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期货矿钢煤焦类日报6.17

2024-06-17 09:50:01 新浪网 

钢材:需求淡季特征明显,钢价仍将偏弱运行

螺纹方面,本周全国螺纹产量环比回落0.66万吨至232.41万吨,同比减少36.09万吨;社库环比回升0.01万吨至570.76万吨,同比增加25.03万吨;厂库环比增加5.29万吨至210.14万吨,同比增加7.77万吨。本周螺纹表需环比回落4.03万吨至227.11万吨,同比减少67.35万吨。螺纹周产量连续第二周回落,库存连续第二周回升,表需连续第四周下降,螺纹呈现供需双弱局面。据Mysteel建筑企业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6月份计划钢材采购量656万吨,实际采购量月环比预计下降4%左右。据央行数据,5月人民币贷款新增9500亿元,同比少增4100亿元,其中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新增514亿元,同比少增1170亿元;5月社会融资新增20692亿元,同比多增5132亿元。5月末M2同比增速7.0%,M1同比下降4.2%。另据统计,1-5月地方政府新增债发行1.45万亿元,同比下降31.92%,完成全年新增限额(4.62万亿元)的进度为31.31%,慢于去年同期进度约16个百分点,其中新增专项债发行1.15万亿元,同比下降34.69%,完成全年新增限额(3.9万亿元)的进度29.61%,较上月有所提速但仍慢于去年同期进度约17个百分点。目前需求疲弱仍是压制螺纹价格的主要因素,不过当前成本支撑有所增强,政策层面也仍有宽松预期。预计短期螺纹盘面震荡偏弱运行。

热卷方面,本周热卷产量环比回升2.13万吨至327.65万吨,同比增加15.29万吨;社库环比回落0.36万吨至324.59万吨,同比增加60.09万吨;厂库环比回落0.66万吨至89.24万吨,同比增加0.41万吨。本周热卷表观消费量环比回落1.24万吨至328.67万吨,同比增加16.54万吨。热卷产量继续回升,库存小幅下降,表需回落,数据表现一般。中汽协数据显示,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7.2万辆和241.7万辆,产量环比下降1.4%,销量环比增长2.5%,同比分别增长1.7%和1.5%。1—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38.4万辆和1149.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5%和8.3%,产销增速较1—4月分别收窄1.3个和2个百分点。5月份汽车销量增速回落,板材需求仍存在一定压力。近期钢材出口报价也有所走弱,某东北钢厂连续第二周下调SS400热卷挂牌价,从上周的555美元/吨FOB降至545美元/吨FOB。预计短期热卷盘面弱势整理为主。

铁矿石:铁水产量大幅回升,港口库存由增转降

供应端,本期进口矿发运延续回落走势,到港量则明显回升。全球铁矿石发运总量3031.6万吨,环比减少217.1万吨。澳洲巴西铁矿发运总量2593.7万吨,环比减少35.1万吨。澳洲发运量1953.5万吨,环比增加175.4万吨,其中澳洲发往中国的量1603.8万吨,环比增加165.7万吨。巴西发运量640.2万吨,环比减少210.4万吨。45港铁矿石到港总量2436.4万吨,环比增加180.5万吨。根据船期测算,预计下期到港量将会小幅回落。

需求端,本周高炉开工率、产能利用率、铁水产量均全面回升,本周247家钢厂日均铁水产量239.31万吨,周环比增加3.56万吨,较年初增加21.14万吨,同比减少3.25万吨。进口矿日耗环比增加4.81万吨至292.91万吨、疏港量环比回落3.4万吨至309.4万吨,港口现货日均成交量环比增加16.3万吨至113.9万吨。

库存端,本周45港口铁矿石库存环比降库35万吨至14892.6万吨,年初以来累库2642.8万吨,较去年同期高出2042.7万吨。247家钢厂库存环比累库31.71万吨至9249.91万吨,年初以来下降277.04万吨,同比增加765.72吨。在港船舶数减少11船至85船,同比增加4船。

综合来看,本周铁矿石表现供需双强,全球发运量有所回落仍处于高位,到港量明显回升,铁水产量超预期回升。港口铁矿石库存结束此前四周的上升趋势,转而小幅下降。目前铁水产量已处于去年11月中旬以来的最高点,短期看或仍有一定的回升空间,港口铁矿石库存或将阶段性下降,铁矿石市场供需压力有所减轻。不过钢材需求依旧弱势,五大品种库存连续第二周回升,对铁矿石市场情绪有一定影响。预计短期铁矿石盘面或将呈现震荡整理走势。

煤焦:焦炭第二轮提降落地,铁水产量回升对煤焦形成支撑

焦炭方面,本周焦炭现货市场偏弱运行,主流钢厂12日对焦炭价格发起第二轮提降50-55元,部分焦化厂发函抵制,要求15日执行,目前已基本全面落地。供应方面,焦企开工小幅回升,但出货顺畅,焦企库存维持低位,本周Mysteel统计全样本焦化厂焦炭日均产量114.15万吨,周环比增0.12万吨,焦炭库存35.35减0.96。需求方面,本周铁水产量超预期回升,247家钢厂日均铁水产量 239.31万吨,环比增加3.56万吨,同比减少3.25万吨,焦炭需求支撑较强。库存方面,本周焦化厂焦炭库存减少0.96万吨,钢厂焦炭库存减少4.08万吨,港口焦炭库存减少1.04万吨,焦炭总库存减少6.78万吨,同比减少82.1万吨。综合来看,目前铁水产量仍在增加,钢厂对焦炭刚性需求处于较高水平,焦炭库存全面下降,对市场情绪形成一定支撑。不过目前钢材需求较弱,钢厂利润处于低位,原料端焦煤价格也偏弱运行,对焦炭价格走势形成一定压制。预计短期焦炭盘面震荡整理运行。

焦煤方面,本周炼焦煤现货市场维持弱势,各区域价格下跌50-100元。供给方面,多数煤矿维持前期生产节奏,6月安全检查仍较为严格,本周Mysteel统计全国110家洗煤厂样本开工率68.95%较上期降0.60%;日均产量58.78万吨降0.36万吨;原煤库存236.23万吨增7.99万吨;精煤库存178.74万吨降5.03万吨。需求方面,目前第二轮焦炭提降落地,焦化厂利润收窄,多数焦企按需采购,对焦煤需求有所减弱。库存方面,本周本周样本煤矿精煤库存减少5.03万吨,焦化厂库存减少20.92万吨,钢厂库存增加5.59万吨,港口库存减少11万吨,焦煤总库存环比下降31.76万吨。

蒙古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1-5月份,蒙古国煤炭出口量累计3166.08万吨,同比增加859.72万吨,增幅37.28%。数据显示,2024年前5个月,蒙古国煤炭全部出口到了中国。综合来看,近期蒙煤等进口量较大,焦煤整体供应仍处于上升趋势,下游钢焦企业利润下滑,需求偏弱,焦煤市场供需压力依然较大。预计短期焦煤盘面将呈震荡偏弱运行态势。

废钢:钢厂采购放缓,预计短期废钢仍弱势运行

本周废钢价格继续下跌,各主要市场价格下跌幅度为10-40元。本周沙钢下调废钢采购价格30元/吨。

供给端,本周钢厂废钢日均到货量逐步下降。本周255家钢厂废钢日均到货量45万吨,环比下降4万吨。废钢破碎料加工企业开工率环比上升,产能利用率、产量环比均有所下降。

需求端,废钢需求持续回落,255家钢厂废钢日耗环比减少2.3万吨至52.4万吨,其中短流程钢厂日耗环比减少1.77万吨,长流程钢厂日耗环比减少0.87万吨。49家电炉厂开工率环比减少1.1%、产能利用率环比减少7.2%。利润方面,短流程钢厂利润持续亏损。

库存端,短流程钢厂废钢库存环比下降15万吨至136万吨,长流程钢厂废钢库存环比下降12万吨至191万吨。

综合来看,目前钢材市场处于传统消费淡季,钢价震荡下跌,钢厂亏损加重,废钢用量有所减少,导致市场供需矛盾显现,废钢性价比不足。预计短期废钢价格仍将呈现弱势运行态势。

铁合金:消息扰动市场情绪

锰硅:消息面扰动市场情绪,但成本端支撑仍在,不易过分看空锰硅价格。本周锰硅价格波动较大,消息面扰动市场情绪。近日澳大利亚矿业公司Element25称可能重启锰矿加工业务,锰矿供应预期增加,但该公司年产量有限,且品位与时效均不太匹配,难以有效缓解高品位锰矿短缺担忧。截至本周末,天津港(600717)的澳矿及加蓬矿的价格仍相对稳定,消息更多是对情绪端冲击。基本面来看,近期锰硅生产企业开机率仍在持续回升,供应量逐渐增加,但终端需求恢复可持续性存疑,锰硅需求量当周值上周环比下降,本周仅环比上涨0.11%,供需格局在逐渐转变,预计库存现货较低的状况也将逐渐扭转。从目前锰矿的发运及库存数据来看,短期尚无库存短缺担忧,截止6月11日锰矿库存合计460.9万吨,位于近五年中等偏下水平,库存下降斜率平缓,过去5年,港口锰矿库存最低值也有约400万吨。作者认为,对于锰矿,真的出现“无矿可用”概率不大,但澳矿进口缺失也是事实,锰矿成本难有大幅回调。综合来看,在成本端支撑下,对于锰硅价格不易过分看空,市场情绪释放后,锰硅期价振幅将逐渐收窄,短期仍以震荡偏弱对待,中长期底部有支撑。

硅铁:基本面驱动有限,市场情绪偏悲观。锰硅价格下跌对市场情绪有一定影响,悲观情绪蔓延,进而影响硅铁价格,但基本面来看,驱动相对有限。目前硅铁生产有一定利润,即期利润好于锰硅,硅铁生产企业开工率也在持续增加,斜率较为稳定,下游需求阶段性见顶,硅铁需求量当周值已经连续两周环比下降,供需格局逐渐扭转,对价格有一定抑制。但产业端也存在利好因素,当前工厂库存水平偏低,依旧以排单生产为主,并不急于降价走货。硅铁最大产区宁夏的电价上调,兰炭价格稳中偏强运行,成本端也有一定支撑。基本面来看,多空因素交织,缺乏强力驱动,但因近期价格下挫,需求前景不明朗,市场情绪偏弱,短期硅铁价格弱稳为主。

关注:相关政策,锰矿,需求。

(责任编辑:宋政 HN002)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