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2024年春节后屠宰毛利震荡下跌 下半年企业利润或好转

2024-06-28 11:37:33 新浪网 

【导语】2024年春节后生猪屠宰毛利持续震荡下跌,猪肉鲜销量及农贸批发市场到货量皆较去年同期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反映猪肉消费情况整体呈现疲软态势。下半年猪肉需求旺季到来,腌腊及灌香肠活动提振消费预期,或带动屠宰毛利震荡回暖。但结合当下企业冻品保持去化节奏,低价冻品的出库冲击鲜品消费,屠宰端或难以逆转为高盈利状态。

2024年上半年生猪屠宰端面临较大亏损压力

2024年生猪屠宰毛利在春节前出现短时提升后持续震荡下跌。根据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截至6月21日,2024年上半年屠宰端毛利最高52.33元/头,最低为-23.34元/头,高低点相差75.67元/头。

从图1可看出,虽春节前期因节日备货效应提振毛利水平上涨,但扣除人工、水电、折旧(约50元/头)固定成本,屠宰端净利润所剩无几,而春节过后盈利水平更是不乐观。所以上半年屠宰企业普遍面临较大的亏损压力。

2024年上半年猪肉鲜销量同比下降明显

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屠宰企业猪肉鲜销量较2023年降幅明显。截至6月21日,上半年全国重点屠宰企业平均猪肉鲜销量为13.13万头,较2023年同期平均水平下降19.00%。

导致鲜销量下滑的原因主要有:第一,上半年养殖端二次育肥及压栏增重热度升温,收紧流入屠宰端适重猪源,生猪屠宰量减少;第二,屠宰企业多以销定产,从销量及猪肉消费水平来看,因上半年多时段处于猪肉传统消费淡季,多数经销商利润有限,采购心态谨慎,导致以鲜品形式销售的白条及分割品订单量减少。

消费疲软叠加经销商拿货热情不高,2024年批发市场到货量偏低

据卓创资讯调研数据显示,2019-2023年农贸市场消费仍是主流。在2023年猪肉下游消费中,农贸市场消费占比为70.55%,农贸批发市场到货量亦是反馈白条猪肉下游需求情况的重要指标。根据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春节过后至今,国内重点批发市场到货量维持低位波动状态,较节前下滑明显;6月全国重点批发市场平均到货量为2.64万头,较2023年6月均值2.79万头下滑5.38%。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下游消费疲软,终端零售价难以跟涨白条,经销商盈利空间受阻,拿货热情普遍降低。

2024年屠宰企业冻品库存或保持去化节奏,鲜品肉需求被冲击

根据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上半年屠宰企业冻品库存呈现持续去化的态势,与去年同期走势分化。截至6月21日,全国冻品库容率为22.05%,同比下降12.66个百分点,较年初降2.18个百分点。2024年猪价于消费淡季上涨,屠宰端冻品入库远期收益空间较低,且因前期企业亏损时间较长,企业为降低风险,高价囤货的需求明显下滑,主动入库意向较弱,多积极出售库存。而冻品相较鲜品在流入下游加工等渠道的过程中仍然具备一定低价优势,这也掣肘了鲜品白条及分割品的走货量。

就下半年而言,当下屠宰企业多保持谨慎的入库态度,且因当下企业库存仍面临库存压力,冷库固定经营成本占据企业资金消耗,为缓解运营压力,预计届时企业库存或保持下降节奏,但这也不乏继续冲击鲜品销量,掣肘屠宰毛利水平。

下半年屠宰毛利或震荡好转,屠宰规模化、提高产品附加值仍是最优方向

下半年随着秋冬猪肉的传统旺季到来,南方腌腊、北方灌香肠热度提升,猪肉消费将迎来全年高峰。伴随屠宰企业高价走货难度下降、销量增加,或支撑届时屠宰毛利震荡增加,且四季度涨幅扩大,企业亏损程度减轻。但受限于低价冻品冲击以及下游经销商谨慎拿货态度,屠宰端或难达“高盈利水平”。

目前屠宰行业规模化程度不高,而2024年来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政策环境的改变导致屠宰行业充满风险和挑战,因此,下半年行业逐步规模化是最优发展方向,积极调整战略、优化产业链、提升管理水平和科技应用能力,利用可追溯的系统确保食品安全,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曹言言 HA008)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