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乙烯产能增速放缓,中东乙烯生产趋向重质化,欧洲乙烯供应低迷。中国乙烯产能持续增长,需求空间大,成本优势明显。推荐关注卫星化学、中国石化、恒力石化等企业。存在产能落地、原材料价格波动等风险。
全球乙烯产能格局变更引发行业关注
根据最新报道,全球乙烯产能的格局正在发生显著变化,这一变化可能对二级市场投资者产生重要影响。
美国在2016至2020年期间经历了第一波乙烷裂解项目投产的高峰期,其复合年增长率达8.23%。然而,2022至2024年的第二波投产浪潮中,参与项目数量减少,预计带来的乙烷裂解产能将大幅下降。预计到2030年,北美乙烯产能相较于2023年的增长率仅为8.94%,表明北美乙烯总产能及美国乙烯产能的未来增速将放缓。
中东地区在2007至2016年期间亦经历了乙烯产能的大幅扩产,其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0.92%。然而,此后该地区的产能增长陷入停滞,主要原因是乙烷供应减少。据GPCA预测,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使用乙烷作为乙烯原料的比例将从2018年的70.7%降至2028年的67.3%。此外,中东地区的乙烯生产正逐步转向重质化,并不断开发COTC技术。
欧洲的乙烯市场则因下游需求增长乏力、成本高企以及脱碳压力下监管严格等因素的影响而持续低迷。多家公司已经关闭了乙烯装置。
尽管全球乙烯产能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但中国的乙烯产能仍在持续增长。2022年,中国的乙烯产能已占亚洲的50%以上,并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中国的乙烯产能将以7.60%的复合年增长率继续增长。然而,考虑到开工率,中国的乙烯产量仍可能低于其乙烯当量需求。
中国乙烯产业已进入成本竞争时代。由于建设时间短、人工成本低等优势,中国乙烯生产在基建成本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同时,中国的煤制烯烃具有较强的原料价格波动抵御能力,并正在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随着低碳压力的加大和竞争的加强,预计产能将进一步出清,提升产业集中度。
进口乙烷裂解制乙烯工艺在当前中高油价水平下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中国卫星化学正在积极布局美国出口终端建设和VLEC船投资。尽管石脑油裂解工艺在成本上仍处于劣势,但中国炼油企业正在向炼化一体、COTC方向发展。
投资建议方面,建议关注具有多重优势的卫星化学,以及中国石化、恒力石化等COTC产业转型升级的企业。同时,宝丰能源等煤制烯烃规模化优势企业,以及东方盛虹、恒力石化、荣盛石化等积极布局新材料业务的公司也值得关注。
然而,投资者需注意产能落地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地缘政治问题以及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潜在风险。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