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欧洲能源价格高企或将为常态

2022-03-14 16:55:58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3月14日电 题:欧洲能源价格高企或将为常态

作者 赵伟 国金证券(600109)首席经济学家

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涨价,激化了欧洲能源体系固有的脆弱性。为了加速摆脱对俄罗斯能源依赖,欧洲的权宜之计能否奏效?

一、欧洲能源高度依赖进口,绿色转型乃大势所趋

欧洲能源体系具有天然的脆弱性。欧洲能源消费量巨大,但欧洲天然气、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产量较低,对外依赖度极高。根据我们统计,欧洲能源进口中,大约四成天然气、三成原油、五成煤炭均来自俄罗斯供应。总结而言,俄罗斯几乎扼住了欧洲能源供应的“咽喉”。

图1 欧洲天然气约四成依赖俄罗斯进口

图2 欧洲原油约三成依赖俄罗斯进口

图3 欧洲煤炭约五成依赖俄罗斯进口

在传统能源产能日益枯竭的背景下,为了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欧洲布局向绿色能源转型。例如,欧洲持续加大对风电、光伏投资等。近年,在碳减排运动的推进下,欧洲限制传统能源投资,持续减少了煤炭等“非清洁”能源的发电量。

因能源转型“激进”及绿色能源波动较大,欧盟能源供需近年来一直较为脆弱,例如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度进一步上升,大幅推升天然气价格。同时,欧洲电价也“水涨船高”,截至2021年年底,德国法国意大利电价均较1年前高出4倍有余。俄乌冲突加剧下能源供给持续受限,使得欧洲能源涨价压力进一步凸显,激化了欧洲能源体系固有的脆弱性。

图4 欧洲主要经济体电价“水涨船高”

二、脆弱的能源体系,对欧洲经济的制约加大

近期能源价格的飙涨,导致欧洲部分上游企业生产成本大幅抬升,严重侵蚀利润、打压生产景气。包括电解、精炼、化肥在内的部分上游行业,能源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比重很高。对于这些中上游行业而言,能源价格飙涨的背景下,相关企业只能被迫减产甚至停产。

相比企业,欧洲居民所受到的能源涨价冲击明显更大。以德国为例,家用天然气价格,相当于工业天然气价格的3倍左右。并且,与美国等其他经济体横向对比来看,欧洲居民能源消费占个人消费支出比重明显偏高。尤其是对于部分低收入居民而言,更是深受能源涨价之苦。

图5 德国家用天然气价格

图6 欧洲能源消费占个人消费比重较高

在俄乌冲突持续时长无法被预测的背景下,俄罗斯能源供给依旧受限,欧洲天然气库存进一步去化,并且明显低于往年正常水平。

图7 欧洲天然气库存进一步去化

三、欧洲能源转型背景下,需警惕通胀演变为长期风险

欧洲短期加大储气建设,法国中期欲重启核电建设,都是应对能源转型的权宜之计。当地时间3月8日,欧盟公布一项方案草案,提议在一年内将俄罗斯的天然气进口量削减三分之二,以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因此,欧盟宣布将加大储气建设。与此同时,欧盟还宣布将加大LNG(液化天然气)进口。中期来看,法国欲重启核电建设,以强化能源供应的稳定性。从更长维度来看,欧盟计划继续加大风电、光伏投资。

图8 欧洲短期计划加大储气建设投资

在努力摆脱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的背景下,2022年欧洲能源之殇或仍将持续。一方面,光伏、风电,包括重启核电等都需要耗费较长时间,难以保证年内见效。同时,煤炭等替代能源的供需矛盾不亚于天然气,价格涨幅甚至更胜一筹。尽管可以加大LNG进口,但由于将面临日本、韩国在内的诸多买家竞争,可能会反过来加剧天然气涨价压力。储气方面,由于欧洲不同经济体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度明显分化,储气投资落地前景不明。总结来看,在缺少俄罗斯能源供应的背景下,2022年欧洲能源问题或仍比较严峻。

对于政策当局而言,欧洲能源转型下的通胀风险,很可能演变为长期问题,必须积极作为。长期来看,在碳中和政策推动传统能源的产能持续下滑的“大势”下,绿色能源供给的不稳定,可能容易阶段性放大能源的供需矛盾。与此同时,碳排放权价格的上涨,可能意味着在能源转型过渡期,高企的能源价格将演变为常态。对于欧洲央行等政策当局而言,能源转型对长期通胀的预测带来了显著的上行风险,仅仅“看穿”还不够,必须积极作为。正因为此,欧洲央行3月大幅上调通胀预测,并宣布将提前结束资产购买计划,态度明显转“鹰”。(中新经纬APP)

(责任编辑:马金露 HF12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