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北科学仪器公司:2023年营收307.65亿元下降1%,2024Q1部分公司业绩探底回升

2024-05-07 12:23:45 自选股写手 

快讯摘要

沪深北科学仪器公司2023年报承压,2024年Q1部分公司回暖;电池测试领域增长强劲,研发投入持续加大;生命科学和电子测量领域盈利承压;科学仪器板块近两周上涨5.1%;政策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多家公司业绩下滑;风险提示包括下游需求下行等。

快讯正文

【2023年科学仪器公司业绩承压,2024年Q1部分公司盈利回升】

沪深北的科学仪器行业在2023年面临了整体压力,仅有9家公司的收入突破了10亿元大关,而归母净利润超过1亿元的公司数量仅为10家。整体来看,行业的营业收入为307.65亿元,同比下降1%,而归母净利润为26.51亿元,大幅下滑34%。尽管如此,部分公司在2024年第一季度已经展现出盈利恢复的迹象,尽管整体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仍分别下降了0.6%和15%。

【优势领域深耕提振毛利率】

在盈利能力方面,36家公司中有23家成功提升了毛利率,其中8家公司的毛利率超过了60%。特别是北交所的海能技术和武汉蓝电两家公司,其毛利率排名前五,反映出专业公司通过深耕其优势领域能够实现显著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

【研发投入增长,未来增长潜力可期】

尽管生命科学和商业通信等板块面临着行业环境的压力,这些公司并未选择压缩成本,而是继续增加研发投入。2023年,36家公司中有30家的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28家公司的研发费用金额同比提升。进入2024年第一季度,各公司的研发投入仍然保持在高位。

【科学仪器板块市场表现强劲】

最近两周,科学仪器板块整体上涨了5.1%,总市值达到1228亿元。生命科学板块的涨幅达到7.9%,电子测量板块上涨了6.6%,而电池测试板块则下跌了5.2%。从估值角度看,科学仪器板块的PETTM上涨至37.9X,其中生命科学板块的PETTM为53.7X,电子测量板块的PETTM为35.8X,而电池测试板块的估值相对较低,稳定在25.7X。

【政策支持助力大规模设备更新】

多个省市,包括湖南省、上海市和杭州市,已经发布了针对大规模设备更新的相关政策。这些政策主要集中在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和医疗等领域,旨在推动主要用能设备的能效达到节能水平,大幅提升环保绩效达到A级水平的产能比例,并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的普及率和关键工序数控化率。

【多家公司披露业绩并积极布局未来】

多家科学仪器公司已经披露了2023年年报和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部分公司的业绩有所下滑。一些公司,如东方中科(002819)和汉威科技(300007),正在推进回购和权益分派等事宜。海尔生物预计进行外延并购,而新芝生物则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此外,第十七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在苏州召开,公布了多项仪器奖项,并进行了150多个精彩报告。在外资方面,岛津、安捷伦和赛默飞等公司在ACCSI2024大会上荣获多项奖项。电子系统测试公司大仪加行完成了超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

【风险提示】

需要注意的风险包括下游需求的下行、行业政策的不及预期以及数据统计的误差等。

(责任编辑:张晓波 )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