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碱玻璃:供需格局表现向好 后市或呈震荡偏强

2022-02-12 09:54:39 新浪网  瑞达期货

一、市场行情回顾

1月份,郑州纯碱及其下游玻璃市场期货价格整体呈稳步上行态势,房地产竣工需求逻辑逐步得到市场认可,玻璃生产企业利润状况及预期的改善提振了纯碱的需求,产业链自下而上的节前备货,推动郑州纯碱主力2205合约和郑州玻璃主力2205合约当月涨幅均超过30%。

来源:博易大师

来源:博易大师

二、基本面因素分析

1、纯碱产能产量及开工情况分析

从纯碱产能看,去年四季度连云港(601008)碱业130万吨纯碱装置已经退出市场,今年新增产能项目有限且集中在下半年,纯碱总产能有所走弱。产能存在缩减预期。“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环保治理、能耗管控将成为未来纯碱限制产能增长的重要手段。

从存量装置看,1月份以来,国内纯碱装置运行相对稳定,企业检修少。据隆众资讯统计,截止1月20日当周,国内纯碱整体开工率82.06%,与2020年同期基本持平,但明显高于去年同期。近期国内氯化铵市场仍在延续前期上行的态势,货源供应紧张,对联碱企业装置开工意愿仍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另外,从利润角度来看,隆众数据显示,截止1月20日,联碱法理论利润1032元/吨,较上周增加1.67%;氨碱法理论利润426元/吨,较上周减少8.19%。虽然低于去年下半年水平,但目前的利润依然可观。高利润带动下,叠加冬季为纯碱供应季节性高峰期,产量或难有明显缩减。从装置运行情况看,近期暂无新增检修计划,个别企业负荷有所提升,预计后市开工率稳中有增。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2、纯碱库存分析

从库存来看,隆众数据显示,截止1月20日当周,国内纯碱厂家库存164.00万吨,环比减少18.03万吨,降幅9.90%。临近春节,受物流运输和对疫情担忧的影响,加之雨雪天气增多,下游备货心态增强,加上前期价格持续下滑使得今年节前备货时间晚于往年,目前企业订单在5-15天,个别企业1月签约量至月底,甚至一度出现封单或低价上调的趋势。随着碱厂走货量抬升,1月中下旬纯碱企业库存开始由累库转为去库。各区域库存相继下降,个别企业库存低位。据悉目前中东部地区多数联碱厂家本月订单已经接满,氨碱厂家接单情况也出现大的好转;华中、华东、西南地区部分厂家封单不接。因多数厂家本月订单已经接满,预计近期厂家库存将延续下降态势。不过,考虑到目前纯碱库存仍处于160万吨以上的高位水平,远超过去两年同期水平,随着下游备货的结束,节后可能再次面临累库的风险。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3、纯碱下游需求分析

近年来,纯碱下游需求整体趋稳,但部分行业需求存在变化。重碱主要用于生产平板玻璃;轻碱主要用于日用玻璃行业、洗涤剂和食品行业等。

3.1 重质碱需求分析——浮法玻璃

3.1.1 浮法玻璃产能和产量

从重碱下游浮法玻璃行业看,国家“碳中和”战略指引下,对于未来新建项目的审批将更加严格。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外发布,《意见》明确指出,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新建、扩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等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严格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出台煤电、石化、煤化工等产能控制政策。

产量来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2月平板玻璃产量为8596万重量箱,同比增长3.2%;1—12月产量为10.16亿重量箱,同比增长8.4%。2021年以来浮法玻璃的产能利用率和开工率维持高位,产量处于近几年的高峰。隆众数据显示,截至1月26日,国内玻璃生产线在剔除僵尸产线后共计297条(5887.05万吨/年),其中在产262条,冷修停产35条,浮法产业企业开工率为88.22%,产能利用率为88.20%。玻璃行业在产日熔量在17.3万吨的水平,较12月同期下降0.12万吨,明显高于去年同期16.7万吨的水平,对重碱需求依然较大。

来源:wind 瑞达期货(002961)研究院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利润方面,依据隆众资讯生产成本计算模型,以煤制气为燃料的浮法玻璃价格为1853元/吨(不含税),利润476元/吨;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浮法玻璃价格2140元/吨,利润237元/吨;以石油焦为燃料的浮法玻璃价格1992元/吨,利润508元/吨。虽然去年11月份玻璃价格回归到阶段性低点使得厂家利润空间大幅萎缩,有些生产线已经接近成本线,但并未迎来产线的大量冷修,四季度企业冷修损失量虽有增加但幅度不大。今年以来,随着玻璃价格逐步回升,企业生产利润也跟随回暖。在当前利润水平下,加上市场对今年终端需求的良好预期,近期冷修产线并不多,截止1月20日当周,企业冷修损失量在2.315吨/日,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且有部分产线点火复产,后市需关注冬奥会对华北玻璃产线的影响。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3.1.2 浮法玻璃库存分析

库存方面,据隆众资讯,截止1月20日当周,全国玻璃样本企业总库存3598.71万重箱,环比下降8.20%,同比上涨53.32%(同样本口径下,样本企业库存环比下降8.3%,同比上涨52.08%),库存天数17.46天。去年年底国内玻璃企业库存处于近年同期偏高的位置,元旦前后东北、华北等地玻璃企业给贸易商提供了冬季保价政策,有效带动了低库存状况下的贸易商补库积极性。随着贸易商补库存,近期玻璃生产企业库存去化,节后贸易商及深加工产业链新一轮补库进程开启,生产企业库存进一步下降的概率增加。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3.1.3 浮法玻璃需求面分析

终端情况看,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1-12月份,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值198895.05万平方米,累计同比减少11.4%;房屋竣工面积累计值101411.94万平方米,累计同比增加11.2%。

数据来源:wind 瑞达期货研究院

数据来源:wind 瑞达期货研究院

随着地产市场对经济的冲击出现端倪,金融监管机构多次就房地产行业合理贷款释放边际宽松和维稳的信号,从2021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近期各部委及央行再到地方政府的一系列表态,显示对经济托底的意愿进一步增强,房地产竣工需求预期边际转暖,下游补库需求温和释放。政策调控有所放松,地产行业最严政策底或已基本显现。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趋于稳定乃至支持力度增强,玻璃的房地产竣工端需求在2022年有望稳定在相对高位,延后的房地产竣工端需求将继续释放,消费韧性仍然存在。

此外,老旧小区的改造,以及玻璃幕墙、落地窗、双层LOW-E、中空、夹层等加工玻璃的普及,都将推升玻璃需求增量,特别是“碳中和”对玻璃加工品节能减排提出更高要求,夹层和中空玻璃需求量大,中长期来看对玻璃仍有较大推动。

3.2 重质碱需求分析——光伏玻璃

光伏发电属于环保可再生资源,在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中长期新能源对于石化能源的替代已是大势所趋。去年8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中明确,对光伏玻璃产能置换实行差别化政策,新上光伏玻璃项目不再要求产能置换。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1年我国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约53GW,截至2021年底,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06亿千瓦,突破3亿千瓦大关,连续7年稳居全球首位。2021年,分布式光伏达到1.075亿千瓦,突破1亿千瓦,约占全部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的三分之一。往年一季度通常是光伏装机的淡季,但去年四季度受上游硅材料成本压力的影响,组件端开工水平不高,风光大基地以及部分国内地面电站装机项目不得已延期至2022年建设,且随着硅料新扩建产能的逐步释放,对下游更大规模的装机需求形成有力支撑,光伏玻璃对重碱用量保持增长态势。

3.3 轻质碱需求分析

2021年轻质碱下游开工率整体上升,再加上小苏打、泡花碱等新增产能投放,日用器皿、碳酸锂、水玻璃、磷酸盐等行业的需求也持续增长,轻质碱用量明显增加。由于生产1吨需要2吨左右的轻碱,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碳酸锂对用量增幅扩大。据业内预测,锂需求拉动的纯碱需求在2025年有望达到210万吨每年。虽然碳酸锂对于纯碱使用占比总的用量不大,但也是一个增量因素。对于下游新兴行业,碳酸锂预期产能增量大,有望成为纯碱新的消费主流领域。

三、纯碱及其下游玻璃市场行情展望

从纯碱市场看,供应端来看,近期国内纯碱装置运行相对稳定,企业检修少,目前的利润依然可观,叠加冬季为纯碱供应季节性高峰期,产量或难有明显缩减。需求端来看,国内浮法玻璃在产日熔量维持在高位,随着玻璃价格逐步回升,企业生产利润也跟随回暖,加上市场对今年终端需求的良好预期,近期冷修产线并不多,且有部分产线点火复产,浮法玻璃对重碱需求依然较大,而光伏玻璃对重碱用量亦保持增长态势。节前下游的备货需求促使纯碱企业订单大幅好转,也遏制了纯碱企业库存的进一步增长,但考虑到目前纯碱库存仍据历史高位,随着下游备货的结束,节后可能再次面临累库的风险,预计节后期价整体呈震荡偏强态势,但上方空间不宜过分乐观,关注冬奥会对于纯碱企业及其下游的影响。

从玻璃市场看,玻璃产线无法新增,只能通过产能置换,供应端增加空间有限。随着玻璃价格逐步回升,企业生产利润也跟随回暖。在当前利润水平下,加上市场对今年终端需求的良好预期,近期冷修产线并不多,且有部分产线点火复产,整体供应量依然较大。需求端来看,房地产政策调控有所放松,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趋于稳定乃至支持力度增强,玻璃的房地产竣工端需求在2022年有望稳定在相对高位,延后的房地产竣工端需求将继续释放,预计后市期价呈震荡偏强态势,但上方空间或较为有限,关注冬奥会对华北玻璃产线的影响。

瑞达期货 林静宜

(责任编辑:陈状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