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征战斯芬克斯
来源:地球知识局
文章原标题《新疆最近有件大事》
最近,新疆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采棉季节,又有不少农民工坐上了进疆的列车,成为了采棉大军的一员。
其实采棉大军这个说法如今已经越来越少有人提及了。得益于新疆棉田新的灌溉技术和大规模机械化,现在参“军”的农民工主要去往南疆部分产区,其余大部分地方都已经用不上他们了。新疆为中国贡献的棉花产量也每年都在创新高,当地人也得益于棉花种植业和轻纺业,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很多省份铁路局都会在九月初开通“采棉专列”
送本省农民工进疆采棉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火车站,采棉工在乘车
图片@图虫·创意)▼
但就在40年前,新疆的棉产业还没有今日这般红火,全区棉产地只占全国产地的3%。
是什么,让这个本与棉花无缘的地区,变成了中国的“棉都”呢?
“东棉西进”的背后
一年生棉花在新疆的种植历史很悠久,大约公元5世纪开始,棉花就已经通过丝绸之路传进了新疆,在吐鲁番、和田一带种植。由于这种棉花植株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它们很快又以西域作为跳板,传到了中国内地。
虽然中国不是棉花的原产国,但却是第一大生产国
印度紧追其后(最早种植记录在印度河流域)▼
但新疆在古代王朝时期并非是重要的棉花产区。在当时的水利和灌溉技术水平下,人们无法大规模大跨度地调集水资源,西域文明主要围绕绿洲展开,而绿洲本身又承担着繁重的粮食生产任务,像棉花这样的经济作物当时并不适合大规模种植。
古代新疆绿洲虽然也是复合型经济
但经济作物需要对应的产业/城市/人口
即使作为原料外运也要有完备的交通▼
一直到了民国时期,新疆的棉花田面积也不过数万公顷,和后来上千万公顷的规模相比不值一提。
那时候中国棉花种植和纺织的真正主力,是长江黄河两条大河沿岸的产区。尤其是长江流域的产棉区,光照条件好,灌溉方便,人口稠密,很适合小农经济下的棉花种植业。再加上长江沿岸的桑蚕业传统,这里的纺织业高度发达,出产的棉花能快速纺织成布匹,以更低的空隙率参与物流环节,创造更高的利润。
棉花的价格、产量和质量是纺织业行情的基础指标之一
(江苏南通一棉花纺织企业职工在车间生产,图片@图虫·资讯)▼
但长江流域也有自己致命的缺陷——洪涝灾害。
比如在棉花曾经的重要产区湖北汉江流域,季节间降水量差距很大,7~8月的雨季降水很多,但到了秋季却没有降水。棉花对水分的敏感度比粮食高,在土壤水分过多时会出现烂花等现象,严重影响最后的收成,远没有生产粮食来得安全。
1931年大洪灾中的汉口
市区尚且如此,周边棉田必荡然无存..
(图片来自wikipedia)▼
另外,由于长江流域人口稠密,粮食压力很大,粮食的实际价格一直维持在高位,到了80年代,棉花这种经济作物的经济效益甚至还不如粮食。农民们在权衡利弊之后,往往会选择放弃棉花,这让棉花产能出现了巨大的空白,不少纺织厂和服装厂都因为没有原料而不得不停工。
一方面人口仍在快速增长
一方面长江下游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
土地是有限的,粮食生产这个重任就落在了两湖肩上▼
黄淮河流域平原也曾是棉花的主产区,尤其是河北南部、鲁西北一直到苏北平原的沿海地带。这些地区的共同点是盐碱化水平高,对粮食作物不友好,而棉花却偏偏可以耐盐碱,所以当地农民都倾向于种植棉花。
江苏海安,棉花大丰收
(图片@图虫·创意)▼
但北方平原的一大缺点是日照时间不足,而日照对于棉花纤维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要素。旱灾和病虫害也经常困扰这一地区,让棉花种植的安全性很低。
比如棉铃虫就是很有名的一种
幼年期的棉铃虫会对棉花造成严重破坏(也不止棉花)
在长江和黄河流域尤其严重,新疆也是有的
(图片来自wikipedia@Eric SYLVESTRE)▼
另外随着华北治理盐碱化工作的不断展开,沿海地区盐碱地的比例越来越低,甚至有很多最终转化成了高产的粮田。在80年代实行粮食双轨制(粮价严重下跌时国家高价收购)、棉花单轨制(始终单一定价)的情况下,农民们也就更愿意种植粮食,棉花种植也就溃缩了。
我国粮食主产区已经转移到北方
作为原材料的棉花也只能让让位了
只剩下大西北还广阔天地可以大种特种了▼
于是从80年代国家力量退出经济生产序列之后,远在祖国西部边陲的新疆,在市场之手的调配下,肩负起了棉花生产的重任。
谁选择了新疆
新疆种棉花有其独特的优势。
和水果一样,一朵好棉花也喜欢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的环境。在这种条件下生长的棉花,棉铃大、纤维长、颜色白,单体价值就胜于其他的农业产区。而在新疆少雨的环境中,棉花的蕾铃脱落和烂桃比例也很低,这意味着更低的次品率,可以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质量上乘是价格的保证
(图片@图虫·创意)▼
另外,广袤的新疆地广人稀,大片土地具有农业潜力,规划棉区时不用像粮田紧张、产权复杂的内地用地那样步步艰辛。平坦的土地则为未来的机械化生产提供了基础条件,这能进一步降低棉花的生产成本。
新疆哈密的广阔棉田
(图片@图虫·创意)▼
而在防虫害上,新疆封闭的地理条件和极端的气候,能阻碍病虫害跟随进入产区。生态结构较为单一的新疆自然环境,也很难为曾危害华北棉区多年的棉铃虫等害虫提供庇护所和其他食物,大大减少了防虫灭虫的工作量。
确实,新疆的特殊环境使得很多绿洲仿佛生态孤岛
(新疆和田皮山县-木奎拉乡,图像来自google ,map)▼
唯一的问题是水。
但这也并不是完全无法解决的问题。新疆建设兵团在进入新疆之后,经过数十年的耕耘,已经为新疆农业建造了一批人造的供水设施。再加上此后其他建设者的努力,到了1990年,新疆已有水库466座,总库容59亿立方米,可以灌溉5300万亩的土地。
为了保证北疆诸绿洲城市的用水,修了大量的水库
图为乌鲁木齐、昌吉南部的头屯河水库
(新疆昌吉-硫磺沟头屯河水库,图像来自google ,map)▼
这些灌溉设施的共同点是利用了新疆丰富的高山积雪资源。这是新疆这样的高海拔干旱地区最重要的水源,本就为新疆创造了数量众多的内流河,是沿线居民生存的保障。和季风带极不稳定的雨水相比,高山融雪具有输水稳定的特点,很适应棉花生长的需求。
不过水源毕竟有限,不能浪费着用,滴灌最好了
(图片@图虫·创意)▼
而时代的进程则为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的发挥推波助澜。
90年代初,由于黄淮河地区棉铃虫影响,再加上南亚进口棉纱的不断涌入,全国范围内都出现了棉花供销两难的困局。农民们既没有种棉花的积极性,在政策鼓励下种出来的棉花也卖不出去,就干脆选择了放弃,改种紧俏的粮食。
唯有新疆的棉农没有这么做。这是因为新疆远离内地,火车运力紧张,价格不高的粮食难以运出,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种棉花。同时中央也对新疆的棉产业持积极态度,当时总理批示“新疆棉花一定要保护和发展”,多次加价收购新疆棉,即使压了库存也要买。
新疆双河棉花大采收
(图片@图虫·创意)▼
为了增强新疆棉花的竞争力,中央还要求各地引导农民改种其他作物,而新疆棉则拿到了顶替进口棉的政策,低价出货,扩大销路。
在如此密集的政策红利中,新疆棉花种植业高速发展,终于变成了“一白(棉花)一黑(石油)”两大支柱产业之一。
塔里木棉花采收作业火热进行中
(图片@图虫·创意)▼
新疆棉三足鼎立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新疆的棉产区已经形成了南、北、东三大主力片区。
南疆产区是其中最大的一个,主要分布在天山南麓、天山南脉直到昆仑北麓的漫长C型区域内。它也是新疆棉花业当之无愧的C位,棉花年产量根据统计口径不同,占到了全疆的50~65%。新疆最大的单体棉产基地阿克苏产区,就位于这里。
一天山山脉为大致分界的南疆、北疆、东疆▼
由于纬度较低,且光照条件好,天山和昆仑融雪带来的水分也足够充足,南疆的棉花总是第一个进入收获期的,9月底就开始陆续有采棉工进入这一地区。据报道,每年到了采棉季节,仅阿克苏车站每天就要吞吐五六千名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季节工,喀什、库车、和田等地的车站也是人流络绎不绝。
采棉季节工
(图片@图虫·创意)▼
而与此同时,规模上略逊一筹,维度也更高的北疆产区还处在打脱叶的状态,只有一些小规模的人工采收。不过也许很快,北疆就完全不需要采棉工来帮忙了,因为这一地区的棉花种植业正在以很快的速度实现机械化。这与人工与机械成本的升降大有关系。
机械化的前期投入虽高,但是可以长期使用的
人工费用的上涨也是推动机械化的关键因素
(图片@图虫·创意)▼
随着内地用工成本的提高,去新疆的采棉大军人工费用也水涨船高。北疆的采棉机械化是从2012年开始的,那时候人工捡棉花的成本已经高达2.5元/公斤,而机械采棉只用1.5元/公斤,一亩地就可以多赚400元;加上机械打包的棉捆还整齐无污染,很快就得到了普及。
目前,北疆的机械化采棉比例已经高达80%,并在将这股风气传入南疆,共同提高新疆棉的成本优势。
每个采棉车有两个人就可以了
相比于过去棉田里熙熙攘攘的采棉工
“冷清”了不少
(图片@图虫·创意)▼
还有一个不为人所关注的产区是东疆产区,也就是吐鲁番和哈密。这两座以特色水果著称的城市,其实也有自己的特色棉花。当然由于土地和水资源紧张,东疆棉区不能和南北疆一样棉花遍地开花,而是另辟蹊径选择了一条以质量换数量的道路。
哈密采棉工作进行中
(图片@图虫·创意)▼
这里的棉花特产,是质地细腻的超级陆地棉(细绒棉)和独具新疆特色的长绒棉(其祖先来自与新疆自然条件相仿的埃及)。
三地的棉花产区各有特色,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使命:与新疆人民一起创造财富,也让更多人穿上新疆棉制成的廉价、舒适的衣服。
一个勤劳致富的行业
(图片@图虫·创意)▼
参考文献:
张宪功. 明清山西交通地理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 2014.
朱光耀. 浅论明清商帮形成的商业地理基础 [J][J]. 财贸研究, 1996, 4: 46-47.
谢元鲁. 明清北方边境对外贸易与晋商的兴衰[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4 (2): 69-75
赵世瑜. 村民与镇民: 明清山西泽州的聚落与认同[J]. 清史研究, 2009, 3: 002.
郭士忠. 也谈山西商人兴起的地理条件[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 6: 34-37.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一德菁英汇。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