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库存下降 乙二醇逆势上涨

2022-11-24 19:24:44 和讯投稿 

  国联期货贾万敬

  引言:尽管近期国际原油价格表现较弱,且下游需求较差的局面依然没有改观,11月份以来,乙二醇价格现货持续在4000元/吨以下运行,价格长时间维持在低位,但价格也未出现进一步下跌。由于乙二醇生产环节亏损严重,开工率处于低位,11月乙二醇开工率较10月份有所下降,10月份乙二醇进口数据显示进口量小幅下降,乙二醇供应量偏低。尽管存在聚酯开工率下降预期,但聚酯开工率降幅低于预期,近期江浙地区港口库存出现下降。

  乙二醇开工率低位运行

  根据卓创资讯的统计,11月份乙二醇开工率基本上在50.4-51%附近窄幅波动,与10月份从低位一度持续快速回升有显著不同。10月份,国内乙二醇产量115万吨,较8-9月份出现明显回升,前10个月我国乙二醇累计产量为1114.6万吨,同比增长10.4%。由于7-9月份乙二醇开工率持续偏低,乙二醇累计产量增速下降比较显著。

  截至11月23日,本月乙二醇的月均开工率较10月份下降1.6个百分点,因此,乙二醇的供应端依然处于偏低阶段。今年冬季降温明显迟于往年,预计下周大幅度降温过程将会来临,届时,电煤消费需求增加或挤压煤化工的煤炭供应。在生产亏损的情况下,煤制乙二醇生产企业对煤价的变动更加敏感。此外,海外的天然气生产装置也存在严寒天气来临开工率下降的情况,因此,我们预计12月份乙二醇供应依然可能会出现减量。

  乙二醇进口量下降

  据海关统计,2022年10月,我国进口乙二醇数量为60.21万吨,环比减少1.6万吨或-2.6%;同比减少3.85万吨或-6%。前10个月累计进口乙二醇数量为641.04万吨,同比减少7.9%。乙二醇进口量低位徘徊,降幅较去年明显收窄。

港口库存下降 乙二醇逆势上涨

  从月度数据来看,4月份至今我国的乙二醇进口量在低位持续徘徊,一方面是因为国内产能和产量增长,进口需求下降;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内乙二醇价格持续低迷,进口没有利润。虽然在个别年份,12月份的进口量也有出现增长的,但2018年至今,仅2019年出现过环比回升,其他年份12月份的进口量均低于11月份。即便今年12月份进口量有所回升,估计也不会太多增量,进口量将会维持在低位。

  聚酯和终端市场处于弱势

  10月份聚酯开工率一直维持在80.5%的开工水平,并未出现旺季开工上升的走势;下游江浙织机的开工情况也是如此,10月份维持在70%的开工水平,到了10月底开始快速下降。10月份聚酯和江浙织机的开工情况显示出旺季不旺的特征,进入11月份,聚酯和江浙织机开工率整体呈现持续下行的态势,截至11月23日,聚酯工厂开工率为75.73%,较10月底下降4.62个百分点;江浙织机开工率为54.38%,较10月底下降16个百分点。尽管聚酯公司的开工率出现持续下降,但降幅相对温和,好于预期。

港口库存下降 乙二醇逆势上涨

  在聚酯工厂开工负荷下降的情况下,11月以来,长丝依然处于持续累库的状态,而且长丝和瓶片的加工费出现大幅下降,生产已经陷入亏损的状态,短纤的生产利润情况略好,但也出现明显下降。十一长假至今,长丝各品种每周均出现累库,截至11月17日,长丝POY的库存天数为33.6天、DTY为41.5天、FDY为34.2天,较9月底时分别增加6.1天、6天和5.5天。

港口库存下降 乙二醇逆势上涨

  据海关统计数据,10月,中国纺织服装出口250.2亿美元,下降13.6%,环比下降10.8%,其中纺织品出口113.7亿美元,下降9.1%,环比下降5.8%,服装出口136.5亿美元,下降17%,环比下降14.6%。7月份,我国单月服装出口金额达到峰值,8-10月份逐月下降。

港口库存下降 乙二醇逆势上涨

  供需双弱之下 乙二醇库存并未出现明显累库

  6月23日,江浙两地港口的乙二醇库存增加至本年度最高至,达到124.7万吨的库存水平,随后7-9月份进入持续去库阶段,10月份至今乙二醇库存在低位徘徊,尽管下游需求较弱,市场对后期的需求较为悲观,但从乙二醇的库存数据来看,并未出现持续累库的局面。

  最新报告期的乙二醇库存数据出现显著下降,截至11月21日,江浙两地港口的乙二醇库存为81.83万吨,较上周下降5万吨,降幅较大。库存下降主要来自张家港和宁波,宁波库存下降1万吨,宁波地区的库存量较小,库存下降1万吨或说明周边地区乙二醇货源偏紧。

港口库存下降 乙二醇逆势上涨

  综上所述,目前乙二醇呈现供需双弱的格局,生产环节亏损严重,决定了在上游原油和煤炭价格跌幅不大的情况下,乙二醇价格下行空间不大。港口库存明显下降,致乙二醇价格出现逆势上涨的走势,短期表现强于原油。但在下游需求依然较差的情况下,上涨空间也难以乐观,短期仍难以摆脱低位震荡的格局。短期或延续反弹走势,预计,EG2305合约在4200元/吨附近存在较大压力。

(责任编辑:赵鹏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