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特希泽与姆努钦将再次率团赴华,与刘鹤率领的中方团队对谈。这是非常积极的动向。然而中美将面临艰苦的谈判,双方目前的立场差距还很大。中方要求的是平等对话,实事求是地解决双方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使双方受益。美方则仍寄希望于通过关税等杠杆迫使中国的让步最大化。
磋商重启,到底谈什么?公开报道显示,包括农业、知识产权等多项议题均在其中。那么对商品市场会有怎样的影响?
新一轮中美磋商下周在上海举行
要谈影响,我们首先要看例行发布会透露出了什么信息,从例行发布会透露的重要内容来看,一是为落实两国元首大阪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双方牵头人将于7月30日至31日在上海见面,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举行第12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
二是重启经贸磋商与贸易采购无直接关系。为了更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中国的一些企业有意愿继续自美进口部分农产品(000061),已经向美国的供货商询价并将商签合同,但这些有关采购由企业自主决策,按照市场规则进行。重启经贸磋商是两国元首大阪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与贸易采购没有直接的关系。
三是关于华为等部分中国企业的问题。中方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我们敦促美方真正落实承诺,停止动用国家力量打压中国企业的错误做法。针对美国近日有参议员提出有关的议案,要求不允许保护华为公司的专利权的问题,中方对此感到十分遗憾。如果美方一方面要求中国加大对美国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另一方面又拒绝给予中国企业知识产权应有的保护,这将是典型的双重标准,自相矛盾,希望美国不要让这种荒谬的法案继续推进下去。
四是关于有关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问题。今年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6.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了9%,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增长了7.7%,明显快于制造业的平均增速。从外贸领域来看,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了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机床、医疗器械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快速增长。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国的制造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态势都不会改变。
五是关于不可靠实体清单的问题。目前,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正在履行相关的程序,将于近期发布。
六是在不同的地点磋商是十分正常的安排,上海具备开展磋商的良好条件。
七是大豆等关税排除的问题,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将根据相关规定,研究对企业拟自美国进口的部分农产品关税排除的问题,并且组织相关的专家对企业提出的关税排除申请进行评审。
回顾此前十一轮磋商,记者预计此次磋商依然是一次“热身赛”,但有助于双方缓解前期略显紧张的谈判气氛,也让市场少了一分担忧。
从当前中美双方出台与公布的一些政策和信息来看,第十二轮双方经贸高级别磋商达成重大协议的概率不是太高,如果如前期那样双方僵持下去,可能对双方经济的发展都不利。
美国刚刚公布的一些经济指标已经转差,根据商务部的统计,2019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国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到了19.6亿美元,同比下降约20%。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以所谓的国家安全为由,加大了对中国企业赴美投资的审查力度,肆意扩大审查范围,客观上限制了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同时,美方滥用国家安全审查,给美国的投资环境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不稳定性,严重影响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各国投资者对美国投资的信心。
同时中国一些以出口为主的企业的经营效益也出现了下滑,加上美国总统选举“箭在弦上”,双方均有再次接触的意愿与需求,毕竟在经济全球高度一体化的今天,双方谁也离不开谁。在这个前提下,期货市场特别是农产品市场,以及国内股市不会因一个商务部例行发布会透露出的信息而出现较大行情。
具体到国内期货市场来看,农产品如玉米、豆粕、大豆等期价可以排除持续走高的可能,但下行空间也有限。棉花等下游市场在国外的则要看双方谈判的进展情况,棉花期价估计暂时不会再度下滑。致于工业品期价如何走,则要放眼长远一些,短期内也难有好的表现,因为短期内经济面没有太多的亮点,中美双方如能达成协议,届时则可另做分析。
中美经济要脱钩?商务部:很难想象
尽管积极信号不断,在美国国内,对于如何对待中国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分歧。
本月初,百名美各界人士联合署名的一封公开信,登在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上,强调“中国不是敌人”,两国关系的恶化不符合美国及全世界的利益。
两周后,又有一封包括美国退役军人、前情报官员、学者、智库成员等在内的联名公开信发表,鼓动有选择地让中美经济脱钩。
实际上,由于政治立场不同、寻求的利益不同,针对一个问题会有很多的声音存在,我们要相信这个世界上的确有坏人或敌人存在,我们要发展和壮大,必须靠自己。具体到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中我们的态度来看,我们是有底线的、理性的,也表示出了善意,但道路可能是曲折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