来粮食安全的影响,同时也提出来全球粮食危机,到底我们怎么看,对我们这个行业可以说也是有着非常深刻的需要我们去思考的,特别是疫情以后,一共有13个国家提出了粮食出口进行限制,还有一些粮食进口国加大粮食进口。同时由于疫情,我们也可以想见得到一些粮食产区、种植区在种植端也会受到一些影响。全球粮食供给应该是进入到紧平衡的状态,中国从我们现在保有口粮问题上,包括中国前些年的托市,国家临储给我们带来这次化解危机一些有利的因素。正是由于我们这么多南的临储。同时拉动中国粮食种植面积的增加,使中国粮食产量叫连续13、14连增,这也是为我们在疫情期间的粮食危机在中国是应该有所缓解的。

  粮食安全这块实际刚才我说了,由于国际一些舆论,还有一些投机资金会带来局部地区粮食不但紧缺,可能会出现价格上涨。实际前段时间大家也都体会到,深加工人是感触非常深的,用我们拍卖粮的张总话说每天心惊肉跳,玉米拍卖价格,从拍卖到最后涨了两、三百块钱,这么高的一个幅度,实际我们也看到了资本的力量,资本在整个供应链当中它起多的拉动可能对整个全行业还是有很大影响的。

  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我们也可以看到,玉米要跳开玉米来看玉米,玉米现在由于总缺口大概是4000万吨到5000万吨。但今年的拍卖粮,疫情下我们对后市感觉缺口很大,可能我们会有很好的价格预期。但是从平衡看,我们今年大概要结转5000万吨,今年粮价格高起,也会拉动2021自然年的种植面积的增加,特别有一些土地面积会转回到种植玉米作物上来。我相信随着小麦的替代,水稻的替代,还有其他产品的回流回淀粉,我们可以想见在2015年末、2016年的时候,我们有2.3亿吨玉米的时候,我们说这些玉米大概十年这个行业才能消耗完,但是当出现价格替代的时候我们用了不到三年多的时间,这个粮食就消耗完了,大家可以从另外一个视角来思考,我们现在到底玉米过剩是绝对过剩还是相对过剩,我们一定不能把价格这个因素考虑在外,我们要思考高价位是否会带来整个玉米替代量的增加。

  前几天大家也都看到了总书记提出勤俭之风,实际粮食节约这一块看似是我们传统美德的回来,我认为更是对我们行业要深思考的一个话题。为什么这么讲?大家可以讲中国人有一个最大特点,吃饭要剩菜,尤其东北这是面子。但是,我们统计整个中国在剩菜的数量,大概是占到12%,全国厨余浪费大概12%。我也简单算一下,把菜都折成粮食,大概有1000亿斤,可以够两、三亿人吃一年。如果国家后一步还有更深的政策、制度,包括立法提出餐桌浪费的问题,那我们会溢出1000亿斤粮食,这部分粮食我相信折猪肉是多少,折米面油是多少,特别是油品,我们现在又提出减油的政策,现在我们是每天消耗65克油,未来一天可能要减到25克油,这都是由于国家提出节约粮食,给这个行业要去思考,对整个粮食平衡是一个怎样的平衡。就从这1000亿斤粮食来看,我相信对不管是养殖行业,还有深加工行业,可能都会带来一些影响。

  还有就是关于双循环,中共中央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刚才我也讲了,因为中国是具备内循环的,因为我们特别是玉米深加工行业,占到全球50%,有些品种占到全球90%,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刚才讲的中国出口是一个强拉动,像氨基酸如果我们不到国际市场上去,可能国际的猪就没有微量元素吃了。所以说这一方面,提出国内大循环对我们这个行业有什么样的意义,我们这个行业是具备做大循环的。同时,在能源产业链、食品产业链国家也提出要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所以说在循环方面,我认为玉米深加工行业可能更要做出一些我们自己的思考,刚才佟会长也讲了一些很好的启示,包括九个转变。

  小结一下,从疫情对中国的冲击,第一还是对于整个全球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但是,从进口恢复上我们还是比较缓慢的,对于中国在出口上,因为我们有全产业链,所以在出口端上中国还是有一个相对强势的,特别是我们一些发酵类的产品,还有我们要密切关注全球粮食危机振动对我们局部的影响,我认为对中国可能是点式影响,不是长线条的影响,这是第一模块的部分。

  第二就是玉米深加工的机遇。实际今年确实给每个人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我相信也是所有在座这些企业历史都会记下一笔。今年我们这个行业虽然受疫情影响,但综合看行业营业能力个别品种是盈利的,从1-7月份看,整个玉米加工这一块,应该还是亏损的,全行业算,因为山东,像高总他们有些行业是盈利的,但是就淀粉深加工,链做的比较短还是亏损的场景。

  在疫情后,刚才说了粮食出现危机的这样一个场景是点式存在的,我们应该如何做,我们如何用产融结合解决粮源问题,就是粮食紧平衡,这几年可能会形成新常态。所以我们在黑龙江也做了产融结合的实践,我也简单谈一谈我们的体验。实际我们现在在黑龙江主要是做农业产业平台,现在包括我们今年做订单农业大概是150万亩的规模,同时我们也积极利用象屿自己现有的仓储在构建粮食银行的模式,特别是在基差点价,叫自由式基差,我们今年也推出与大农场做自由式基差,与下游销售做自由式基差这样一些创新,特别是跟农场端通过自由式基差来解决我们跟农民、跟大农场紧密联合。同时,我们也在富锦尝试做了保险+期货,和大商所一起做了模型,我们今年只是把模型做出来,我们希望明年能够通过我们的实践找到如何让农民与期货紧密连接起来的路径,这个通道要打通。因为可以说我们现在很多农民对期货都有所了解,特别是一些经纪人,但是真正如何把通路打通,我们确实去年我们做了很多尝试,包括我们三高品种的加价问题,包括两次点价的问题我们都在尝试,今年我们会有一部分实验,如果这个模型成功以后,我们会在整个覆盖区域来做这样一些模型的推广,力争早日实现农民真正靠期货完成和加工企业的一对一连接。同时,我们不会纠结价格,这是在整个产融结合这块我们做的案例。

  还有就是关于产业园。刚才佟会长也讲要抱团取暖,我认为行业确实要形成产业聚集。所以说对山东区位和河北区位,我们也做过对标模型。因为山东和河北它的产业聚集做的非常好,比如说像天利,周围就有联合化工,化工的附属物和热源就是深加工的能源,自然禀赋自然形成,这样的话竞争优势用单一工厂竞争就压力非常大。所以我们在黑龙江也尝试用三个区位做产业园,所以在资源禀赋上我们在补齐短板,也把一些像合成氨企业等等一些相关的企业拉到我们附近来,这样形成整个黑龙江的聚集。我说聚集还有就是我们行业内的,随着环保要求,我们可能有些区位要转移,我也希望都到我们这个产业园大家来聚集,这样实现产业园的联动,共享资源,共享优势,共享政策,共享成果。

  谈供应链刚才佟总也讲了,供应链这一块,确实这个行业在疫情前,我们也在尝试变化。因为原来是小包装,后来我们又做吨包,现在又做散报,散包这个项目因为在中粮确实先行先试,现在亿海也在做,我们也在做,特别是在我们的下游客户,在造纸这个领域,大家可以看,随着竞争和危机,我们还是有很多想法在行业当中要运用。所以说下一步我们能看到,未来淀粉厂都是集装箱装淀粉到下游就是一个桶罐,中间环节基本没有人来操作,叫无人化、智能化的模型。

  还有在供应链上就是象屿在供应链有自己的体会和我们的经验,就是贸易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四流合一。所以对供应链现在也有了新的解释,四流合一以后,原则意义上它就不是我们原来谈的那个供应链,我们学习的供应链,通过供应链的拉动使整个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都能够动态起来。

  还有就是行业整合。我记得八年前在上海有个论坛,刘军先生曾经给出一个模型叫6+6,6家国企、中字头,还有外企,还有国内的民企6家。但是今年我看这个速度会加快,到底是6+6还是几+几是值得行业思考的,今年特别是亿海也在玉米加工板块做了很大布局,我们能看到这些行业的头部企业到这里来我认为是好事,这样能让我们这个行业快速形成聚集。因为,我们只有聚集我们才能让我们的价值在终端客户传导,我们就会减少刚才佟总所说的我们的下游客户,我们虽然给他们提供一些技术解决方案和价值创造,但是我们的竞争就把我们的价值打压没了,只有产业聚集以后,我相信它是能够传导到,我倒一瓶元气森林5块钱,那5块钱对于消费者没有太深的体会,所以我是能够看到这次疫情后也是佟总讲的第五阶段,行业会发生重大的整合和变化。

  同时由于疫情的到来,大家也看到了线上销售的新模式。实际我们也在跟阿里等等这些线上企业在互动,我也曾经跟我的业务员说过,我说你们要加紧学习,叫自由式基差,未来你们会成为服务做基差的人员。未来在销售上我认为可能都会逐渐走到线上,特别是B2B那么复杂的场景态都能实现,所以说我们深加工行业随着聚集以后,线上的销售模式也会出现。

  最后,我还是要讲一下创新。任何一个领域在创新的时候都是对原有固有的模式一个淀粉,包括散装物流的创新,包括现在新技术的革命,我们这个领域不会有一天说停下来再有新企业上马,我认为它一直是随着创新迭代升级,是持续不断的,才能让这个领域越来发展越好,所以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思想创新,低端颠覆。所以,我们也一直在思考,玉米淀粉加工行业这么多年,好像咱们没有一家企业做饲料,这个行业思考没思考过我们的副产品饲料化,我们的副产品肉品化,我们总看养殖行业今年盈利水平非常好,但是我们这个行业在这方面创新上,我还是希望我们能够改变一些思想,我们也要和肉品产业,和饲料产业聚集,要整合,这样才能让这个行业有更好的发展。

  最后我用恩格斯一句话,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所以说相信我们行业在这次疫情之后,会取得更大的进步,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陈状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