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高水平开放与国际化”分论坛圆满举行

2019-12-02 13:52:09 和讯网 

  “深化改革谋发展,服务实体守初心——2019第15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于2019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深圳举行。和讯期货作为媒体支持,全程参与并做专题图文直播。会上,由南华期货承办的“高水平开放与国际化”分论坛于在深圳五洲宾馆如期举行。

今天,由南华期货承办的

  当前,中国期货及衍生品市场正不断加快开放步伐,国际化品种增加,境外投资者参与涌跃,境外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热情高涨,市场价格发现与规避风险的功能良好发挥,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与深入,中国期货及衍生品市场正迈向高水平开放与国际化的新阶段。

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张晓轩在致辞时表示, 期货及衍生品市场要为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要完善监管制度供给,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同时要创新人才培养观念,形成多层次的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
    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张晓轩在致辞时表示, 期货及衍生品市场要为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要完善监管制度供给,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同时要创新人才培养观念,形成多层次的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
南华期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北新在致辞时表示,南华期货将坚持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定位,充分利用已有服务优势与人才优势,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努力成为国际化的现代金融服务提供商。
    南华期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北新在致辞时表示,南华期货将坚持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定位,充分利用已有服务优势与人才优势,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努力成为国际化的现代金融服务提供商。
证监会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马险峰发表了题为《中国金融对外开放背景下的衍生品市场》的演讲。他在演讲中表示,全球衍生品市场呈现出了服务风险管理的需求持续提升、新产品和新交易模式不断涌现、期货中介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业务模式多元化以及跨境监管合作日趋紧密的发展趋势。
  证监会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马险峰发表了题为《中国金融对外开放背景下的衍生品市场》的演讲。他在演讲中表示,全球衍生品市场呈现出了服务风险管理的需求持续提升、新产品和新交易模式不断涌现、期货中介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业务模式多元化以及跨境监管合作日趋紧密的发展趋势。

嘉吉集团金属供应链董事总经理、全球风险总监董宇昕与浙江物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沈利霞参与了《对话:全球化经营与风险管理——中外跨国经营的难点与经验分享》对话环节,双方给与会代表分享了他们在全球化经营中风险管理的经验,并就跨国经营中如何更好地应用衍生品工具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嘉吉集团金属供应链董事总经理、全球风险总监董宇昕与浙江物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沈利霞参与了《对话:全球化经营与风险管理——中外跨国经营的难点与经验分享》对话环节,双方给与会代表分享了他们在全球化经营中风险管理的经验,并就跨国经营中如何更好地应用衍生品工具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摩根大通期货总经理魏红斌与
    摩根大通期货总经理魏红斌与横华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联席总经理江林强参与了《对话:全面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中外中介机构境外服务拓展思路交流》对话环节,双方介绍了各自跨境服务情况,并对如何抓住中国高水平开放与国际化的时机拓展业务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分论坛还就
    分论坛还就“如何提升中国期货市场的开放水平和质量”邀请了国内四大期货交易所国际合作部的领导和港交所、新交所和芝商所的嘉宾就交易品种开发、国际化品种市场培育、引导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期货市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以下为实录内容: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先生们,女士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中国国际期货(博客,微博)大会南华期货举办的高水平开放与国际化分论坛,今年是深圳国际期货大会第十五个年头,国际化非常热门,这几年中国期货业对外开放特定品种的国际化把国际化的概念从战略的层面有路径落地到战术层面。

  今天非常高兴邀请了监管、境内外交易所、境内外期货公司以及境内外实体企业一起参与国际化如何高水平的服务实体经济,提升期货经营管理能力。

  首先,有请主办方领导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张晓轩会长为论坛致辞,掌声有请!

  张晓轩:我是第二次在这里发言,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今天这个论坛是由南华期货承办的高水平开放与国际化论坛,首先我谨代表主办方中国期货业协会对参加论坛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表示热烈欢迎!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期货行业已经走过近三十个年头,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发展,我国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壮大,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品种体系、对外开放实现了新的突破,并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快发展步伐,实现高水平开放与国际化,必将在服务实体经济与国家开放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市场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正助力推进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从期货公司和期货交易所走出去到期货品种引入境外交易者,再到明年1月1日取消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我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国内超过20家公司在境外设置机构,在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地完成业务布局,品种方面原油、铁矿石、PTA、20号胶四个期货品种引入境外交易者,成为国际化投资品种,在不久的将来有望迎来更多的品种。

  对期货市场如何高水平开放与国际化提几点自己看法:

  一,稳步扩大特定品种范围,不断完善品种体系。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国内商品期货体系基本形成并且不断细化完善,特定品种上市取得阶段性成果,原油、铁矿石、PTA、20号胶成功实现国际化,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与高水平对外开放需要更多的国际化品种,特别有较高对外依存度或较大份额的品种,要通过国际化品种的交易,吸引更多的国际市场投资者、产业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提高定价合理性和影响力,更好的满足国内外企业风险管理、跨国机构、全球化资产配置的需要。

  二,积极完善监管市场,坚守防范防控底线。目前国际发展面临着许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各主要经济体纷纷进入降息周期,金融风险有增大的可能,中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和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转换期,一方面需要期货市场为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完善监管水平,期货交易所完善交易规则期货机构提升合规意识的风险防控能力。

  三,加快境内外市场融合,培养一支现代金融人才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二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示,要培养选拔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精通金融工作的干部队伍,现在经济离不开金融,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中国金融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高素质金融人才。

  我们要创新人才培养观念,形成多层次的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要在竞争中学会竞争,让有国际视野懂国际规则的人才兼备人才脱颖而出,要多管齐下,监管部门、中介机构一起努力共同推进金融人才战略贡献力量。

  中国期货市场高水平与国际化任重道远,相信在中国证监会的领导下、在各交易所期货金融机构的努力下,我国期货市场一定能拥抱更广阔的未来。

  最后,预祝本次分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张会长对大会的期望,接下来有请承办方南华期货总经理李北新李总为论坛致辞,有请!

  李北新: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南华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对参加今天“高水平开放与国际化”分论坛的境内外专家和同行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地感谢。感谢张会长刚才所作的精彩致辞,感谢大会主办方中国期货业协会的信任,让我们有机会承办此次分论坛。

  中国期货及衍生品行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已在对外开放和国际化领域取得积极成效,目前正迈入高水平开放与国际化的新阶段:

  一是期货品种的国际化。至目前国内已推出原油、铁矿石、PTA和20号胶等4个国际化品种,并且有望推出更多的国际化品种。期货品种的国际化是期货及衍生品市场双向开放的重要举措,是高水平开放的市场基础和标志;

  二是引入国际期货参与者。随着期货品种国际化的不断推进,以及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市场潜力,越来越多的国际期货参与者进入中国市场,不仅有大量的产业客户,还有大量的投资者,使得中国期货及衍生品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日趋多样化,机构化也得以不断提升;

  三是期货行业准入的扩大和国民待遇。我国已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额度限制,并取消RQFII试点国家和地区限制,下个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将实施,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取消,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取消;

  四是期货市场定价功能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正是品种国际化的推进与市场投资者结构的变化,扩大了交易者代表性,使得交易定价更趋合理,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据有关消息,大商所的铁矿石价格已被某大型国际矿企作为基准价格;

  五是服务全球化风险管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演进,跨国经营正成为市场开拓与规模发展的重要模式,同时 “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国家经济发展都存在巨大的全球化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的需求,中国期货及衍生品市场扩大开放恰逢其时。

  面对这种高水平开放与国际化的局面,期货行业要如何提升全球化服务水平,我认为有几点值得重视:

  一是要积极迎接来自全球领先投行的冲击和竞争。随着开放的深入,全球产业机构与金融机构处于一个竞争平台,期货经营机构要充分利用本土优势,提供优质服务以应对挑战;

  二是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要提升全球化风险管理服务的能力。中国企业走出去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会,期货经营机构要敢于走出国门与国际金融机构竞争,切实服务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

  三是提升期货公司交易与定价能力。从近年期货及衍生品市场服务情况看,要采取有力措施,提高交易与实操能力,真正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四是要通过金融科技提升服务能力。在大数据时代,金融科技为我们打开了金融服务的另一扇门,要挖掘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能力。

  南华期货是首批赴港设立分支机构的6家期货公司之一,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已进行了十多年的探索,目前已基本完成业务点、业务线的全球化布局,同时南华期货已在A股市场成功IPO,资本实力与业务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我们将坚持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定位,充分利用已经形成的服务优势与人才优势,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在期权品种、场外衍生品、期现结合等领域深耕细作,增加研究投入,扩充增值服务,体现服务价值,努力成为国际化的现代金融服务提供商。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经济全球化不可阻挡,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战略性举措,顺应潮流、大势所趋,期货经营机构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必须体现担当,必将大有可为。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来宾,并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李总致辞,接下来进入主题演讲环节,演讲题目是“中国金融对外开放背景下的衍生品市场”,演讲嘉宾是证监会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马险峰,有请!

  马险峰: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会议,我就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与衍生品市场发展有一些情况给大家做一些交流。主要谈四个方面内容:

  第一,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方向。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是金融对外开放、经济对外开放的主要组成部分,资本市场的发展方向党中央国务院也有论述,把发展直接融资、股权融资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快资本市场改革,尽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多层次市场体系。多层次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主要是不断增强对国际资源的配置能力,也学习国际资本市场的一些技术和经验,以提升资本市场的内部效率。要努力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要加快推出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和服务能力,坚持放得开、管得住,切实增强开放条件下的风险风控和监管能力。

  期货品种是衍生品种的重要组成部分,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主要是现货的开放,大宗商品、金融,金融中资本市场的开放进展还是比较快的,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对衍生品对外开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总的来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主要是有一定的竞争力,既是实体经济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资本市场吸引国际资本投资,这方面已取得重要的进展。我国资本市场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还是比较明显的。中国资本市场目前已成为第二大规模的市场,也是全球第一大新兴市场。到上个月底,国内上市公司3723家,市值55万亿元,债券市场规模4.7万多债券,债券余额接近95万亿人民币。这样的市场对全球的投资者投资机会大、投资收益回报也大,有相当的吸引力。

  我国资本市场能够快速发展也得益于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从2008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在下行,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维持中高速度,去年GDP6.6,和前十年二十年比速度有所降低,全球来讲仍然是较高速度。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去年接近印度,印度经济规模低很多,仅2万亿美金,而我们是13万亿美金的市场规模,对于国际投资者来讲有很大的吸引力。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有很多优质的企业,实体经济能够支持比较高的债券收益率,对国际资本有比较大的吸引力。

  整个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应该说是不够的,和实体经济的需要相比,还是有不足的。

  举一个数据来看,金融结构货币多、资本少、资本形成不够,资本市场发展不足,这是我国金融发展的一些基本特点。从去年底的数据来看,我国的货币化率,M2:GDP的比例199%,美国是70%,我们大约是它的两倍多接近三倍的比例。但资本化率((上市公司的市值+债券余额)/GDP)来比我们仅有140%,而美国是350%。我们对全球前20个经济体进行计算,平均水平货币化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近一倍,资本化率也是多一半。货币化比较高,资本市场金融结构导致企业股权融资上融资难,这个问题长期难以解决,企业的资本金获得不够,不够的情况下长期项目投资不够,研发投入不足,使整个经济结构脆弱性增加。

  研发投入不够会降低长期抗风险能力,所以金融结构不合理是服务实体经济不到位的主要原因,所以资本市场要加快发展。直接融资比重从每年的存量、增量来看,我们都是比较低的,说明现货金融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发展不够的。

  货币多的情况下货币资产怎么来的呢?主要来自于老百姓(603883,股吧)储蓄存款,这些储蓄存款最开始主要用来买房、养老、教育,这些本来有长期资金的,存到银行里面变成M2成为短期资金,短期资金通过银行体系带给企业,企业的杠杆率就会高,金融结构就不太合理。

  而整个金融体系效率比较高,银行的会高一点。上市银行应该有四五十家,占3000多家银行利润的40%左右。这个结构不是一天形成的,未来会不断改变,需要加快发展资本市场,不断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优化金融结构,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资本市场不足的情况下供不应求,金融产品股票供给是不够的。从10月31日来看,德国网站有一个比较,全球的市盈率来看,颜色越红估值越高,吸引力越低,颜色越蓝吸引率越高。全球来看中国估值水平偏低,GDP增长率更高,这对国际资本有较大的吸引力。

  从交易所的指数来看,例如纳斯达克的平均市盈率,10月底是32倍,印度、孟买27,德国23,深圳是23,上证是13。总的来看,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交易所整体的市盈率相对来说偏低的,对国际投资者有强大的吸引力。从国债收益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债券收益率更高,吸引力更强。

  不同国家和地区,十年国债收益率比较来看,印度、俄罗斯巴西比我们要高,我们国家是3.3%,日本、欧盟接近于0利率,美国1.6%,韩国1.5%,印度、俄罗斯国家币值不稳定,绝对收益率比较高,国际投资者看长期,如果长期面临经济或者政治动荡,币值不稳定的情况下,对绝对收益较高的特别是印度、巴西、俄罗斯也不敢投。

  全球市值最大的交易所,我们是第二大市场。从交易所换手率来看,深圳交易所换手率去年是3.14倍,上海是1.5、1.6倍左右,流通性比较强大。有流通性一方面是投资者交易比较活跃,一方面换手率越高不一定代表着流通性,换手率高容易有交易费用的存在,影响市场效率。但是目前这种情况下,整体上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市场的流通性好。

  随着优化投资者结构、不断提高机构投资者比例,换手率适当会降下来。投资者群体、投资者供求关系的影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股票市场仍然会保持较高的流动性,这样投资者进出比较方便,也有比较大的吸引力。

  总的来看,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陆续推出多个互联互通的项目,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是国民经济的对外开放一个道路,渐进式开放,通过开放促进改革,建立我们的市场体制机制,优化市场结构。

  陆续推出互联互通项目,首先是沪深港通项目,从五年前开始推出。沪港通、深港通交易互联互通机制采用了订单路由方式实现了互联互通,有四方面的路径,这样的机制特点使我们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能够比较方便地打开直接交易的通道,总体风险可控。最大的特点是通过交易连接实现订单路由,通过结算连接实现清算和交收,证券投资交易封闭运行、额度可调保障运行平稳,结算所作为名义股东进行交易。

  通过 这样的沪港通机制,资本市场国内可以直接投资香港的股票,香港投资人也能够选择国内的股票进行投资,应该说能够满足投资者多元化方式产生。

  香港市场和内地市场相比,香港市场大部分市值是来自于内地企业,从实体经济来讲,盈利周期、产业周期走的是国内的经济周期。香港货币政策跟着美国走,投资者的周期有时候货币政策影响比较大,有时候实体经济利润影响比较大,不同周期内投资者多样选择,这样对内地市场发展、对内地投资者都有好处。

  沪港通、深港通开通以后对两地市场发展都有好处,目前来讲是重叠的地方。从南上、北上加起来有三千多亿,反应了投资者的选择。在互联互通的投资者开放下是非常成功的一个尝试。

  二是基金互认机制,内地与香港市场基金互认业务是指内地与香港证券市场允许对方在当地注册并受当地监管机构的基金向本地居民公开销售,内地基金可以到香港销售,香港基金可以到内地销售。内地到香港的资金累计汇129亿元人民币,香港汇出3亿人民币。这为基金投资者提供了双向选择的机会。

  三是沪伦通,2019年6月17日证监会和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发布了沪伦通联合公告,沪伦通业务正式开通,沪伦通主要采用存托凭证互挂的模式互联互通。

  华泰证券(601688,股吧)成为第一个本地企业到伦敦挂牌交易的公司,第一天成交两千多万美元,目前来讲机制运行良好。

  四是中日ETF互通,2019年6月25日,中日ETF互通正式开通,中日ETF互通主要采用已有的QFII和QDII机制实现了两地资本市场的连通。ETF国内的资金和日本多一个ETF的选择。

  五是债券通,和沪港通、深港通有点类似,通过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为投资者提供投资方的债券市场的机制安排,主要还是境内的,境外的投资者兴趣比较大,重点是给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的债券市场开辟了一条通道。2017年7月3日债券通正式上线运行,目前仅开通北向通,截止到7月份,债券通汇集了来自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1134家境外投资者,美国和香港投资者开户数量分别占32%和25%,二级市场2019年7月交易量2010亿元人民币,境外投资者净买入527亿元人民币。

  资本市场开放逐步减少境外投资者限制。

  2016年8月16日,沪港通总额取消,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推出了不设投资总额限制,2018年5月1日地沪港通、深港通每日额度扩大4倍。互联互通给投资者更多的选择,同时推出了H股的全流通,2019年11月14日,证监会正式发布了H股公司境内未上市股份申请全流通业务指引,全面推开H股全流通改革。这几年QFII、QDII相关制度不断放松,2017年的7月4日,外管局将香港RQFII额度总2700亿元,提升到5000亿元。2019年1月,外管局将QFII总额度由1500亿元增加2300亿元,2019年9月10日取消QFII和RQFII投资额度限制。并且将试点国家和地区限制一并取消。

  推动中国证券纳入多个国际指数并扩容,在国际上来讲全球比较大的指数公司编制一些全球的指数,特别是发达市场指数和新兴市场指数,国外大的机构投资者配置基金过程中追踪指数,中国股市股票纳入指数之后成为国际投资者的资产配置的标的。全球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总金额大概8000万亿,进入全球机构投资者的股票公司大概八千来个,全球的上市公司数量很多,但是有些规模非常小,有些是新兴市场的,纳入全球机构投资者视野的不多。有代表性的指数公司能进入指数一般来讲一下子纳入到全球大型机构投资者视野了。

  首先,推动MSCI,中国A股纳入这个指数,2017年6月份MSCI宣布将A故纳入新兴市场指数,新兴市场指数总量不到1000个股票。2018年5月31日A股正式纳入MSCI指数,初始纳入因子为2.5%。全球的指数基金一下子要变20%变化很大,为了降低全球跟踪指数调指数对市场影响,初始是2.5%。

  2018年8月提高到5%,2019年MSCI宣布将5月、8月、11月分三步提高到25%,这个比例增长是非常快的。

  2018年9月27日富时罗素宣布A股纳入其富时全球股票指数系列,FTSE GEIS。2019年6月份为5%,9月份是15%,计划2020年3月份计划从15%提高到20%。

  MSCI纳入新兴市场指数之后还有一个分级ESG,机构投资者要求上市公司对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公司战略怎么样、碳排放怎么样,有一套指标评价体系。按三个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三个,二级指标二十多个。纳入新兴市场以后40%会进入新兴市场指数,2007到2017年新兴市场综合指数和ESG指数相比,ESG合收益率高于4%,国内股票要努力进入ESG指数。我们正在制定ESG报告,要求所有上市公司披露ESG信息,信息披露比较好的指数公司就会关注,挑的表现比较好的纳入ESG指数。

  当然,国际投资者来讲,对ESG很关注,公司ESG表现比较好会升值,这方面也是国际的理念。

  同时,标普道琼斯也是全球三大指数编制公司。2018年12月标普道琼斯指数宣布将A股纳入其全球基准指数,今年9月23日将1099只A股标的以25%的因子一次性纳入其指数体系。

  彭博是国际金融市场影响较大的三大债券指数供应商之一,债券市场在国际投资市场是非常重要的领域,今年4月份人民币计价国债及政策性银行债券纳入彭博巴克莱综合指数,纳入过程中分步完成,全部纳入后中国债券在该指数总市值中占比将达到6%左右。以后全球现有成熟的国际大型机构,大多设有跟踪这些指数的基金,也在一定的期限内调整投资组合,通过沪港通、深港通或者QFII机制,纳入投资组合。除了证券市场直接对外开放之外,证券行业、证券基金、期货行业不断对外开放,今天各位领导提到这个事情。2018年4月份证监会发布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允许外资持股比例从49%放宽至51%。2018年8月份外商投资期货公司管理办法规定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者将境内期货公司持股比例放宽51%。三年不再设限。明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取消期货公司外资持股限制,4月1日取消基金管理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明年12月1日起取消证券公司外资持股限制。目的是允许境外证券公司在国内设立机构,和国内的期货基金同等竞争。相信在开放的机制下,国内的机构能够在国外的机构上,国际特别是一流的金融机构上学习他们的金融经验、学习他们的投资资产管理理念,学习他们各种各样的证券市场金融科技方面的技术,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在这种竞争格局下,使资本市场实现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极大升级。

  最后,谈一下全球衍生品市场发展趋势。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下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首先,全球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趋势,全球经济和稳定发展不确定性,中美贸易战以及英国退欧,全球经济的波动加大的。在这种加大的情况下,对期货市场、风险管理的从业人员来讲反而提供了一些机会、提供了一些机遇,增加了社会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当然要求也会增加了,不是原来的业务简单扩展,要不断创新业务模式,发现企业面临风险在哪里,管理风险需求的增长点在哪里。

  二是全球衍生品市场前瞻性创新意识不断增强,新产品和新交易模式也是不断的涌现,创新发展需跟上。

  比如说在产品创新方面,以美国为例,2018年期间美国的品种创新采取了自动上市,总体上市了近一万个期货合约,目前有点交易量,按FIA统计有一千多个品种,近年来碳排放天气、海运为标的的创新规模不断扩大,较十年前增长了十倍。交易模式方面随着科技与金融的融合,24小时不间断的电子交易在国际市场上十分普及,算法交易、高频交易等新的交易模式也成为促进国际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

  2018年算法交易、高频交易,信息流分阶段占了63%和72%,我们还有差距,国际期货中介集中度提高,业务模式呈现了多元化,上午方主席也讲了美国的期货经营机构类型比较多,数量也比较。

  总的来讲,美国的期货经营机构通过并购重组不断提高行业度,期货公司的数量在2006年171家,去年底仅剩63家,FCM并不局限于经济业务,而是覆盖了结算、仓储、物流、贸易、融资等业务,满足企业多方面的需求,多元化和精细化的业务为中介机构拓宽了盈利的来源,在这方面我们的能力还有一定的差距。

  市场互联互通驱使下跨境监管合作日趋紧密。期货和衍生品交易全球化变得越来越明显,全球市场深入融合,联动加强,跨境监管合作数量和复杂程度显著提升,国际监管行业与国际组织合作交流提升,不断增进共识、建立共信,立足于国际法的基本理念,尊重各国法律法规和执法权,加强监管执法,推动更加合理、更稳定、更具包容性的金融市场和监管企业,这是国际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趋势。

  总的来讲,我国期货市场发展潜力很大,我们的产品创新的力度还是很大的,今年有75个品种,这些对我们期货公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按去年底的数据来看,美国FII统计,美国1214个,德国300多个,英国195个,我们去年60多,今年会增长到70多,潜力很大,未来增长空间还是有的。

  期货交易所规模、服务创新等方面与国际一流交易所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商品期货里面挺靠前的,但是全球交易金融期货期权占80%左右,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从去年的持仓比来看,我们交易所的持仓比,比如说CME不到10%,国内的几个交易所全部加起来持仓量还不到一个10%。我们空间还很大。

  期货公司满足实体企业风险管理的需求能力,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长期以来我国期货行业竞争比较激烈、高端人才比较缺,制约了期货公司的发展。南华期货作为第一个直接上市的期货,开了一个头,还要扩大上市队伍,都是证监会监管的机构,要运用资本市场这个平台,把我们整个期货行业发展壮大。

  目前全市场共79家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开展了各种业务,总体来讲,资金不足、对冲工具比较少,还有很大的空间,同时面临一定的法律风险,风险管理公司与企业合作套保主要是场外协议,企业违约法律诉讼有风险,税收存在一定的限制,这个制度需要完善。

  下一步要积极稳妥推进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化发展,主要要稳步扩大特定品种的范围。刚才会长也说了我就不详细讲了,总的来讲,在期货市场是现代金融市场重要组成部分。资本市场规模不断提升,怎么提高效率?效率是期货市场风险管理能力,要在社会上普及,要促使更多的现货企业学习风险管理知识,掌握风险管理技能,实体经济、资本机构、管理机构、风险机构都要提高。十九大目标是现代化强国,人均收入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金融资产规模、社会财富规模未来增长空间是非常大的,和过去三十年不是一个数量级,现在金融资产有300万亿左右,以后是600万亿,一千万亿,需要我们期货市场、衍生品行业的从业人员把风险管理的技术、风险管理的产品、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向国际机构学习,向国际水平看齐,真正促使高质量发展,能够不断稳步推进,使中国的经济不但大还要强,成为真正的现代化强国,向前做到更大的推进。

  主持人:谢谢马院长对中国资本市场债券股票期货对外开放大的介绍,相信在大的背景下,实体经济、实体产业客户也遇到了自己的机遇与挑战。接下来进入论坛比较创新的环节,也就是对话环节。

  这次对话邀请了两家比较有特色的跨国企业,一家是嘉吉集团,从境外走进境内的跨国公司。一家是浙江物产是从境内走向境外的跨国企业,接下来围绕着全球化经营与风险管理中间遇到的一些问题、难点以及经验分享进行对话。有请对话嘉宾嘉吉集团金属供应链董事总经理、全球风险总监董宇昕;主持嘉宾浙江物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沈利霞。

  沈利霞: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下午好!在以期货和金融为主题的盛会,南华期货让我们两个做实业的来参加论坛。

  今天早上翻了整个会议的名单,就我们两颗绿油油的韭菜到现场。期货界都是做一些金融设计,我们确实在TAD做经营,双方会有一些相互的支持教会。今天下午由我和嘉吉的董总做简短的介绍,同时有一些互动。首先,有请董总上台介绍一下自己。

  董宇昕:首先,谢谢中国期货协会、南华期货,特别恭喜南华期货今年成功登陆中国A股主板市场。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嘉吉公司,我们是一个美资企业,从营业收入商来说是最大的非上市企业,154年的历史,主要业务范围是农业、食品。在农业方面主要做谷物和粮食,从生产国放到比较缺的国家,有金融板块、工业板块,嘉吉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散装货轮的运营者。

  现在看到的是嘉吉公司的分布,嘉吉公司有16万员工,分布在70多个国家,总体上来讲,主要的业务范围是在北美和南美,占总投资大概60%左右。亚洲是嘉吉板块中增长最快的,每年增长幅度也很高。我们和中国工商银行(601398,股吧)是同样的评级,资本和债券市场上相对良好。

  嘉吉公司在中国40多年,第一家工厂在中国台湾,今天为止在中国大概1万员工,60多家实体企业分布在全国上上下下。

  现在看到的图是嘉吉农业供应链,农产品(000061,股吧)供应链以玉米大豆和棕榈油为例,简单说一下棕榈油,嘉吉在棕榈油的板块大概5个庄园,17家工厂销售到全世界各地,95%的棕榈油不是自己产的,而是小农庄产的,大致在印尼收购,加工在印尼,分析在瑞士的日内瓦,贸易和市场在新加坡,目的地精炼有可能在中国、有可能在越南,下游需求消费国。棕榈油跨境经营六个不同国家,当涉及到固定税收、固定税率在哪里,纳税主体是哪个,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这次李总请我们说跨境经营的困难,嘉吉困难很多,特别是跨境经营。

  现在发现交易的复杂度也在增加,图上是铁矿砂价格图和波动率。在工业时代主要还是以需求作为供给的总量,但是后来发现上个金融危机以来,流动性或者价格越来越偏离于需求根本面的情况,所以你会发现从2007年以后或者2008年、2009年波动率有很多不同因素造成,可能是流动性、可能是突发的政治事件和经济事件。这对跨境的经营造成了很大的困惑。

  对我们来说,跨境经营或者贸易有三个不同的风险:

  第一,资金。所有的贸易货物交流涉及到资金交流。

  第二,把货生产国运输到销售国。

  第三,风险。风险由不同产业链、不同参与者分享替代。

  大家对前两块风险意识相对成熟,第三款稍微不足,当这三个在一起特别是跨境时需要一些特殊的因素需要考虑。贸易商我们所承受的是市场价格风险、信用风险,也承担一些物流风险,还需要承担一些资金的流动性不足。我们能做的事情是把他们通过不同的化解方式给买方和贸易方。

  化解风险有不同的手段,有金融工具、期货调期、交融合同。对我们很重要的是可以通过食物贸易合同化解一些以后所说的信用风险、期货风险、交易风险因素。

  跨境交易时有一些困惑:仲裁地选择、标的货物选择,这是我们所说的问题,包括保证金的安排,缺少境内可交易合约等。

  我们在风险管理上寻求低成本对冲手段,贸易企业跨境交易参与比较多的来说会更低成本,会把风险管理和货物价格绑在一起。我们也会有一些基差风险管理、产业链中超出线性的风险识别与化解,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当中有很多交易员、风控团队探索。我们希望和同业能够建立同业市场运行,特别是贸易市场、期货市场,对我们能够降低这些风险有很大的帮助。

  谢谢大家!

  沈利霞:像嘉吉这样一个优秀的企业一定有优秀的原因。嘉吉通过几张短的PPT可以看出,以嘉吉强大的实体,包括产品产业链上的延伸,同时结合风险的对冲机制,使得嘉吉在这个广泛领域、多品种领域在全世界布局。

  相对嘉吉来说,我们公司显得比较年轻同时又更多的本土化,嘉吉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标杆。

  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公司的背景,我们是物产中大(600704,股吧),上市公司是600704,也算是连续多年进入世界500强。但是我个人认为世界500强还只是世界500大,离强还有一点距离。作为中国的本土企业首先有一定的规模,再不断改善经营,再往强的方向发展。

  整体来说,物产中大是浙江省第一家混改进行上市的企业,现在所有的业务都在上市公司的平台中,这样有利于规范化运行。大大小小境内外集团拥有390家的子公司,这样的管理跨度其实也是蛮大的。我们基本是一个纯贸易的企业,员工近两万人,作为一个流通企业来说质量也还可以。作为物产中大来说,标准以大宗流通企业为己任的公司,覆盖了钢材、原材料、能源、化工、汽车、跨境电商、橡胶,我们非常注重平台化的业务,典型大平台、小前端的运行模式,能够保障业务在一线作战,整个公司以平台来支撑,比一般的公司效率会高一点。

  大宗商品板块占了营收95%,基本上靠流通做业务的一家企业,实物量大大小小加起来1亿吨左右,估计到年底到国际板块的业务量100美金不到,说我们是国际化,国际化其实才刚刚开始。

  整个国际化分了三个阶段,2008年之前由于整个中国之前需求非常旺盛,那时候都是从进口开始。包括嘉吉等世界上很多做大宗商品的国际公司都是我们的供应商,基本上来源于跟他们的合作再慢慢认识外部世界。到2016年时,我们国家类似于钢铁很多重工业开始产能过剩,同时对原材料渴求非常强,这个阶段把中国过剩的产品向国外分销,同时把世界各地的原材料进口过来。那时是我们相对来说比较繁忙的阶段。

  但是,在这两个阶段所有的据点,包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都是中国本土,在中国进或者出。2017年以后整个集团包括公司有大发展,开始用全球化思考问题。在中东、东南亚、南美,除了现在反倾销的一些地方,公司派团队作为代表方式做渠道化建设。特别是这几年已经开始用全球采购、全球销售的方式来解决我们之间的资源配置。

  今天借这个场子呼吁一下,有先进的团队加入我们公司,公司会支持每个团队往前发挥它自己业务的作用。

  嘉吉董总更多分享的是风控经验,从我的角度来说,更多的是困惑。这几年怀着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个自信走出国门,在国外确实碰到很多问题。对标一流企业:

  第一,体系化建设不足,某种意义上需要整个团队支撑,这个方面还是比较欠缺。

  第二,人才储备相当不足。今天这样的会议我个人觉得金融人才特别多,但是金融人才加入我们实体、加入我们团队很少,毕竟离我们很远。今年我们到浙大、到好的高校里面花高薪请,但是还是在犹豫。实体经济的人才特别是国际化的人才更加稀缺。

  第三,本地化经营不够。虽然这几年以香港和新加坡为平台推本地化人才,但是真正本地化人才确实难找。相对于金融我们实体更坚固。

  上个月去越南,很多看工厂都是坐着摩托车进去的。毕竟做实业相对来说要辛苦一点。

  第四,资金的调度。嘉吉是全球性的大公司,这方面相对来说好一点,但是为我们来说外管的政策,要以自己的业务慢慢积累海外的信用,银行支持虽然每年都增长,但是这个增长不能以资本满足的需求来满足我们的业务,包括现在国内外管监管比较严,有时候做业务非常困惑。

  短时期也会寻找到一些方法,譬如把单子扔给嘉吉,由它来处理好一点。

  仓储,我觉得作为大宗商品一手连着金融、一手连着仓储,一手连着物流。资金和物流永远是制约我们或者影响我们做大宗商品往前走的两个手,如果这两个强了,整个国际的推动比较强。有一点从我们做实业这几年的体会,确实这两年中国的强大,包括中国大宗商品这么巨大的交易额,在未来不断地会影响海外市场这点信心我是有的。包括去开发越南市场,现在跟越南市场说能不能尝试着以上交所期货的价格来点价,我们都是实体客户,要不断地去跟他推广我们的想法,哪怕拿一两千吨的单子先试。为什么今年业务增长还不错,因为已经联合,所有的风险我们承担。海外推广过程中自己要有一定的定力,包括要跟他做服务商,不要作为对手。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国的定价制度往东南亚推。

  今天跟南华期货交流,我觉得我们先行,后面期货公司后行,我们打一个前战,从贸易角度拓展海外市场。

  结合刚才的不足有几点思考:

  人才、核心客户选择、本地化思路以及销售、衍生工具。今天是一个期货会议,重点解释一下衍生工具对我们的帮助,为什么今年销售规模有大的飞跃式的上涨,就是因为依托了衍生工具给我们做了短期的风险保驾护航,才有这个能力或者有风险的感觉成交现货市场。

  我觉得一个公司的成就,要成就自己才能成就未来。我觉得像我们这样的公司立足点一定是现货,所有的衍生工具都是为客户、为订单所服务的。未来有一天,产融结合或者金融结构看中我们,携手会有一个更好的未来。谢谢!

  下面我跟董总再唱一下双人簧,有请!

  董总代表嘉吉由外向内,嘉吉在中国这么多年有丰富的经验,我们刚刚跨出国门,以中国人或者本地人看世界的方式。今天不仅是我们两个互相的对话,借此机会有很多向嘉吉学习的东西。董总,目前嘉吉在供应链跨国经营过程中,相比以往,现在大宗商品流通比较多,中国大宗商品关注越来越多,你觉得有什么显著的特点或者有什么变化?

  董宇昕:你的问题很大。第一,我特别想申请到浙江物产,我觉得前景非常光明。就着你的话题说人才储备,人才储备不止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问题,嘉吉这样的跨国企业走到中国也有问题,这是跨境经营当中特别大的缺失。

  以嘉吉为例,管理团队超过一大半现在还是外国人,嘉吉一年的营收大概1100多亿美元,统计数字是30%中国作为最后的消费者。但是中国的事业部大多数向新加坡汇报。嘉吉有多少的经营管理是本土化的?也有很多需要走的地方。

  第二,最近我们的价格和风险管理受到一些非基本面和政治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之前没有看到过。2008年之前嘉吉有基本面分析团队,会到田里面看收获怎么样,会到不同的地方看消费情况怎么样,有了这些数据之后比较信任我们的判断。三四年前我们头上飞着几百颗卫星,能够看到所有美国农业部的预测是不是准确,比农业部出来数据之前就知道了。卫星可以看到钢厂是否运作,这些信息来源渠道以前对跨国企业来说是优势,现在有更多的信息来源是我们现在还不能掌握,这是一个挑战。不知道中国企业是不是这样?

  沈利霞:首先,嘉吉为什么做得这么好,就是因为董总这样的中国人。

  第二,简单数据的收集,到今天为止供应需求所有的数据都会非常清楚,这两年由于环保等问题还是会打乱,特别是做现货的,会出现价格剧烈波动。在未来几年还是常态,现在很多调控多一点。有时候研究宏观,宏观很多数据不能非常客观地指导我们短时期微观的操作,这两个方面要互相结合。

  董宇昕:补充一句,现在问嘉吉的高管晚上睡不着的原因是什么?最担心的问题是负利率,过去历史当中从来没有负利率的时代,这个时代带来什么变革我们也很期待。

  沈利霞:我觉得面对国外全球的市场,做现货、做期货的客户风险永远是必须要考虑的,嘉吉有一些什么好的对于客户信用方面的建设性措施或者对整个交易的风险有什么管控的独到措施?

  董宇昕:嘉吉风控从董事会开始,董事会有一个风险管理委员会,会定期开会制定嘉吉的风险敞口,风险管理下放到两个大宗商品风险委员会和金融商品风险委员会,这两个委员会实行敞口风险的管控。在这个委员会下面我不是金属供应链,我属于嘉吉风控管线的,看金融板块和金属管理链的。风控是一条垂直的管线,直接向董事会、最高管理层汇报,所有的风险各个办公室各个条线都是嵌入式的。我们有两个职责:一是对嘉吉管理层汇报敞口,一个是对市场有一定的观点。如果敞口被突破的话,第一件事是要求事业部把多余的库存砍掉,这是最后做的事情。

  对风险管控有一些信用风险有自己的模型,有几万的数据,我们做了一个数据模型,对每个客户的风险报表都有一个判断。然后会进入风险计价,计价最后会嵌入到事业的资本金消耗。做一笔生意,资本金消耗和成本都是不一样的。

  沈利霞:风险消耗好比一个部门,如果有很多无风险或者低风险的业务同时配比一些高风险,是不是这个概念?是一个总包的概念还是?

  董宇昕:我不认为交易有风险的。从我们角度上来看,每个交易对手把它评级是从1到23级,会细化到23级以后每个客户都有一个评级,每个交易的期限和保证金情况、跨境、币种都有了不同的影响。所以,最后化解到一个数量时,有风险计量,分可预见损失和不可预见损失。每年有资本金计算,嘉吉给你5亿美金,这5亿美金回报是4000万美金,5亿美金的计价由不同风险的计价单位所组成,做一笔交易如果客户不太好,期限又特别长,对风险计量消耗比较大,5亿美金很快消耗完了,超过5亿美金之后不能做生意了,除非到管理委员会要求更多的额度。

  沈利霞:在期现结合的交易下,嘉吉如何来处理仓储、物流、融资的问题?在目前来说做期现结合情况下会涉及比较多一点。

  董宇昕:要不然先请您介绍一下您在这方面的经验。

  沈利霞:我们公司相对比较简单一些,期现结合情况下,期货中心都是为现货做保驾护航,所有现货和期货体系下的仓储、资金、物流、融资的问题类似于嘉吉,商流、物流、风险流都是垂直条块管理。这方面我个人觉得我们浙江物产风控做的比较到位的。像我不能动任何资金、物流等其他风控方面,全是各个部门相互监督,保障了在期现结合下风控体系的健全。期现结合情况下只是业务的一种结合方式,不影响原来风控的要求。

  董宇昕:嘉吉方面,期货市场是套保的工具,我们有自己的自营盘,日内瓦有一个本子,嘉吉只有在这个地方拿一些有方向性的投资,所有的事业部、所有的投资管理都是统一的,没有任何与实物贸易不需要的一些头寸。

  沈利霞:在期现结合下,这个保障公司所有的业务稳健。就期货的保驾护航不一定带来多少利润和盈利,起码能保障业务没有太大的风险能够让你过度投资。这点是向嘉吉要学习的地方,还是要保障主渠道核心业务的定位。

  借此机会,再请教一下如何看待目前衍生品服务与合作。我觉得这个背景还是要在国际化下运行能不能提供更多的工作。今年我们也做了一些跨境的国际市场订单,同时通过国内期货、期权交易组合的业务。有一单把新加坡赚的利润全部亏光了,现货亏的,期货配置在境内,所有的利润在境内。我们这样的公司一下子全亏光了确实是非常的痛苦。境外的会计事务所可以通过一定的安排来解决报表的亏损问题,现货新加坡做的,风险是由本部带的,挂账解决,但是外管解决不了,很多外汇的问题非常头痛。今年好不容易补了资本金,明年是业务无法预知的,还涉及到税务问题,嘉吉如何来平衡这方面的关系?

  董宇昕:和嘉吉碰到的问题一模一样,我们也碰到这样的困惑,跨境经营有时候有盈利、有时候有亏损,更可怕的是从经济层面来说,亏损在一个高税负国家、盈利在低税负国家。对嘉吉来说也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唯一好的是嘉吉跨境源头稍微多一些,通过价格管理来处理。但是这是我们问题最多的地方,稍后和沈总线下交流可以互补一下。

  沈利霞:如果期货在境外同一个会计主体下进行操作,我觉得更好的。不知道后续是否可以跟南华再沟通一下。很多跨国公司走出去的企业实实在在有这样的需求。

  董宇昕:南华期货是嘉吉开户最早的中国本土公司,跨境经营全球化公司和一个期货公司合作,对本土团队来说是很痛苦的经历,要过全球审核,要托好几个月、好几年,非常感谢南华不离不弃和我们走过这段经营。这也是跨境经营碰到另外一个问题。

  沈利霞:由于时间关系,最后一个问题,各自举一个失败的案例或者成功的案例来分享一下难点或者经验。

  我只讲失败的,因为成功的案例太少,单业务赚钱不算赚钱,项目上的赚钱、长远的赚钱才是持久的。我原来是做财务的,因为失败的案例把自己变成业务。早些年中国造船,公司的宗旨是生产制造服务业,帮船厂做材料配供,接单、制造、出口。随着经济巨大的波动,开保函、做业务变成造船厂,硬生生把自己搞成船东,组成远洋运输,财务变成做航运慢慢做出国际业务。

  如果当时可以对冲一下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今天的视角看这个问题,硬生生看着它趋势往下,但没有办法保护自己。当然,巨大的风险对于一个公司来说也是非常好的反省和进一步反省自己风控体系、业务体系的机会。一个公司的成长肯定是从失败中总结教训往前走的经验。

  董宇昕:失败案例太多,成功对风控来说不出事,有经验的都是失败案例。说一个最近的我看的例子,今年阿根廷发生了一些政治动荡,8月第一周有一个选举的结果出来,和大众期望不太一样,阿根廷在一天之内减30%。我们当初认为是无风险的交易,不说具体金额,有一个阿根廷对本地的敞口,当时我们选择是在阿根廷本地的外汇期货市场做的对冲。如果两个合同是等值的话,你认为完全已经套住了,外汇上面没有敞口。通常在中国或者一些发达国家利率是很低的,如果说一个期货的合同,一年以后套保的是期货合同,应该做一个限制。一般是2%、3%可以忽略不计,但是阿根廷市场30%贬值的情况下利率60%,当时发现我们投存不对。

  当时应该是3/4的比例,在当地市场套保的数额应该是75%对境外,就境外砍、境内加,亏了一些钱。你会发现市场三天之后因为有过一些激动的动作又回来,发现你投存又错了。投存管理要求风险必须匹配,否则计价在公司内不能通过的,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惨痛教训,这些是风险管控最基本的常识,但是我们没有看见,期货市场应该算的是NTV值,而我没有算,这个市场中来回挤以后,是非常失败的风险管理。

  谢谢大家!

  沈利霞:对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董总和沈总又轻松、又精彩的对话,引出了很多大家的思考,刚才提到了关于期货中介机构具体的要求,稍后在接下来的对话环节会给足大家一些答案。

  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刚才两位嘉宾的对话,接下来由期货中介机构做对话,也是两个不同的背景,一个是国际走进中国的期货机构摩根大通,一个是境内国际化走到境外的横华国际,就全面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进行对话。对话嘉宾是摩根大通期货总经理魏红斌,主持嘉宾是横华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联席总经理江林强。

  主持人:非常感谢董总和沈总又轻松、又精彩的对话,引出了很多大家的思考,刚才提到了关于期货中介机构具体的要求,稍后在接下来的对话环节会给足大家一些答案。

  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刚才两位嘉宾的对话,接下来由期货中介机构做对话,也是两个不同的背景,一个是国际走进中国的期货机构摩根大通,一个是境内国际化走到境外的横华国际,就全面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进行对话。对话嘉宾是摩根大通期货总经理魏红斌,主持嘉宾是横华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联席总经理江林强。

  江林强:先生们、女士们,各位领导下午好!不知不觉国际期货大会已经15年了,记得在2005年时第一届国际期货大会正在推动中资境内期货公司在港设立分支机构。2006年南华在内的首批6家境内期货公司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经过十三年的发展在香港中资的期货公司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差异化竞争格局。

  今年南华期货的领导制订了国际化的战略,全面聚焦全球清算业务,全力打造中资全球清算第一品牌。

  南华和横华一个是境内品牌,一个境外品牌,大家熟悉的是这家期货公司竞争优势是在零售业务,零售业务是一个C端的业务,清算业务针对的是FCM,FCM是一个B端的业务,为什么会去做出这样的战略提升?这个得力于公司领导在全球的战略布局。

  横华国际在全球的布局,在英国伦敦、美国的芝加哥、新加坡、国内、香港、都有分支机构。这些分支机构承担着香港交易所、新加坡APEC亚太交易所和新加坡交易所,美国的CME集团、美国ICE US,以及国内三家交易所国际化产品的清算。

  公司将在客户关心的三个方面全力打造全球清算业务的服务能力:

  第一,产品线足够丰富。我记得2007年刚刚开始境外期货业务时还是传统的人工交易模式,那时期货交易业务毛利率非常高的。开始使用AIP(音)的电子期货交易平台,把AIP(音)平台功能改装到我们易盛系统里。随后越来越多的期货公司出来,形成了一个充分竞争的格局。现在又回到了人工交易的模式。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轮回,而是服务的升级,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体现。现在除了场内电子交易品种以外,还在交易一些结算+交易、TAS交易,TAS是产业客户普遍使用的贸易定价方式。同时做黑色、能源化工产品的掉期。CME亚洲客户的首单青岛FOB是横华国际在今年九月份做了第一单交易。现在每个月清算的掉期业务达到一万手以上。传统的经纪业务是红海的业务,通过这段时间探索发现场外业务是蓝海的业务。

  第二,要做到系统支持足够广泛,现在系统看到的是普遍采用的系统,AIP系统可以把境内、境外期货、现货放在一个系统里面。

  第三,清算费用足够低。我们知道一些对冲基金的策略买入同一个行业毛利率高的上市公司股票,抛出毛利率低上市公司股票。这种方式在今年原油下跌盈利非常明显。未来期货公司也会面临这样的情况,当我们毛利率低的时候很可能是淘汰的对象。

  期货经纪定价主要是客户博弈上。境外和境内很大不同,主要是清算手博弈,客户端一样的。如果说清算上手可以成本领先,可以给毛利率大幅提升。

  我们给清算业务客户提供系统化培训,不局限系统培训,会为清算业务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服务。还会培养全球各个交易所的实物交割能力,具备LME金属的交付能力,现在已经能够做到的是SGX20号标胶,TOCOM3号烟片胶交付能力。

  横华国际唯一能够在TOCOM、SGX、LME交割同时满足客户的公司。使贸易套利客户整个系统中形成安全的闭环。如何形成安全闭环?我们将横华国际期货的服务能力从B端再次延伸到C端。

  接下来会与摩根大通一起探讨,和PB战略合作如何根据各自的优势扮演不同的角色。

  提升服务素质和加强合规建设的关系,一般我们讲的是期货公司是严格受监管的公司,会谈一谈合规建设的问题,比作动如脱兔,静如处子。

  最后,欢迎体验横华全球清算服务。我们认为加入横华全球清算就是拥抱蓝海,谢谢大家!

  下面有请摩根大通总经理魏红斌女士!

  感谢主办方让境内机构谈走出去心得,请境外的机构谈走出去的心得,接下来把时间交给魏总!

  魏红斌:谢谢!首先,介绍一下摩根大通集团,摩根大通集团说起来也是百年老店,有两百多年。如果从最初摩根大通银行1799年在纽约设立开始,1871年是摩根大通前身的设立,1879年正式成立,2000年大通银行和摩根大通合并了,摩根大通银行全球业务上四大板块:

  一是企业与投资银行。

  二是资产管理。

  三是商业银行。

  四是零售和消费者社区银行。

  零售和社区银行、商业银行是在北美运行,其他两个板块全球和主要的国家和地区都有运营。我们的业务是期货业务,如果从大的板块来看,是属于企业级投资银行板块下面。在企业级投资银行板块下,一方面是对全球的大企业进行服务,提供一个一体化的企业银行服务。另外一方面是投行业务,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市场服务业务。在这个大板块下,投行业务下的证券业务。在中国证券公司和风险公司两块牌照下,两个法人实体下,在其他地区很多都在一个法人实体下,这两块业务有很多利益可以共享的。

  摩根大通2018年1115万亿美元,净利润是325亿美元,每股9元净利润。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公司,摩根大通凭借多元化的产品,为全球的客户提供全球化一体金融服务。说到中国,期货公司2008年设立,到今天运作11年了,在这个当中从不太熟悉了解中国期货市场运行到慢慢地了解规则、了解市场,慢慢让公司更接地气、更好地为企业进行服务。

  从战略定位的角度来说,摩根大通只服务于机构客户,只服务于一些大的企业和机构。从企业来说,我们会服务不仅仅是一些外资背景的企业,还有很多国资背景的企业、上市的民企都是我们服务对象。

  随着去年原油产品对外开放,铁矿石对外开放,我们大量引入投资者进入期货市场交易。

  大体情况介绍到这里。

  江林强:谢谢魏总给我们的分享,有很多的问题想问魏总,一个外资投行背景的期货公司,为什么会到中国来办期货公司,到底有什么样的一些经历?整理了四个问题:

  第一,摩根大通期货如何跟随中国进一步的金融对外开放来布局中国市场。

  魏红斌:摩根大通在2007年就设立了中国的法人银行,依托法人银行开始向中国的企业服务,有的是海外的企业在国内的公司,还有中国本地的一些企业。主要的一个是利用摩根大通全球服务能力做跨境的业务,帮海外的公司走进来,帮国内的公司走出去。在大的战略背景下,2008年时衍生品业务这条线决定在中国设立一个期货公司。因为我们的客户有风险管理的需求。其实很多时候一些决定,是因为背后有客户的需求在推动。当时有好几个很重要的客户已经在中国落地、已经在中国进行经营,在全球已经做了风险管理。当时起步比较早、比较新,在这个推动下,我们觉得为了服务我们客户,而且看好中国期货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十年前期货市场无论从规模还是品种各方面都比较弱小的,集团领导层看好中国的整体市场,所以他们决定要投资,在2008年时我们参股了一个期货公司,后来更名摩根大通期货公司。

  全球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在很多场合都表达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以及摩根大通在中国长远投资的信心,在很多公开场合提过,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是看未来两年、三年、五年,不是看未来二三十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目前全球500强企业中30%是中国的名字。从集团来说,我们要服务于全球客户,中国客户是一个很重要的客户群体,所以要在中国进行投资。

  摩根大通除了有银行、期货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在证监会对外开放新规出台之后我们也申请设立了摩根大通证券。摩根大通在中国的金融牌照都有,在这个前提下可以为我们客户提供更好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江林强:我们也比较感兴趣摩根大通期货这些年来在中国的经营模式是怎么样的。

  魏红斌:总的来说,摩根大通在中国期货市场经营规模比较小的,跟南华一流大公司不好比。经营战略是专注细分市场,目标定位是服务高端金融客户,主要是一些大的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实体,以及服务教多的国企、上市的民企。除此之外,像QFII,以及海外的客户群。这些是我们的目标客户群。

  至于怎么样去引进目标客户群来做期货?依托股东的优势是我们最主要营销客户的方法。摩根大通有一个比较好的机制,全球资源共享。比如说人在中国,很难去知道美国哪个客户或者欧洲哪个客户具体有什么需求。全球团队有一个合作的模式,会把中国的产品推给海外团队,由海外团队直接跟客户那边做一个最基础大框架的推广,客户如果有兴趣的话中国团队会进行一个很细的跟进,给客户讲解一些规则、合约、交易、清算,解决一些合规法务、风控相关的问题,这个合作模式下,可以把产品推向全球客户。

  中国本身有法人银行,法人银行上面有很多优质的客户,例如国企、上市企业、大的非上市民企,这些企业都是我们的目标客户群,如果在商品方面有对冲需求,我们会和企业银行团队合作,跟他们进行量身定制的风控管理方案的设计,服务客户风险管理的需求。

  江林强:您不是来分境内期货公司的蛋糕,而是带着蛋糕来的?

  魏红斌:我们是竞争者,这个市场也够大。到今天摩根大通在所有排名中仍很小,南华、永安这些头部公司占比非常大,我们做了细分的市场。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有优势服务他们,比如说境外更好做风控报表、信息,以及风控的对接、法务团队,对海外特别是总部的联系沟通这方面可能有一定的优势,这些客户可能会成为相对比较稳定的一些忠实客户群。 总的来说,我们和南华没有太直接的竞争关系。

  江林强:我反而认为多一些竞争可以提高服务水平。你们有很多的跨国企业,也吸引了很多海外的客户进入到中国来,在引进国际投资者中碰到的问题有什么?现在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国内越来越多的品种国际化,我们也需要把海外的投资者引进中国来进行交易。现在已经搭建了这些平台,我对您的经验比较感兴趣。

  魏红斌:可以分享一些我们碰到的问题,通过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呼吁希望更多人推动,能够推动监管层做一些变更,使得这个市场更加有利于引进境外投资者。首先法规层面,今天上午方主席也分享《期货法》已经进入了人大立法,但是由于《期货法》的缺失对一些海外企业进入中国有一些保留的意见,希望《期货法》在这次人大立法时把一些事项明确。

  比如说中国《破产法》中对竞争结算没有明确的,以及对支付的最终确定性没有明确。由于这些没有明确使得法律基础很模糊,对一些大的外资企业来说会有一些疑问也会有一些担忧。

  关于交易所层面,证监会已经把我们国内四个交易所都认定为QCCP,这是非常大的进步,而且公布很多数据,对于海外投资者来说对交易所更了解、更有信心。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我们也希望由证监会主导推动,使得中国的交易所能够得到欧美的主要监管体认可,成为认可的QCCP,这样对降低整体交易成本有影响的。刚才江总提到在交易成本方面,最好减低交易成本,有利于客户。但是由于中国的期货交易所不是QCCP,摩根大通在全球业务是摩根大通证券做业务,根据资本金占用的规定,由于不是QCCP,按风险计价的资产费用比较高,报出来给客户价格要加上去就会比较高。如果能够进一步推进QCCP的认定会使得市场参与的成本会更低。

  江林强:是不是理解为境内交易和境外交易很大不同,境内当做经纪业务,境外更多是交易对手方来处理?

  魏红斌:也不是,期货在境外会认定是中央对手方,即使是QCCP,我们每年会对交易所尽调,从我们自己作为参与者的层面有一个很好的了解确保安全。作为一个对手方也对的,从个人角度来讲是中央对手方。

  江林强:最后一个问题,横华在全球有很多个清算会员,同时我们也在执行着大量的交易,非常渴望和摩根大通这样的PB进行一些战略合作,在交易过程中经常发现有时候扮演的是执行经纪商的角色,有时候我们又变为清算上手的角色。

  从摩根大通拿价格,但是清算放到我们这里来。有时候通过我们电子交易平台产生交易,又希望我们把头寸给到摩根大通。通过摩根大通PB服务的能力把我们的扮演角色更加简化、更加方便,有时候作为四方协议周期非常长,而且过程也非常麻烦,所以我想和魏总探讨一下这方面合作的可能和合作的方式。

  魏红斌:谢谢江总!可以简单介绍一下PB的模式,一般是主经纪商的业务,客人会跟PB签协议,通过PB可以做很多种金融产品,包括股票、证券、证券衍生品、期货、固定收益等很多商品可以做。PB会统一把敞口做一个管理,把订单发送到交易执行单位,交易执行完之后PB也会给客人提供相应的账单,而且这些账单会整体做核算,有时候可以在资金使用方面更有效率。

  PB业务在过去十来年发展比较快,我觉得对很多基金都很喜欢用PB业务。

  有几个优势:

  不需要找很多经纪商,找一个主要经纪商,通过一个主要经纪商到相关经纪商。一个平台做很多个金融产品,而且一个平台上面可以把这么多的风控都解决,解决成本有优势。我们线下可以交流这一块。

  另外,刚才沈总提过一个问题,你们在风险管理当中境内和境外有一个套保,一边有盈利,一边有亏损,资金流无法解决跨境,还有税收方面。我顺便分享一个信息,摩根大通银行是可以做这个业务的,摩根大通银行开户可以直接做全球商品的OTC业务,这样的话国内的法人是可以在国内用国内法人做期货交易,也可以参与境外商品,把风险敞口对冲掉,可以线下交流。

  借此机会分享一下关于“反洗钱”的问题,在引进境外客户当中。不仅仅境外客户,自己本身集团方面也一样非常重视反洗钱和制裁黑名单的问题,我们在做尽职调查的时候发现国内大宗商品农产品来源地无法追溯的。比如说上期所可以注册制,知道商品产地在哪里,我们可以通过反洗钱筛查这些在哪里。但是农产品没有,农产品现在很多用质量标准,没有来源地。比如说这批豆子究竟从哪来其实不知道的,这就会有潜在的反洗钱风险。希望跟交易所直接去推进或者是把它从可交割品列出哪些可交割,哪些不可交割或者直接改为品牌注册制,这样可以解反洗钱的风险。

  中国实物交割方面可以参考是否可以推出一些可替代交割的制度,万一真的不想交割,有什么机制可以不交割,避免一些高风险的可能。

  江林强:这个问题我谈一下我的看法。首先作为受严格监管的期货公司,都要合规。农产品是不是有原产地标识,没有吗?

  魏红斌:很多农产品上面不要求,所以没有相关的标识。看一看怎么把可替代交割放在交割里面,也是可以探讨的。正好觉得有此机会提出来大家以后可以交流,跟交易所一起探讨交流。

  江林强:再次热烈掌声感谢魏总,谢谢!

  主持人:再次感谢魏总和江总精彩分享,最后有请圆桌讨论嘉宾:

  主持人:上期所国际合作与业务发展部总监朱江鸿;

  郑商所国际合作部总监、新加坡代表处首席代表汪琛德;

  大商所国际合作部总监陈安平;

  中金所国际发展部总监游航;

  港交所内地客户发展部主管林琦;

  新加坡交易所上海办公室总经理陈世亮;

  芝商所集团董事总经理(MD)兼亚太区负责人Christopher Fix

  主持人: 四位国内交易所和三位海外交易所嘉宾。国内交易所嘉宾是国际部,海外负责国内市场。今天话题是高水平开放,高水平开放至少有一个概念是确定的,是双向开放,意味着海外投资走进来、中国投资走出去,所以把走进来、走出去的交易所都请到这儿来了。

  2018年3月份原油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最关键一点原油期货一出市就与众不同,是国际化的。运行一年多来上期所做了很多工作,想问一下朱总,这几年上期所在引进国际市场方面有什么经验和展望?

  朱江鸿:非常感谢南华期货给我们这么好的机会,非常感谢中国期货业协会和南华期货搭建这么好的平台,非常荣幸、非常高兴,相信今天和大家会分享很多精彩观点,非常期待境外交易所介绍很多经验。刚才问了原油的问题,就把原油期货运行情况和具体的情况跟大家分享报告一下。

  去年3月原油期货上市以来已经运行一年多了,一年多品种交易平稳、结算不差,交割顺利、风控严格。市场功能总体初步显现。在一年多,原油期货的日均成交量是15万手左右,持仓量2.5万手左右,进行了15次的交割,交割量达到了1800多万桶以上,交割金额超过了80亿元。所以,总体而言,我们品种相对而言上市初期取得了成功,有点王婆卖瓜,我们觉得这个数据挺亮丽的。市场体量来看,中国第一个真正国际化的品种已经初步接受了整体的市场检验,全业务流程对于市场而言已经畅通了,已经接受了市场检验,而且为今后的国际化品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很多经验。

  关于在引进境外投资人做了什么工作,说实在的,这个品种孕育了17年才出来,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很多工作没有办法在短短时间内很具体跟大家说,简短说基础的东西,期货法境内交易所高层论坛王总已经介绍了,讲了,这方面不具体说了,作为国际部的人士讲一些具体的业务层面。

  首先从境外注册来看,在境外设立了新加坡办事处,取得了新加坡和香港,分别是RMO和ATS注册资格。取得注册资格之后不断加强研究,将来不断推出境外开户的单。在交易方面不断完善交易机制,比如说今年5月份在释放性制度方面也进行了很多优化。大量调查以后投资者觉得在这其中有很多问题的进行改进。

  在结算方面,不断和境外的银行进行沟通,把业务指引发给大家,从而提高RNA(音)账户开户效率和提升服务,以及在交割方面,目前交割品种在中东,将来会不断扩展交割方面的可交割资源。

  在市场推广方面,我们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例如新加坡、伦敦、美国)都做了很多个市场工作,而且开通了很多服务的热线,包括新加坡中外办事处,经常回答市场咨询问题,包括尽职调查和业务方面的咨询。将来也会在境外市场推广方面做工作。

  主持人:原油期货上市之后个人判断很成功,国际化从我来看理论来说很有希望,原油期货有国际竞争。

  汪总是做PTA,PTA国际化比较担心,不是原油、铁矿石大的进口,国内市场定价性很高,在PTA方面应该更有体会,或者说体会跟别的交易所不一样,请汪总谈一谈你们PTA国际化的情况。

  汪琛德:交易所也是企业,企业最重要的两件事是创造客户、留住客户。从我们PTA上市之后做的一些工作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一是房子勤打扫,一个是市场勤吆喝。

  房子勤打扫,毛主席说过,打扫房子迎接客人,对于交易所来说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可爱,越来越吸引人家,这样的话别人才愿意来,来了之后才能够留住。结合PTA引入境外交易者,举两个例子:

  一是交割方面,虽然PTA的交割率非常低,都是万分之的。实际上引入境外交易者不可避免遇到实物交割的问题,PTA这个品种有自身的特殊性,进出口贸易量不是很大。所以说针对PTA品种交割上的特性,怎么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在进行交割环节时把保税的舱单尽可能优先配给境外的买方客户。另外一方面是在交割配对之前,我们要进入出口服务商,出口服务商的作用是帮助无法接受完税舱单的买方客户,帮助他们把货物变成完税,帮助他们组织出口。

  针对接到境内完税舱单,但是不想要这个货,这怎么办?我们把完税舱单在综合业务平台上组织进行境外,这样也能解决这些问题,在制度规则上结合自己品种的特性怎么能够更好地服务境外交易者做法。

  搭建全球网络全球路由生态系统平台,平台中心就是上海、郑州、香港,延伸到芝加哥和新加坡,连通了全球主要的大型经纪商、全球主要的交易所。这个平台是双向的,境内的投资者到外面交易,境外的投资者很方便来交易我们的特定品种。例如新加坡客户交易PTA是专线的,先到香港,从香港过去,大大节省了客户成本。房子打扫是持续进行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其次,市场勤吆喝。结合新做的实验,PTA上市一年了,我们认为市场的推广是一个有点、线、面,是立体式的推广。例如面上的宣传都是对行业内大众普及性的宣传,这种宣传比较适合的场合是大会,这种场合宣传行业内人士都知道。

  线上是针对产业链和针对特定的投资群体。比如说产业链新加坡每年有大会,PTA每年参加会议,会场上接触到很多产业链的企业进行一些介绍、交流,准确把细节东西、关心的东西传达给产业链。

  比如说香港是机构投资人多一些,有VGS牌照,可以利用牌照针对机构投资者就他们真正关心问题,他们关注的问题不是在于产业链、实物的东西,怎么给他们好物。

  点上是重点企业走访面对面介绍,更加深入专业性、更加个性化的一些推荐。比如说像日本PX,PTA的上游有很多贸易商和生产商,PTA交割平台有日本平台,我们重点走访企业,点对点向他们介绍PTA的制度规则,了解参与之后对品种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更好地吸收精准意见,把房子打扫更好。我觉得这两个东西是螺旋式的。

  主持人:PTA和原油比起来条件差,国际化竞争相对原油交易所要付出更多努力,这个努力对未来所有的商品国际化打开道路,国际化是必然的趋势,感谢郑商所在这方面先行先试。

  讲到大商所印象最深的是前段时间看到的报道,巴西淡水河谷愿意和企业签定价的合同,和国际密不可分的,陈总介绍一下大商所在国际化方面的进程和未来的想法。

  陈安平:谢谢朱总,感谢期货业协会和南华期货创造了很好的平台,让我有机会跟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交流。

  我介绍一下大商所铁矿石期货的情况。在铁矿石国际化后,大商所深耕细作,为境外交易者参与市场提供更多便利,不断提升铁矿石期货价格影响力。具体我从规则优化、合规保障、服务境外产业客户三个方面介绍一下:

  一是持续优化制度规则,今年2月,大商所开始允许境外个人交易者参与铁矿石期货,进一步扩大境外参与者的范围。4月份开曼群岛等免税岛注册的公司可以开户。5月份,大商所优化了期货交易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简化了开户流程,提高了开户效率,也提升了各方交易铁矿石的积极性。6月份基金客户可按照产品分别开户。8月,推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明确了保税交割的进口铁矿石检验实行“集中检验、分批放行”模式,进一步支持和便利铁矿石保税交割业务开展。9月,大商所推出了铁矿石品牌交割制度,限定了铁矿石可交割品牌,并且在质量升贴水的基础上引入了品牌升贴水,将期货标的锚定在市场接受度更高的矿种上,稳定买方客户的接货意愿,进一步提升铁矿石期货价格代表性。

  二是为境外客户参与交易提供合规保障,去年5月,大商所获批成为香港自动化交易服务提供者,获得ATS牌照,可以面向香港交易者推广大商所铁矿石期货交易;去年7月,大商所获得全球法人机构识别编码(LEI编码),为境外机构参与铁矿石期货交易提供了便利。今年1月,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复大商所为合格中央对手方(QCCP),既确立了交易所法律地位,也有助于降低境外机构参与大商所市场的成本。11月,大商所获得新加坡认可市场运营商(RMO)牌照,可面向新加坡交易者推广铁矿石期货交易。我们将利用有利的条件,大力拓展境外市场。

  三是加大服务境外产业客户培育,首先是持续开展基差贸易试点项目,鼓励铁矿石上中下游企业尝试新型的现货贸易定价模式。今年9月,大商所推出基差交易平台,为铁矿石等品种的基差贸易提供业务平台。为吸引以国际矿山为代表的境外产业客户参与我所市场,除了定期走访和一对一专项培训外,大商所还先后在大连、上海、日本东京等地举办面向境外企业的铁矿石基差贸易培训会和座谈会,对基差贸易原理、风险管理和衍生品工具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系统性讲解,对推动境外产业客户参与大商所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

  上述这些工作还是很有成效的,从市场表现看,2019年初到10月底,铁矿石日均成交126万手,日均持仓95万手,为企业套期保值提供了足够的市场深度。境外客户172家,分别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境外客户日均成交量6.2万手,日均持仓量2.1万手。与2018年相比,境外客户数增长了52%,日均成交量和日均持仓量则分别是2018年的4.4倍和5.3倍。境外经纪机构49家。从境外产业客户参与情况看,今年10月,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淡水河谷的中国子公司与国内两家钢厂签订了 6 万吨铁矿石基差贸易合同,这是国外矿山首次参照大商所铁矿石期货价格确定铁矿石现货销售价格,实现了重要突破,铁矿石期货价格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预示着人民币计价的国际铁矿石贸易定价方式正在逐步兴起。期货市场开放的水平、质量、功能不断得到提升。

  接下来,我们将丰富不断国际化品种,积极推动豆粕豆油、棕榈油期货品种的国际化。同时研究多种国际化开放路径,为境外各类投资者提供灵活的参与选择。

  主持人:陈总讲了开发客户为止不到180,整个持仓量占比3%,180个客户统计书上显示不出来,但是真正是黄金客户。这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接下来问中金所,前面三个交易所特定品种上市,目前没有上市,中金所也有国际发展部,听听中金所国际发展方面有什么样的想法,希望你们能尽快的突破。

  游航:感谢协会和南华期货邀请我们介绍中金所国际化的情况,中金所没有特定的产品对外开放,并不代表外资不能参与中金所,早在2013年外资可以通过QFII的形式进入股指期货市场避险。外资对中金所对外开放有迫切需求。随着国家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越来越开放,过去几年沪港通、深港通机制成功运行以及合作不断扩大,随着A股纳入了国际指数,海外投资者对A股衍生品的需求日益强烈。随着这两年的开放,现在外资股票市值占到A股总市值到4%了。未来权重进一步增加对衍生品需求会非常大。大家看到前两天MSCI对增加权重提出自己的想法,有点是希望增加期货衍生品,这块中金所根据监管机构统一协调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第一,固定收益产品方面。现在债券市场对境外投资者开放了,可以通过债券通参与国家的现货市场,现在持有国债数量进一步增长。现在境外投资者的成交量目前占整个证券市场比例稳定上升趋势,随着投资比例不断增加情况下,对债券市场需求也是不断增加的。这方面中金所对外开放秉承基本的思路是境内要放开,境外要开放。境内放开是要恢复股指期货正常功能发挥。大家看到通过不断的努力,今年股指期货整体来讲不断提升。在国债市场方面,成功把银行和保险公司引入到中金所的国债市场中,然后考虑通过QFII的形式来参与我们国家中金所国债期货市场。

  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国际部保障规则中心第一时间有规则,让外国投资者第一时间了解到所有的规则。

  第二,我们有专门的团队来负责所有的境外客户,客户有什么需求,包括对我们现有的产品当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都有通畅的机制来进行交流,以便能够尽可能的以市场化的方式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第三,我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除了品种之外,还研究了境外交易所彼此之间跨境合作的模式,哪些模式可以应用到中金所业务上来。同时,对境外规则体系包括交易所走出去必要准备做了大量的研究,我们做好了相关的政策储备,一旦政策上能够让我们跑起来,应该能够做到最好的准备。

  另外,对外开放方面,中金所和三家商品交易所有不太一样的地方是比较早的走出了境外股权投资一条路,在2015年时在法兰克福打造平台成为境外人民币交易中心。2017年和国内的两家证券交易所以及巴基斯坦的投资公司和最大的商业银行哈比银行一起组团成立联合体,收购了巴西交易所的40%股权,开创了一带一路上资本市场股权投资的先河。本周二巴交所和深交所成功签约,把深圳交易所世界一流的交易系统引进巴西市场。随着技术系统的引入接下来以系统促业务改革,一定会把巴交所争取再上一个台阶,为一带一路做出新的贡献,谢谢!

  主持人:上午方主席讲话时有一个感慨,自从我分管期货以后发现推进金融衍生品比我想象难,我觉得这次所谓的开放促改革可能有效果,中国开放和改革合在一起的。

  讲到港交所是期货公司走出去机构最清晰的平台,第一站在香港,在香港生根发芽扩展到全球,这几年在产品互联互通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请林琦谈一下港交所的经验。

  林琦:略

  主持人:谢谢!立足中国、连接全球、拥抱科技。港交所一出身就全球化,基因里面有全球基因,又带有中国文化。有一次李小加总跟国内交易所一起交流时讲到国内老总都羡慕港交所上市很灵活,想上市就上市,港交所又羡慕有非常广阔的中国内地市场,两个交易所希望有更好的互补合作开拓国际市场。

  下面有请新加坡交易所的陈世亮总,深耕中国市场多年,对中国市场比较了解。新加坡交易所是比较敬佩的交易所,新加坡这个地方做成全球性交易所,一定有核心的理念在支撑,请陈总介绍一下。

  陈世亮:谢谢朱总,大家下午好!谢谢南华期货邀请新加坡交易所来到这个平台跟大家分享一下新加坡交易所的看法和分享。

  今天主题是国际化,新加坡交易所为中国期货行业有什么协助和贡献,新加坡交易所一定会有这样的角色。在讲角色具体项目要点先跟大家汇报分享一下新加坡交易所的定位。这个定位非常重要,有利于新加坡交易所和中国期货也和其他行业的互补和合作。新加坡交易所是一体化的债券、衍生品交易所,主要的定位服务全球的投资者、机构客户,通过新加坡交易所的场外交易结算平台和交易电子平台,接触到亚洲99%的经济体。如果看每个业务的板块期货的程度非常高。

  首先,看新交所的证券市场,大约740家上市公司,市值大概6500亿美金左右,这个市值不是很大,但是我们做的好的地方是房地产投资期货基金板块是全亚洲第二大中心,也是全亚洲最国际化、最有知名度的房地产投资期货基金中心,大概1100亿新币的市值,在板块中核心是投资回报率非常稳定、非常高,平均6.2%,过去十年都是如此,吸引了很多全球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客户来配置这个产品。

  第二,发债平台。新加坡的发债融资平台非常大,在亚洲太平洋(601099,股吧)货币上市的债券里面新加坡交易所份额占了41%,整个融资规模累计起来2.2万亿美金的融资规模,有6600只的上市债券来自1600家的全球机构来到新加坡发债。

  第三,衍生品板块,在每个板块中跟中国都有非常好的对接点,估值期货、商品期货、离岸人民币期货。看定位可以看到这个数据,怎么服务到国际机构客户?T+1时间段的交易。如果看T+1时间段交易,过去很多年百分比一直在增长,单单看离岸人民币期货交易,目前到十月份累计交易额超过了一万亿美金交易额,超过了去年整年的九千多亿的交易额。在一万亿的交易额中有接近40%的交易量来自T+1时间段,也就是欧盘和美盘的时间段加入到里面。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

  如果看产品的话,新交所的设计非常精准服务到产业客户,去年12月推出了铁矿石65%铁成分合约,65%合约刚好又配合到我们主要62%合约,还有58%合约。有期货掉期期权合约,全部涵盖了产品线,这是我们做到精准服务的态度。

  如果看离岸人民币合约,大部分是电子盘,几个月前推出了弹性合约,允许客户不适用标准化的合约在场外交易或者在场内做结算。单单11月份中做了大约330万美元的交易额,服务到产业客户,精准帮他们,成本不止降低,基差风险也降低下来。在中国国际化的事态中,新加坡交易所肯定会有这样一个很好的角色来跟中国行业一起渡过这个旅程。

  中国在“一带一路”提倡中接近30%的投资在东盟地区,都是通过新加坡的金融服务,然后到东盟。新加坡本身有几个很好的东西有助于新加坡交易所,首先新加坡是全球第三大的燃料油交易中心,第三大油品交易中心,第三大外汇交易中心。在理财方面新加坡本身也是全球前三位、前四位的理财中心,有核心的中心把整个生态都很好的建立起来,把很多国际投资者很好的和全球挂钩。

  我们怎么贡献呢?

  第一,境内境外的交易所,大商所、上期所、郑商所都来到新加坡成立公司,推广国际产品,这是非常好的产品,这是非常好的策略,新加坡交易所也非常欢迎他们来到新加坡,因为他们来到新加坡以后可以看到国际化产品有好几个跟新加坡交易市场有很好的互补。铁矿石、橡胶、PTA产品都有很好的互补。不会因为某个产品出现导致一个产品不行,如果看铁矿石就是很好的例子,推出铁矿石期货之后新加坡交易所交易量增加了四倍,今年9月底已经有16亿吨的交易量,今年年底会超越2017年巨大的交易量,也会破记录,很好的表现。橡胶方面,新交所20号标胶非常相似,还是有区域性的差异。最近也看到上期所的20号胶在增长过程中,2月份要交割,很好的互补作用,因为有区域性的分别。

  交易所来到新加坡首先非常欢迎,其次很愿意与国内交易所一起做全球市场的推广,不止是新加坡,也愿意跟全球交易所做市场推广,也希望能在国内一起做推广。

  第二,在其他的合作可以在行情互换合作,甚至和几个交易所讨论一些产品指数非常好的合作项目,这在交易所方面是很好的贡献,我们可以去服务。在交易所的第二层是期货公司,期货公司也是很好的机会,我们可以看到过去单单一年中看到了十二家中国中资金背景的期货公司拿到新加坡交易和结算会员,在过去一年中有四家中资背景的期货公司在新加坡成立落地生根,有些拿到清算会员牌照。接下来三家期货公司也会拿到清算会员牌照。其他是通过香港远程交易会员进入到新加坡,有很多来到交易所咨询怎么来到新加坡成立公司来做国际化的业务,来到新加坡发债。

  刚才讲到发债有原因,期货公司来到新加坡不仅仅是做经纪业务,经纪业务竞争非常强烈。期货公司来到新加坡一定会在现有的经纪业务上再把业务范围扩大,怎么扩大?利用新加坡为理财中心,利用新加坡为第三大的外汇中心,把业务扩大,服务到不止中国客户,服务到东盟、亚洲客户,期货牌照会演变成管理的牌照来发一些基金产品,发一些外汇产品,服务到新加坡的商品客户、理财客户。

  这是现在在新加坡可以看到的这一年趋势,这一年趋势跟着中国的大开放、大国际化政策有关系的。没有大开放、大国际化也不会看到这么多中资背景来到新加坡和新加坡交易所密切合作。对国际化开放期待有更好的合作服务中国的行业。

  主持人:谢谢!新加坡交易所成为国际化交易所原因很多,很重要的一点是新加坡交易所会不断根据客户需求灵活调整合约,这点国内交易所也要实时改进,开放改革什么都有可能。国内交易所在海外交易所竞争压力下灵活性越来越强。

  最后请芝商所的Christopher Fix谈一谈芝商所这方面的经验。

  Christopher Fix:下午好!我想三个目的最重要:

  中国经济越来越大,人民币特别重要,产品很重要。现在你们是第一、第二个进口国,产品很重要。亚洲的客户第一个市场了解,从美国、欧洲市场要求,交易时间特别重要。现在看到比较多新来的客户,现在有比较多的公司是在新加坡、在香港,他们都来这里,因为他们看到亚洲的好处。很多美国公司都来这里,因为新的客户都在亚洲。但是客户有很多麻烦,因为规定不一样,有人民币麻烦,不方便换钱。我们用合作的办法,上海黄金交易所今年有新的合同,10月15日在现有的市场有3万合同,黄金交易所60万每天。我们看到有比较多的合作,未来会看到比较多的合作。也应该想客户的问题,怎么能够有比较少的差别,应该帮助我们客户。一年、两年不多,我们应该继续慢慢做。你们说区别金融中心,世界这么大,在新加坡、美国、欧洲、中国这么多中心,多点办法比较重要。我自己的想法是中国这么大你们有合作。

  我第四次来到这里,每年听到比较多的国际化办法,在芝商所交易所要继续跟你们聊天合作,感谢你们热情的邀请!

  主持人:谢谢!虽然中文讲的不是那么流利,但是90%听懂了。他讲了很多人民币、交割问题,更多讲了海外交易所合作空间,又讲到了海外投资者对国内感兴趣,开放是比较好的外部环境,交易所的对话留下深刻的印象,提供了很多信息,也给未来国际化道路指明了方向,最关键是自己怎么走。

  交易所在国际化的前面,公司也要迎难而上,在国际化方面跟交易所一起把中国市场走向海外,海外投资中国。最终中国融入到全球大的金融市场。

  再次感谢台上七位嘉宾,感谢台下听众,让我们渡过美好的下午,希望国际化进程稳健、踏实、持续。

  今天会议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方凤娇 HF055)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