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由大商所主办的“2021中国农牧产业(衍生品)大会”将于9月23日线上举办。本次大会将以“新形势、新征程、新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相关产业链上下游各主体的现实需求,详细解读风险管理实务操作,推动产业客户运用衍生新工具,切实帮助实体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和风险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据悉,本届大会前身为2007年起大商所创办的中国玉米产业大会。多年来,经各方共同努力,大会现已成为中国期货界、玉米产业链上下游产业间的高端跨界盛会。今年年初,大商所成功上市生猪期货,为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功能,更好服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为农牧产业搭建一个信息共享、交流合作、共谋发展的高端产业服务平台,大商所将会议升级为农牧产业(衍生品)大会。 [详细]
目前正积极推进期货品种场外市场建设,丰富玉米产业链及饲料养殖类衍生产品及工具体系,提升了服务三农、实体经济能力。 [详细]
实体企业运用期货工具发现价格波动规避风险,对实现稳定自身经营意义重大。 [详细]
大商所将秉承服务面向实体经济、创新面向市场需求理念,推出更多务实性、创新性举措,更精细地服务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详细]
海外与国内经济增长开始放缓,并且我国经济正在经历着深刻结构性变化。 [详细]
由于秋粮丰收上市、政策性粮食持续投放、保供稳价措施有力,预计后期国内粮食价格保持稳定。 [详细]
今年全国玉米总产量有望增长5%左右。[详细]
上半年,大商所农产品市场功能发挥良好,规模稳步增长,客户结构不断优化,交割平稳顺畅,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大。 [详细]
生猪期货上市为企业提供了新的经营手段和工具,合理运用能够很好的规划生产。 [详细]
“十四五”期间需求将会进入稳定期,或将稳定在2.2~2.3亿吨左右。同时能量原料品种更加多元化。[详细]
期货端已构成一套相对完整的饲料产业闭环,为饲料养殖企业利用期货奠定了基础。[详细]
随着产能持续恢复,叠加消费淡季,明年上半年的猪价预计不乐观。[详细]
只要善用期货价格发现以及规避风险两大功能来作出对自己生产布局的安排,就能取得比较能符合心理预期的收益。[详细]
针对生猪行业后续的形势,郭健认为,短期来看,生猪行业形势将处于明显下跌趋势,但从长期来看,由于中国养殖结构、以及生猪的生理特点等问题,猪周其仍然存在,不会因为非洲猪瘟、短期规模化进程而减缓。
刘诗杰表示,近两年全球谷物处于去库存状态,价格相对高位,波动率较往常较大,因此预计饲料养殖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经受经济上的一些挑战。[详细]
朱喜安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总经理
饲料养殖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判断
新供需背景下饲料养殖企业的应对
“保险+期货”在饲料养殖行业的应用探讨
需求方面,因前期经济快速增长,持续增幅见缓,预计今年玉米淀粉需求2850万吨。 [详细]
要利用多种经营工具,组合规避风险。[详细]
当前功能糖面临三方面挑战:一是目前新的原料技术与国际企业有差距。二是功能糖的深度研究较少。三是目前国内功能糖企业生产跟风和无序竞争。[详细]
企业需要正确认识金融衍生工具,将衍生工具与自身的风险敞口结合起来。[详细]
与传统即期购销比,基差交易的利润就是在现货盈亏基础上多了部分远期管理方式。[详细]
刘象刚认为,近年来玉米加工企业压力较大,站在内控角度来看,企业要应对压力及挑战,首先需要从内功做起,要降低成本;其次是提升质量;最后,要延伸产业链,找出符合自己企业新的增长点。
对于深加工企业如何规避风险,张桂芹表示,首先格局要大,站位要高,要相信相信国家有能力、有办法解决或者逐步消除高价玉米不平衡的市场带来的不利影响。其次企业自身资金要调配好; 第三要善于借势和借力,通过借助期货、期权、大商所场外标仓系统,从采购和销售两个方面对冲风险。最后深加工企业四项需要提升。要坚定市场信心,重视期货包括期权还有场外标仓系统工具和杠杆。[详细]
唐启军南华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玉米深加工行业风险管理现状及创新需求
玉米淀粉“期现”结合模式运行情况及典型案例借鉴
深加工行业原料成本管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