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价跌至15.8元/千克 生猪养殖业亏损面预计继续扩大

2021-06-16 07:08:54 21世纪经济报道 

“从调研情况来看,山东、河南等华北区域的规模以上养殖企业的生猪成本,高点的达到每千克17元,低点的也要15元。”中原期货农产品(000061,股吧)高级研究员刘四奎介绍称。

此言非虚。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2019年本轮猪价上涨前,生猪养殖成本便在15元/千克上下波动,牧原股份(002714,股吧)所给出的今年一季度“完全成本”也在16元/千克左右。

另据国家统计局6月15日数据显示,2021年6月上旬与5月下旬相比,生猪(外三元)每千克已降至15.8元,环比下降11.2%。

这意味着,生猪现货继跌破外购仔猪育肥成本线后,已再次跌破更具成本优势的自繁自养企业成本线,行业亏损面进一步扩大。

对此刘四奎指出,从2007年开始,国内生猪价格就始终在10元至20元/千克区间波动,15元的价格已经处于相对低位,“虽然不排除少数成本控制突出的企业仍有盈利,但是全行业已经出现较严重的亏损”。

在“大猪”出栏未结束,以及猪肉库存未得到有效消化的背景下,生猪价格短期内仍然难言见底。

2019年6月,生猪养殖业开始由亏转盈,2021年6月,同样处于一个重要转折点。

5月24日本报报道指出,统计局给出的5月中旬生猪(外三元)价格逼近牧原股份一季度16元/千克左右的成本线。

短短20天,上述成本线便已告破,6月15日披露的6月上旬生猪价格已经跌至15.8元/千克。

须知,统计局跟踪的旬度数据极具参考性,基本与相关上市公司的销售数据保持了一致,包括牧原股份、温氏股份(300498,股吧)、正邦科技(002157,股吧)、新希望天邦股份(002124,股吧)在内的头部上市猪企5月销售价格均为18元/千克左右。

在规模化养殖企业中,新希望等公司此前由于外购大量仔猪,综合养殖成本要高于“自繁自养”的牧原股份,后者成本优势十分突出,为此还一度引起交易所的问询。

但是,在猪价下跌周期中,新希望、正邦科技等企业却可以通过停止外购仔猪,来达到降低整体成本压力,譬如新希望便开始强调“有价值的出栏”,停止外购仔猪。

相比之下,牧原股份的“全自养”模式虽然成本低于同业公司,可是一旦猪价击破成本线,其成本调整空间是不及外购仔猪育肥类企业的。

为此,牧原股份也已将“做好成本管理”当成今年核心工作,具体方式包括通过生产指标、人工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来实现成本下降,并确立了2021年14元/千克以下的成本目标。

虽然公司近期并未公布二季度成本下降情况,但是综合上述一季度成本及中原期货的调研情况来看,当前公司已经步入亏损边缘。

这本身也可以作为一个信号,即成本优势最突出的牧原股份都开始亏损,其他上市生猪养殖企业经营难言乐观。

更危险的是,短期内仍然看不到猪价见底的丝毫转机。

“春节后受疫情影响,曾出现大范围的压栏生猪集中屠宰现象,导致市场供应快速增加。”刘四奎表示。

一些公开数据可以提供佐证。仅以正邦科技为例,从今年3月开始,该公司出栏商品猪均重便连续提升,从126.15千克增至131.27千克,再到5月份的140.52千克。

按照刘四奎的预计,市场上的“大猪”出栏可能会持续到6月底才会结束。

而“大猪”集中出栏、屠宰,又使得猪肉整体库存明显增加,叠加当前处于消费淡季,终端需求不振,库存难以得到有效消化,或将再次对生猪价格的短期反弹带来压力。

对于未来价格仍然抱有一定希望的,可能只剩下了期货市场。

6月15日,生猪期货集体大跌背景下,代表了今年9月生猪价格的2109合约结算价仍然高达19035元/吨,折算后的价格,高出6月中旬生猪现货3.24元/千克。

究其原因,在于华北春节前后疫情,曾一度使市场出现生猪补栏积极性降低的担忧,按照仔猪育肥周期来推算,市场预期今年9月供应端可能会出现一定缺口。

只是,随着2109合约交割日期的不断临近,上述预期也在不断弱化。

“假设9月之前生猪现货未能出现明显反弹,期货价格在交割机制的作用下,也将向现货价格回归。”刘四奎称。

实际上,今年5月开始,生猪期货价格已经回归,较现货升水幅度从5元/千克降至当前的3元/千克左右。

就国内生猪历史走势来看,全行业的亏损也会维持较长时间,而非跌破盈亏平衡线后马上反弹。

统计22省市生猪平均价数据后可以看出,2007年5月至2019年7月,生猪价格多数时间在10元至20元/千克区间运行。其中,15元-16元/千克为行业平均养殖成本线。

再退一步,以牧原股份希望达到成本目标14元/千克作为盈亏平衡线。

2007年至今,生猪养殖业就出现过三次行业持续亏损的周期,分别为2008年9月至2010年11月、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期间上述22省市生猪平均价在14元/千克之下运行。

上述亏损持续时间多在2年左右,这本身又受到了供需关系演变的影响。

养殖端亏损范围的持续扩大,会促使生猪养殖产能的萎缩,当产能减少到一定程度,并得到有效出清后,市场供需关系将重新步入平衡,猪价开始新一轮上涨。

若从上述角度来看,生猪养殖业显然没有进入产能自发减少的环节,现阶段刚刚步入亏损周期而已。

当然,其中面临着诸多变量,可能会对上述运行节奏带来改变。

比如,2019年、2020年大肆加码生猪产能的养殖业头部公司,当前经营压力明显增加后,计划产能还能否如期落地?在本轮猪价暴涨暴跌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如何发挥效力,市场也备受期待。

(责任编辑:陈状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