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2月23日,国内发生了震惊中外的“327”国债期货违规事件。5月18日,鉴于国债期货市场仍旧风险频出,证监会宣布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327”事件酿成重大金融风险并直接导致了国债期货市场的关闭。中国刚开始探索的金融期货随即胎死腹部中,并使得股指期货在中金所筹备达三年之久。事隔十余载看“327”事件,反思许多事件是不无裨益的。

事件回顾

327事件回眸:中国金融期货永远的伤疤
  发生在1995年2月23日的327国债期货事件,以其惨烈、惊心和对市场造成的严重后果,成为烙在证券市场上一道永远的伤痕,金融期货和魔鬼一度画上了等号。此后的整整15年,中国证券市场与金融衍生品绝缘。[详细]
中国大陆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1995年2月23日,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327”是人们心中永远的痛,以致于有段时间一提到期货人们总会联想起欺诈、疯狂和混乱。国债期货也因此事件的影响而夭折。英国《金融时报》称这是“中国大陆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详细]
经历过的人一辈子都忘不了
  “327”国债参与者如是说:“这个事件对中国期货业影响实在太大了,经历过的人一辈子都忘不了。”“327”国债期货合约上惊心动魄的厮杀,现在说来依然历历在目。当时期货市场管理很乱,国债期货是十分狂热的。[详细]

失败原因

现货市场不发达、市场机制不健全是祸根
  金融衍生品衍生于基础证券,没有发达的现货市场,就不可能有相对应的发达衍生品市场。而当时国债期货品种之推出,其所对应的国债市场无论是在广度、深度上,还是规范化程度上,都没有为国债期货提供充分的基础性条件。[详细]
三道“防火墙”的缺失
  金融衍生品衍生于基础证券,没有发达的现货市场,就不可能有相对应的发达衍生品市场。而当时国债期货品种之推出,其所对应的国债市场无论是在广度、深度上,还是规范化程度上,都没有为国债期货提供充分的基础性条件。[详细]

当事者今何在

万国陨落
   作为327事件的主要制造者和责任人,万国证券及管金生就此陨落。1996年7月16日,万国与申银合并,成立了现在的申银万国证券。管金生的一步之差,令万国遭遇事业上的滑铁卢。 [详细]
 
中经开之死
   1995年"327"国债期货事件一举奠定了中经开在证券市场的显赫地位。中经开得天独厚的财政部背景令人不得不疑。2002年6月7日,央行终于发出了关闭中经开的正式公告。[详细]
辽国发当事人人间蒸发
   327事件前,空方第二主力辽国发曾被视为证券期货界的一匹黑马。 辽国发案不仅是证券期货违规问题,还有金融诈骗等严重犯罪。据说327事件后高原、高岭兄弟后潜逃出国,从此杳无音讯。[详细]
 
管金生 昔日“证券教父”今安在
   在中国股市上,被称为“教父”级的人寥寥无几,管金生就是其中一个。他前半生办了两件震撼业界、轰动一时的大事:一是创办万国证券,二是制造国债期货 “327事件”。[详细]

何日重振?

重推国债期货的三个条件

  在中国券商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上,陈晗表示,要进一步推动利率期货市场的发展,并提出了重推国债期货的构想。 从三个方面,陈晗深入分析了重推国债期货的条件。另外,陈晗建议在国债期货市场上采用“实物交割”制度;完善期货交易法规;并高度重视国债期货市场风险管理。[详细]


支持
反对
没有期货的国债市场是不健全的
  目前相对落后的现货交易机制极大降低了市场资源的配置。如果引入国债期货的交易机制,就会大大缓解这种情况。 [详细]
楼继伟:现时推国债期货是赌博
  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合适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因此重推国债期货时机暂时还不成熟,否则就是赌博,可能导致327国债事件的再次发生。[详细]
CopyRight @ 和讯网 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r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