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玉米和大豆种植结构变化:受补贴影响,大豆种植面积增加0.5%-20%,玉米面积相应减少;地租成本下降20%-30%,农资成本小降;玉米单产稳中有降,干旱和秋涝为主要原因。24-25市场年度种植成本预计下降13%-15%。
【东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或因转种大豆而减少】
近期调研显示,东北地区部分农民因玉米种植收益减少,计划改种大豆,或将影响玉米播种面积。调研团队深入齐齐哈尔、黑河、绥化等地,对玉米和大豆种植进行全面调研。
调研发现,补贴收益和轮种情况促使大豆种植面积增加,增幅在0.5%-20%之间。玉米作为大豆的争地品种相应减少。此外,由于连续降雨和低温,播种期可能延迟1-2周,部分农民可能会改种大豆。
种植成本方面,由于前一年种植收益下降,玉米种植区域地租下移20%-30%。化肥价格因大豆种植增加需肥量减少而下跌,种子成本变化有限。整体种植成本在4000-7000元之间波动,对总成本影响有限。
玉米单产水平在900-1600斤/亩,稳中有降。干旱和秋涝是导致减产的主要原因。补贴数额因种植主体类型不同而分化,集中度高规模化效应明显的种植主体将获得更多补贴。
种植结构调整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种植主体结构、规模化和集中度等。大规模购买农资、租用/购买农资设备对种植主体而言是主要收入来源。
调研区域种植总面积基本不变,但种植结构和积温对作物的适用性有关。黑龙江第三积温带存在大比例的种植结构改变,第四、五积温带区域种植主体品种分配上更为平衡。
种植成本下降和补贴政策的实施可能会影响种植结构的调整。如果持续降雨,将影响春播进度,存在改种大豆的可能性。总体来看,玉米种植面积虽有所下降,但对本省总产量的影响有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