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7日,由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马来西亚衍生产品交易所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国际油脂油料大会”在广州香格里拉大酒店隆重举行。
本届论坛旨在为搭建一个信息共享、畅叙友谊、共谋发展的高端产业服务平台,促进国际油脂油料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油脂油料产业的健康稳步发展。和讯期货全程专题图文直播。
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史永革在论坛上发表题为“新时期大豆压榨企业发展新格局与新挑战”的主题演讲。他表示,中国经济由高速向高质量转变、非洲猪瘟持续影响、全球贸易摩擦加剧、汇率波动频繁等等,为中国经济发展、中国大豆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多新的课题,大豆压榨企业面临着新格局、新变化、新挑战和新路径。
史永革表示,在此背景下,生产型企业正逐渐向“金融+贸易+资本+农业+物流”等横向型综合性运营商转变,财务成本管控地位上升到更高层次。
“过去大豆生产企业更多地关注生产成本的控制,近些年,随着产融融合更加紧密,汇率波动风险骤然加剧,财务成本成为总成本控制不可忽视的一环。企业逐步强化产融结合和资本运作,开始尝试利用远期、期权、掉期等金融衍生产品来规避汇率、利率风险,锁定财务成本。”他说。
史永革强调,对于大豆压榨企业,要从“以产定销”向“以需定产”的理念转变,优化产能存量,控制产能增量,通过创新应用金融工具,提升盈利能力和避险能力,促进企业由规模性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型,推动企业“由大到优再到强”。
他说:“供需拐点大概率形成,宽松格局结束。下半年比上半年格局变紧,但不敢说已经到了明显偏紧的区间,因为豆粕需求也相对弱,东南亚和中国豆粕需求增率放缓,因此大豆供需格局仍有富余,但较前期比明显偏紧,且结构性严重失衡问题仍在。”
从基本面的情况看,史永革表示,大豆消费由快速增长向低速增长转变。由于非洲猪瘟抑制需求,中美贸易摩擦抑供给,我国大豆消费增速快速放缓,在增速曲线上形成一个下行拐点时期。未来随着我国消费进一步升级及经济和人口增长减速,中国大豆的进口和消费曲线将在增速逐渐恢复后,慢慢呈现增速放缓走势。
他说,饲料消费和豆粕需求开启十年来首降模式。2018年以来,受非洲猪瘟影响,工业饲料需求明显下降。2019年1-9月饲料总量同比上年减近5%,其中猪料减幅超过25%,禽料整体比较好,一方面是祖代从去年开始增加,加上有部分猪改禽的养殖,肉禽料同比+14.5%,蛋禽增+7.8%。中国豆粕需求因配方替代、体重等原因降幅比饲料来的晚一些,从17/18年开始滞涨,到今年受累于猪瘟,开启了近十年来第一次同比下降,降幅高达6.3%;分季度来看,仅第二季度禽料提振同比持平外,随后又因两广和两湖沿江的疫情爆发而再度下滑严重。
“除此之外,生猪产能回复仍需时日。母猪全国整体减幅高达48%,农业部数据显示最新的9月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减幅分别在41%和39%,这也导致中国目前生猪缺口较大,猪价飞涨;以目前母猪的补栏情况,最快也要明年三季度之后才能看到生猪产能的恢复,但恢复速度仍然偏慢,豆粕需求恢复仍需时日。同时,植物油消费放缓增幅处于偏低水平。国内植物油消费呈现放缓趋势,增幅收窄,消费结构上菜籽油消费能力减弱,葵花籽油、玉米油、花生油及其他小品种油数量增长。大豆油增幅减缓。”史永革表示。
史永革表示,我国大豆进口数量减少,产地结构调整。我国进口数量减幅较大,新年度采购存在很大不确定性。18/19年度,我国大豆总进口量8357万吨,减幅10%以上,其中有400万吨美豆进入储备库,正常的商业用量减幅更大; 从产地分配上来看,美豆进口平均在3050万吨左右,因为中美贸易摩擦导致美豆进口量大幅降三分之二;增加南美大豆600万吨,加拿大130万,俄罗斯基本持平。
最后,他指出,大豆压榨产能继续增加,过程问题更加凸显,大豆压榨利润率波动明显缩窄。产能过程加剧竞争更加惨烈,截至目前,全国进口大豆压榨年产能在1.25亿吨(300天计算),而开机率仅64%,远观美国产能利用率高达90%以上,中国1/3的大豆压榨产能都被闲置。大豆实际压榨量整体体现减幅态势。从各集团1-9月累计进口豆压榨量对比,1-9月全国累计压榨进口大豆5970万吨,同比去年-384万吨,减幅-6%。受中美谈判的影响,美豆贴水受购买预期较强,而国内相对较弱,榨利更差,南美贴水因接近尾声也比较坚挺,油厂无法买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