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秋旱促生产 夺取秋粮丰收

2022-09-18 09:09:02 中国经济网 

湖北:抢前抓早蓄水保水

9月16日15时,武汉中心气象台发布干旱红色预警信号,湖北共计20个县(市、区)已达特重气象干旱,且预计未来一周将持续。当下正值长江中下游晚稻、中稻等农作物灌溉用水高峰期、关键期,农业灌溉用水需求量大且集中,严峻旱情成为湖北确保秋粮丰收的“加试题”。

针对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湖北坚决打赢抗旱保粮硬仗,各地市州密切关注旱情发展,相关部门加强联动协调,做好蓄水保水、水资源调度、农技指导、人工增雨作业等工作。与此同时,各地还通过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提高“抗大旱、抗长旱”能力,确保秋粮再丰收,秋种有保障。

“水稻丰产丰收,一亩地1400多斤,比往年产量还好一些。”9月17日上午,在襄阳市南漳县好收成农作物种植合作社放心种子大厅里,前来选购油菜种的农户分享着夏粮丰收的喜悦。肖堰镇斑竹坪村农户闵三英的话引起大家强烈共鸣:“多亏政府帮我们引水抗旱,这才保住了稻谷,种油菜也不愁了。”

枣阳市是湖北省重要的粮食产区,今年秋粮种植面积超150万亩。枣阳市兴隆镇水管站站长陈俊喜脚步不停地巡查水渠,“现在要提前蓄好水,为秋播秋种做准备”。在兴隆镇往北150公里的老河口市竹林桥镇,种粮大户张安强家的1000多亩旱稻绿意盎然。自打收完小麦,张安强就决定改种旱稻,“比种水稻一亩地少用5吨水,保底能收100万斤稻谷”。

据统计,襄阳市目前已累计投入抗旱资金1.91亿元,动员抗旱劳力22.49万人次,出动抗旱设备3.64万台套,车辆运水2.5万车次,累计完成抗旱浇灌面积1278.8万亩次,有效缓解了旱情影响。

在日前召开的全省秋粮暨全年粮食生产形势分析会上,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肖长惜表示,湖北省农业农村部门周密部署、抢前抓早、精准施策,动员各方力量抗大旱、救大灾,有效克服历史罕见的高温干旱不利影响,目前灾情整体基本可控,秋粮生产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面对严峻旱情,湖北千方百计找水,精打细算用水,全力保障人畜饮水安全和农业生产用水。截至9月15日,湖北省水利部门已调度398处大中型灌区放水灌溉,累计供水约72.8亿立方米,灌溉农田约3761万亩,全省累计参加抗旱的干部群众305.74万人次,投入抗旱资金21.2亿元。湖北省水利厅厅长廖志伟说,当前抗旱形势依然严峻,要做好抗大旱、抗长旱的准备,蓄水保水惜水,抢抓降雨时机,统筹当前和后期抗旱用水需求,努力增加水库蓄水,科学调度水源,全力保障群众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

(经济日报 记者 董庆森 柳洁)

河南:联合调度引黄灌溉

8月份以来,河南持续高温少雨,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持续发展,黄河以南地区农作物旱象明显。灌区持续加大引黄灌溉农田,旱情有所缓解。

记者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获悉,综合黄河上游来水、水库蓄水情况及河南抗旱保秋用水需求,黄河水利委员会联合调度小浪底水库、西霞院水库,自8月25日8时起,加大下泄量。

驱车向着人民胜利渠渠首方向行驶,可以看到不远处黄河水在两侧生态廊道的映衬中湍流而下,道路两旁,时不时有村民赶着羊群走过……这是位于河南焦作武陟县嘉应观乡秦厂村附近的景象。

“实际上,我们8月3日起就针对旱情开始采取措施了。”人民胜利渠灌溉管理科科长李炳辰告诉记者,受黄河来水较少影响,人民胜利渠两条引水渠均脱离主流处于断流状态。为保障人民胜利渠灌区农业灌溉,工作人员争分夺秒,24小时连续作业,抢挖引水渠,及时开辟了引水通道。

在人民胜利渠渠首,记者看到,为加大引黄流量,人民胜利渠渠首泵站每天有6台机组正开足马力从黄河抽水,翻滚的黄河水顺着引水渠道不间断地向灌区输送,灌区的秋作物也因此免遭旱情。“渠道灌溉很方便,地一旱就可以及时放水,粮食生产基本没受旱情影响。”武陟县谢旗营镇杨村种粮大户王定牢告诉记者。

“我们村是从8月9日开闸灌溉的,全村2700多亩地已经普浇了一遍。”杨村水管员徐增涛告诉记者。杨村共有4个分闸口,灌溉期间,2名水管员24小时轮班值守,以便及时为村民们协调农业灌溉用水。作为基层水管员,徐增涛需要第一时间将基层的情况反馈到上级部门。“我们有村民群,如果发生旱情,村民在群里反映需求,我会第一时间向上级反馈,申请开闸放水。”

“此次旱情灌区需灌溉总面积为60万亩,截至目前,已灌溉面积近30万亩,主要的旱情区域已经得到缓解。”李炳辰告诉记者。

据了解,河南持续优化灌溉用水计划,现有大中型灌区299处,有效灌溉面积3069.17万亩,其中30万亩以上大型灌区38处,有效灌溉面积2239万亩。此外,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河南农大的专家还组成18个抗旱工作组,分包市县开展抗旱保秋技术指导服务;各级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落实关键技术措施,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农民不等不靠,加强田间管理。

(经济日报 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

湖南:因地制宜打井找水

“来水咯!”9月16日,秋日太阳依旧火热,在位于湖南长沙西部山区的宁乡横市镇合金村,看着涓涓水流通过抽水管涌入农田,朱湖组村民王秋良兴奋地鼓起掌来,“太好了,今年的稻子有救了!”受连续高温晴热天气影响,横市镇合金村大部分山塘缺水严重,农田出现干旱龟裂。村里决定采用抽水泵从数百米外的深井调水灌溉,经过5小时的紧张作业,庄稼终于浇上了“救命水”。

宁乡是长沙市粮食生产的主阵地,今年已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69.1万亩。7月份以来的持续晴热高温天气,给水稻生产带来不利影响。8月份,宁乡市启动“百井万米”找水打井工程,筹集资金1000多万元,组建30人的技术服务队伍,下沉到村组一线开展找水踏勘、选点布位工作。截至目前,宁乡市成功钻井取水108口,日出水量1万余立方米,灌溉面积2.5万亩。

秋粮是粮食生产的大头,湖南今年完成粮食播栽面积7148万亩,其中早稻落实播栽面积1819.2万亩,总产741.3万吨;中稻播栽2222万亩,目前已收获七成以上;晚稻播栽1910万亩。9月5日以来,湖南出现新一轮区域性高温过程,全省119个县市区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导致旱情持续发展。记者从湖南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截至9月12日17时,全省农作物累计受灾面积达667.74万亩。据气象部门预测,9月中下旬还会持续干旱,可能发展成夏秋冬连旱。

面对严峻形势,湖南将抗旱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Ⅲ级,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打井找水,缓解旱情。截至9月14日,已累计打井3297口,累计供水达0.39亿立方米,保障了4.3万人饮水需求,保灌面积超16万亩。

全省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科学应对。省农业农村厅选派水稻、旱粮、经作等方面专家组成14个专家指导组,深入14个市州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组织群众抢抓农时开展改种补种,目前改种面积已超13万亩;省水利厅开展“千名水利干部到田间”行动,已累计派出工作组、专家组8800多批次、5.2万人次深入抗旱一线,帮助解决各类水源问题6800多个;省自然资源厅安排技术专家赴耒阳、安乡、桑植等地现场勘查找水;省生态环境厅加密饮用水源水质监测,保障饮用水安全;电力部门成立省市县三级防旱抗旱电力保供工作专班,对5000多处抽水灌溉机埠、泵站、电站等提供专人服务,保证饮水和灌溉用电需要。

(经济日报 记者 刘麟 谢瑶)

(责任编辑:冀文超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