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2日-23日,“第十五届环渤海钢铁市场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以“新经济格局下钢铁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为主 题,邀请了政府官员、著名经济学家、知名企业家、钢铁行业领袖、钢铁上下游行业精英,共同探讨钢铁行业发展方向,研究在新形势下, 钢铁供应链企业如何推进智能化发展、绿色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聚焦时下热点,为与会代表呈现一场有关中国经济和钢铁行业发展的盛宴 。和讯期货全程参与并做专题图文直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著名经济学家、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参加会议并发表以《宏观经济走势与新增长动能》为题目的演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著名经济学家、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
刘世锦认为,目前,中国经济的增长阶段发生了转换,由以往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增长减速的背后,更重要的是需求结构、供给结构、金融结构转化。
需求结构方面,重要终端需求相继出现历史需求峰值,带动高投资回落并触底。高投资带动高增长,消费需求相对稳定,房地产投资增量、基础设施投资增量出现峰值。
供给结构方面,重化工业为重点的去产能,推动供给侧适应需求侧减速,达到新的供求平衡。重化工业一些行业也出现历史需求峰值。需求侧减速要求供给侧相应调整,但供给侧调整缓慢,于是部分行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工业品出厂价格PPI54个月、工业企业利润一年多负增长,重要工业品产量的增量相继出现历史需求峰值。
金融结构方面,需求和供给减速必然要求金融降杠杆,而杠杆率变化的背后则金融结构乃至经济体系的深刻变革。对降杠杆的长期性、复杂性要有足够估计。国际经验表明,杠杆变动具有长周期特征,降杠杆可能需要十年或更长时间。降杠杆首先要稳杠杆,结构性去杠杆,重点是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去杠杆。主要依靠市场化、法制化办法,慎用行政性办法,尤其要防止“一刀切”。
刘世锦表示,触底并不意味着大幅反弹。需求结构、供给结构、金融结构的相继调整,是增长阶段转换的三部曲,体现了经济转型的内在逻辑随着需求结构、供给结构的初步调整到位,2016年第三季度第一次触底,开始进入中速增长平台。但触底将是一个复杂过程,需要多次验证。
“触底反弹”一度成为较强期待,也出现了不同类型新周期的说法。事实上,不会出现大的V型或U型反转,更不可能重回高增长轨道
对于黑色金属行业,刘世锦认预计全口径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自2019年四季度起有 小幅回落,至2020年二季度企稳; 预计全口径黑色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在 2019年四季度有小幅回升,进入2020年后逐渐回落,至2020年6月左右企稳
刘世锦还表示,钢铁行业仍可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重要行业。优胜劣汰、企业分化是这一时期的正常状态,不经历结构调整剧痛,又要高质量发展,是不可能的。
从日本经验看,峰值期后的平台期经历四十多年,中国钢铁产量也可能在几十年的时候内保持较高水平。增量不多了,但存量仍很重要
中国钢铁行业的设备和技术水平处在世界前列,创新能力增强,如果能够持续提高产品品质、生产效率,将会成为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具备长期稳定竞争力的重要行业,制造业振兴的重要基础
以往长时期我国之所以能保持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增速,主要靠的是结构性动能。进入中速增长期,即使是5%左右的增速,比美国平均增速还要高出一倍,也要靠结构性动能。
目前存在但往往被忽视的一种情况是,有相当多得结构性增长潜能,从技术的角度看,是可行的、可被发掘利用的,但由于存在体制政策上的障碍和羁绊,看得见,抓不住。下一步稳增长,应当把着眼点放到挖掘增长潜能的改革和政策调整上。
另外,刘世锦对六大增长新动能进行简单阐述。
第一,通过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大都市圈发展。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大都市圈加快发展。处在大都市圈范围内的乡村,是最有条件和可能实现振兴。大都市圈就是在已有的核心城市之外的50-100公里范围, 在现有乡村基础上发展起一批小镇或小城市。
今后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我们通常所说的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大部分将出现在大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大部分也会处在这个范围之内。形成这种新的城市和产业格局,需要人员、资金、技术、土地等要素能够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也就是说,既要让农民进城,也要允许城里人下乡。
应将改革重点放在大都市圈的乡村地区。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创造条件允许宅基地流转;城乡居民宜城则城,宜乡则乡;在小城镇建设中,允许、鼓励城乡居民和投资者置业创业、共建共享。
第一,低效率部门的改进。经济中还有不少低效率“洼地”,主要是因为市场准入不够,缺少竞争,要素难以有效流动与优化配置。有关研究表明,能源、物流、通信、土地、融资等基础性成本要高于美国一倍以上。除了少数由于资源禀赋原因外,主要是因为基础行业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行政性垄断。改革的重点还是要完善产权保护,对各类企业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公平竞争;按照负面清单在基础产业放宽市场准入。
第三,低收入阶层的人力资本提升。人们之间初期能力差距如同收入和财产差距一样大吗?人力资本严重不足,部分是由于从儿童营养保障到医疗、教育、就业等条件的匮乏,部分则由于诸多方面的机会不均等。提升低收入阶层的人力资本更为重要。
建立反贫困的长效机制。立足于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创造财富能力。通过改善基本生存发展环境,尤其是医疗、教育、文化等条件,重点提高年轻一代人力资本,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创业发展机会。教育是贫困地区年轻一代如何发展的关键因素
加快农民工进入和融入城市的进程。农村进城人员对城市发展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为他们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并非“施舍”,而是他们的“城市权利”。重点要解决好农民进城人员的住房问题,不仅对他们安居和融入城市至关重要,同时也能带动大量的消费需求。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建立覆盖全国的“保基本”社会安全网。加快实现全国统筹、异地结转,增加便利性,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第四,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消费结构升级是中国经济需求增长的重要动力。商品消费增长趋于平缓,包括医疗、教育、文化、娱乐、养老、旅游等在内的服务性消费进入快速成长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包括研发、设计、金融、物流、信息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本服务等在内的生产性服务业将更快增长。
由服务型消费和生产性服务业构成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正成为拉动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新主导产业。推动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具有更多依赖不可编码知识、新技术不宜传递等特点,对外开放的深度将超过以往
产业内优胜劣汰,集中度提高,头部企业市场份额上升,企业破产退出增加,是产业转型升级、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过程,只能适应,难以回避。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的制造化,从人才、技术到企业内部结构调整、企业间购并重组,促进二者融合发展。
第五,前沿性创新。全球创新前沿“无人区”的创新增加,由过去的主要“跟跑”,转为部分“并跑”和少数领域“领跑”。前沿性创新较多集中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领域,中国的优势体现在消费市场巨大、产业配套比较完整等,易于形成商业模式和实用技术,由商业模式创新拉动技术创新。
最大短板是基础研究滞后,要有一大批诺贝尔奖级研究成果形成的土壤,否则创新将后劲不足。
第六,绿色发展。形成绿色发展新共识。绿色发展包括但不限于污染治理、环境保护,从绿色消费,到绿色制造、绿色流通、绿色融资,再到绿色创新,一个完整的绿色经济体系逐步形成。绿色发展不是对传统工业化模式的修补,而是与之相竞争并可能获胜、更具优越性的一种新发展模式。传统增长方式的成本和绿色发展方式的收益过去是外部化的,要使之内部化,重新定义投入和产出、收益和成本。将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之间相互冲突的关系,转化为相互融合和促进的关系
不能把绿色发展看成经济增长的代价,甚至拖累增长速度,而是重要的消费新动能、创新新动能和增长新动能;不仅要做减法,更重要的是做加法和乘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必须要过生态资本及其服务价值度量、核算、交易这一关。由于未能解决“算账”问题,现阶段绿色发展主要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社会各界从事的公益事业、慈善事业,尚未成为企业个人能够从事的日常经济行为。首先要解决可度量、可核算问题,进而解决可货币化、可交易的问题。
最后,刘世锦对增长新动能的三大特点总结为:
一是对制度质量的要求相当高,“半拉子”或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是无法适应的。必须下决心解决市场经济建设中的“卡脖子”问题,才能过好这一关
二是虽然也会有一些热点,但像以往基建、房地产、汽车等大容量的支柱产业基本上看不到了,增量更多以普惠方式呈现
三是增长大多是“慢变量”,很长时间的努力未必见到大的成效,“立竿见影”的情况不多了,对耐性、韧劲、战略定力的要求明显提高
改革的方法机制也很重要。顶层设计主要是指方向、划底线。在此前提下,要更多地激发地方、社会、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允许有更大的试错空间,多一些自选动作,切实推进国资国企、土地、金融、财税、社保等重点领域的改革进程,使各方面的新增长动能得以充分释放,推动中国经济有活力、有韧性、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