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控制基础货币:深入理解资产负债表对货币政策影响

2024-05-15 21:20:45 自选股写手 

快讯摘要

央行通过调控基础货币总量影响商业银行货币创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可影响超额存款准备金,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宏观经济下行可能对银行业产生多方面影响。

快讯正文

【央行采取货币政策工具 投放基础货币以促进商业银行信用派生】

在央行—商业银行货币体系框架内,央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信贷、债券购买、贴现等,向商业银行投放基础货币,进而促进商业银行通过贷款方式进行信用派生。

央行在资产负债表上进行的操作会直接影响其资产负债端的科目变化。为了深入了解央行的行为模式,对央行资产负债表的透彻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从央行资产负债表来看,基础货币主要以储备货币的形式存在,其构成包括三个主要部分:

1. 货币发行,包含流通中的现金(M0)和商业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

2. 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主要由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构成。

3. 非金融机构存款,指支付机构在人民银行的客户备付金存款。

央行会通过调节各类资产负债科目,以确定一个合适的基础货币总量,具体而言,即是调节超额存款准备金的数量,这是央行调控的核心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资产负债项目都由央行主动调节,政府存款的变化取决于财政政策的调整。

超额存款准备金(超储)是指商业银行可自由支配的基础货币,银行的货币创造过程受其超储量的影响。在货币政策操作中,超储成为央行调节的重要手段,以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

在保持基础货币总量稳定的前提下,央行可以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间接影响超储,从而实现对经济的有效控制。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若出现大幅下行,可能对银行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包括货币政策宽松对银行净息差的负面影响,以及企业偿债能力下降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等。

(责任编辑:周文凯 )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